唐斌腦子嗡的一下懵了,呆愣在原地。
可他爸的表情又嚴肅無比,根本不像開玩笑。
也是,他爸壓根就沒跟他開過玩笑。
永遠板著個臉,好像他是撿來的一樣。
當然,他這個兒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緩過勁來,立馬突破自我,硬了起來。
“爸,您不能罰我。”
“我這第一名是真的,沒有撒謊。”
“不信,您問我大爺。”
“您可得講理啊。”
唐有禮瞪了他一眼,搖頭道:“不是罰你,是讓你跪下,給你大爺磕頭。”
“啊,哦!”
唐斌依然搞不懂。
但給大爺磕頭,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畢竟回回過年都得磕,磕了十來年了都。
李寶平看向唐有禮:“有禮,你這是要干嘛呀?”
唐有禮對老頭拱手道:“師哥,這孩子有進步,都是靠您的教導。”
“所以即便現在不擺知,也該給您磕頭感謝。”
“畢竟授藝賞飯的恩情大如天,往后的日子也還長,還得您多費心,多辛苦。”
他這么一說,李寶平就明白了。
當即笑道:“也行,那就算先定個口盟吧。”
相聲門的拜師,一般有三種形式。
擺知、代拉、口盟。
擺知是最正式,最合規矩的。
師徒雙方都得到場,然后立下契書,確定好引、保、代三師。
接著廣邀賓朋,大擺宴席,在所有人的見證下,正式磕頭拜師。
從此徒弟歸入門墻,有了師承,可以寫入相聲門家譜。
當然,如果情況特殊,儀式也會簡化很多。
比如早年間,社會動蕩,日子艱難。
拜師的和收徒的,都窮的叮當亂響,根本沒有錢擺席面。
那就只請幾個關系親近的同行,大家吃上一碗面,磕頭敬茶也行。
而代拉呢?
就是師父已經去世了,由大徒弟代拉為師弟。
這種情況,原因比較復雜。
有可能是徒弟已經很有能耐,只是欠缺一個門戶身份。
而大徒弟為了壯大師門,便代自己的師父收下這個徒弟。
這樣,雙方各取所需,合作共贏。
另外也有可能是徒弟的出身,輩分太高,還在世的同行中,找不到合適的師父來拜。
那干脆就拜一個已經過世,但輩分很高的前輩當師父,自己不會吃虧。
反正無論哪種原因,拜師儀式上,都是對著一張遺相磕頭,所以顯得沒有那么正式。
最后的口盟,就非常簡單了。
就是雙方口頭上約定師徒關系。
既不搞什么儀式,也不對外公布,有沒有旁人見證也無所謂。
同樣,這種關系比較水,一般是得不到同行認可,入不了家譜的。
李寶平對唐斌,自然是滿意之極。
原本說以后張羅好了,再正正經經確定名分。
但眼下唐斌既然要給自己磕頭,他也不好白占小輩便宜。
干脆定個口盟,算是長輩的心意。
唐有禮一聽,更加高興。
“斌子,你大爺都說話了,還不趕緊磕頭,敬茶?”
“哇,大爺,您終于肯收我啦?太好了!”
唐斌可不管那些門門道道。
只要能拜師父,那就是美上天的好事。
當下咧著嘴,跑到何寶平跟前,直接跪了下去。
“梆梆梆。”
三個響頭,一磕到地,半點不含糊。
林瑞英也為兒子高興,麻利的泡來一杯熱茶。
唐斌接過來茶杯,恭敬的遞給李寶平:“師父,請用茶!”
“好好好!”
李寶平老懷大慰,頻頻點頭,接過茶杯,小呡一口。
“好了,快起來吧。”
誰料,唐斌不起,又對他媽說:“媽,再泡一杯來,還有我大娘……不,我師娘呢。”
林瑞英一拍腦門,趕緊又去泡茶。
王美鳳愣了一下,不知該不該接茬。
唐有禮拱手道:“嫂子請坐,您平時也沒少照顧這孩子,該受這個禮。”
李寶平也笑道:“坐吧,沒事兒,難得孩子有這份心。”
王美鳳這才笑著坐好。
唐斌又是梆梆梆三個響頭,敬上香茶。
王美鳳喝完茶,把唐斌扶起來,一把摟進懷里。
“好孩子,好孩子!”
看到師娘高興的眼角都濕了,唐斌也把老太太抱得緊緊的。
就這樣,簡單的拜師,便完成了。
唐斌高興大發了,蹦蹦跳跳的回了屋。
關系愈發親近的大人們,則又坐下來喝茶聊天。
女人聊家長里短,男人聊工作事業。
不時,唐有禮和何寶平的主題,又不自覺的轉移到了唐斌學藝上來。
唐有禮恭敬的給老頭續上茶:“師哥,以后真的得您多費心了。”
“沒什么。我這幾年不都在教學生嘛,自己的孩子那更沒二話了。”
“那也辛苦啊。我得著空,也會給他說說活兒。”
李寶平白了他一眼:“他這么怕你,還能聽你說活兒?”
“呃,這不怪我吧,誰讓他這么調皮的?”
“哈哈哈哈,你們爺倆啊。”
李寶平笑完,又感慨道:“斌子這孩子是真的不錯,學東西相當快。”
“而且還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你我學徒那會兒,脫了褲衩都趕不上他。”
“不過,學的快,也不全是好事啊。”
唐有禮聽的認真,當即皺眉道:“您是怕他根基打不扎實?”
“嗯。”李寶平點頭,“欲速則不達,這是自古的道理。”
“尤其咱們這手藝活兒,只有工夫下的足,才能硬的起來。”
“斌子是好苗子,我也真想他以后走得更遠,站的更高。”
“這樣,等我哪天死了,也有臉去見師父、師爺了。”
說著說著,話就變沉重了。
師門不興,唐有禮心里同樣難受。
在他們這些老藝人心中,師門的分量都是非常重的。
這跟軍人對軍營的感情有點像。
他沉默片刻,道:“師哥,不行您就壓著一點,別教那么快,反正斌子也還小,慢慢來。”
李寶平看了他一眼,卻搖頭:“壓著也不好,這也會耽誤他。這幾天我想來想去,覺得讓他多薰薰活兒,應該會好點。”
薰活兒,是學藝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
就是小徒弟,還沒資格登臺時。
先呆在臺下、后臺,去觀摩長輩師兄們,在臺上的表演。
看他們怎么說,怎么演,哪個包袱響了,哪個包袱瘟了。
提前去找表演的感覺,為以后登臺積累經驗。
唐有禮也懂行,一聽就點頭:“這是個法子。”
李寶平又道:“不過我現在扎在學校里,這方面的機會比較少。以后你要是知道哪里有演出,又能搭的上話,記得提前跟我講。”
唐有禮頓時就笑了:“師哥,眼巴前就有一場。”
“哦,哪里組織的?”
“就我們區文化館的,為了慶祝馬上要到的教師節。”
“那時間確定了嗎?”
“定了,三天后,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