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漢室最后的希望,投曹操了?人各有志罷了!
- 裁員裁到大動脈,我投曹你慌什么
- 常陽山
- 2028字
- 2024-05-14 22:49:32
王允一臉急切地,朝著董承詢問。
董承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回答:“那陳光說了,只肯投效有識之士,還說如今來投,便是投董,無異于羊入虎口?!?
王允略顯失落,但還是強自鎮定地回應。
“罷了,人各有志,聽此人言語,似無心匡扶漢室,只盼日后,他不會為禍一方才好!”
董承苦笑道:“也許誅殺國賊之后,他又能改變主意。畢竟如今我大漢衰微,皇帝都受制于人,想讓他來投效,著實不易。
不過我也不算白跑一趟,他讓我給司徒大人帶了兩句話?!?
王允聞言,連忙追問:“哦?他說什么?”
“能饒人處且饒人,今日因為明日果。得退則退,勿惜身?!?
這話乃是陳光結合王允和大漢的經歷,給出的提醒。
只是因為董承并非主導之人,所以沒法說得更詳細。
此刻王允聽了,一時間竟也是不明白其中關竅。
畢竟許多事還沒發生,即便王允再聰明,此刻也不可能憑著只鱗片爪,就猜出真相。
這也算是,陳光對大漢最后的一點幫助。
他不是大漢的土著,按理說并沒有義務幫漢庭渡過難關,但他不希望看到三國之后的那般慘劇,自然是竭盡所能的,幫天下歸于一統。
當日,陳光從沒想過靠著漢庭平定天下,所以也沒想過投效漢庭。
不過想到無論歷史還是演義,再過不久,呂布都將誅殺董卓,到時候天下又有新的變數,陳光還是忍不住要嘗試著做出一些改變。
“我想,這可能是讖語,又或者,是勸大人暫且忍耐吧?!?
董承等了好一會,也沒等到王允開口,只能主動分析。
王允點點頭,輕嘆一聲,又從后門將喬裝打扮帶董承送走。
他心中煩悶,加上如今董卓專權,他雖是司徒,卻也沒什么公務可做,索性便到了后花園里,打算四處轉轉。
只是沒走多大一會,遠處的一道身影,便吸引了他的注意。
月光之下,一女子身著素白衣裙,亭亭玉立,恰似月宮仙子臨凡。
此刻她正望月嘆息,神情、眉宇間滿是哀色。
王允見狀,心中才壓下去的無名火,霎時間又重新燃起。
他快步上前,人還沒到,便先喝了一聲。
“賤婢,你在這里哀嘆些什么?莫不是私下里和什么人勾搭在了一起,想壞了我王家的名聲?”
他這一聲,著實嚇得女子不輕。
只見她身子一顫,轉頭瞧見王允,連忙躬身下拜,還沒開口,眼淚竟已奪眶而出。
王允見狀,心中也頗為憐惜,原本的那點怒意,在此刻又減弱了不少。
他正想再說什么,女子卻先他一步開口。
“大人誤會了,妾不過是見大人每日憂心忡忡,又見如今大漢被董賊所把持,心中悲憤。
妾小時候曾聽家中長輩說,女兒家于初七日或十五,對月禮拜禱告,可使心愿成真,故而在此。
可一禱告,心中反而更加煩悶、悲戚,這才有些失態。”
王允聞言,心中百感交集。
他長嘆一聲,感慨道:“沒想到,你一介女流,尚且能體恤老夫不易,悲憤朝廷危局。
可那滿朝的文臣將相,卻是只知道屈身事賊,茍活自保,當真可恥可惱!”
王允說話同時,腦海中又不自覺地想起了陳光的那兩句話。
他看向女子,有些出神,直到對方因為羞怯,已經滿面漲紅,他這才自顧自地開口。
“今日因為明日果,勿惜身。難不成,所指的便是這個?”
女子看王允如此反應,不禁有些發憷,可她也不敢多嘴,只能在旁邊瞧著。
片刻后,王允立刻換了悲天憫人的神情,朝著女子問了一句。
“老夫問你,若是如今,有一個法子,能拯救大漢于衰微,誅殺董賊于股掌。只是需要你犧牲自己,你可愿意?”
女子一怔,甚至懷疑王允是瘋了。
天下人都知道,董卓身邊,文有李儒,武有呂布,一個出謀劃策,一個宿衛左右。
即便是十八路諸侯兵發洛陽,也沒能奈何董卓分毫,更何況她一個女子。
可王允是她的主人,她自然不敢反駁,只能是怯怯地應了一聲。
“妾自當肝腦涂地,絕無二話。”
王允臉上頃刻露出笑容,連說了三聲好后,一把扯住女子的袖子。
“好,今日開始,你便改名易姓,名喚貂蟬。小字嘛,依舊是紅昌。對外,你只說是老夫的義女,自有被養在老家,近幾日才到了長安尋訪老夫!你記住了嗎?”
那女子原本便是王允準備收為義女,再送入宮的。
只是后來董卓廢立,新皇甚至沒觸碰過權利,所以才將此事擱置。
所以王允說完,她倒是沒覺得有什么不妥,只是不明白,為何要裝作才到長安。
不過瞧王允此刻如此興奮,她也不敢詢問什么,只能答應。
王允得了允諾,心中歡喜,又是一番叮囑,而后鋪墊了許久,才將自己的計劃說出。
貂蟬一臉驚愕,她此刻看著王允,心中五味雜陳。
她本是良家出身,只是因為家中受不得盤剝,出外逃荒,結果路上她和家人失散,又被拐賣,這才輾轉到了王允府上。
彼時她年歲還小,雖說受了些訓練、教導,可也多是禮儀一類。
至于在這司徒府,她也只是學了歌舞技藝,幾時想過會有這么一天?
在她的心里,將自己送入宮中,讓自己做內應,抑或攀附某位貴人,已經是王允底線最低的手段,可如今她才知道,原來高門大戶之中,仁義道德之下,竟也有如此手段。
不過,她依舊選擇了堅持,畢竟大漢若能早日恢復太平,也能少些人,如她一般命運多舛。
就在王允和貂蟬商議具體計劃時,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陳光,卻是在和郭嘉飲酒。
……
東郡,陳記商號。
“君用,如今你既然屢次獻計于曹操,他對你也頗為青眼,你何不直接投效,也免得這么兜圈子啊!”
郭嘉的話才出口,陳光尚未來得及回答,外面卻突然一陣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