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卷

第一章 阿迪

———

法國巴黎/1939年3月初

沒想到還是熬了一夜,這不是自己最初的打算。他原本計劃在子夜時分離開大公爵酒店,趕在開往圖盧茲[1]的返程列車進站前到巴黎北站睡上幾個小時。結果現在(他瞥了一眼手表)已經快早上六點了。

蒙馬特[2]就是充滿了這樣的魔力。隨處可見的爵士樂俱樂部與卡巴萊[3]歌舞表演,蜂擁而至的巴黎人群,他們富有朝氣、目空一切,不會讓自己的心情被任何事情影響,哪怕是戰爭的威脅——多么令人陶醉的生活。喝完杯中的干邑白蘭地[4],他站起身,要不要再打最后一圈呢?面對誘惑,他的內心在糾結,更何況搭乘下一班列車也能回去。但他想起塞在外衣口袋里的信,于是長舒一口氣:是時候離開了。他拿上外套,抓起圍巾帽子,用法語向同伴道別,穿過擠在俱樂部里的十幾張桌子,向門外走去,這個時間桌邊還圍坐著半圈老主顧,他們抽著吉坦煙[5],聽著比莉·荷莉戴[6]的《閑暇時光》 [7],身體隨歌曲的節奏來回搖擺。

門在身后自動關上,阿迪來到屋外深吸一口氣,冰冷刺骨的新鮮空氣沁入肺中。籠罩在皮加爾大街上的霧氣漸漸消散,鵝卵石街道在深冬星空的映襯下微光閃爍,好像一支千變萬化的灰色萬花筒。他意識到自己必須加快腳步才能趕上列車。他轉過身,偷偷瞥了一眼俱樂部窗戶,雖昨夜未眠,但玻璃上映出的年輕男子依舊打扮得體,阿迪松了一口氣。他身姿挺拔,褲腰高高束起,褲腳翻邊與褲身褶線筆挺如新,深色頭發用自己鐘愛的方式向后梳理整齊,沒有絲毫發縫。阿迪纏好脖子上的圍巾,動身前往車站。

在阿迪看來,這座城市的其他街道既安靜又荒涼。店鋪大都鐵門緊鎖,午后才會營業。至于有些商鋪,大概永遠不會再開張了,店主已經逃往鄉下,窗戶上貼著無限期關閉[8]的字樣。然而在蒙馬特,周六日幾乎無縫連接,街道充滿生機,藝人與舞者、樂手和學生隨處可見。他們走起路來跌跌撞撞,有的剛從俱樂部出來,有的剛看完卡巴萊歌舞表演,人們笑著繼續狂歡,仿佛在世間沒有半點煩惱。阿迪低頭前行,下頜縮在衣領里,與此同時,一位身穿銀絲禮服的年輕女士大步向他走來,兩個人眼看就要撞上,阿迪剛好抬起頭,急忙閃到路旁。“真是抱歉,先生。[9]”女士微微一笑,她頭戴一頂黃色羽飾帽,下面的臉因羞愧漲得通紅。阿迪猜對方應該是個歌手。若是在一周前,他肯定會借機搭訕。“早安,女士[10] ”他點了點頭,隨后繼續趕路。

轉過一個彎,阿迪來到維克托·馬塞大街,空中飄來炸雞的香味,他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通宵營業的米切爾餐館外面已經排起長隊。阿迪看著玻璃門內閑聊的顧客,他們面前放著熱氣騰騰的咖啡,餐盤上堆滿美式早餐。下次再說吧,他告訴自己,接著繼續向東邊的車站前進。

列車剛一駛離車站,阿迪便抻出外衣口袋里的信。信是昨天寄到的,他已經讀過兩遍,并沒有覺得哪里不妥。阿迪的手指劃過信封上面的寄件地址:波蘭拉多姆市華沙斯卡大街14號。

阿迪能在頭腦中完美描繪出母親寫信時的模樣:她坐在椴木寫字臺邊,手握鋼筆,陽光灑進來,照亮了她柔和飽滿的下頜曲線。六年前,阿迪離開波蘭來到法國,他知道自己肯定會非常想念母親,但不料現實中這份思念遠比想象的更加強烈。那年他十九歲,一心只想留在拉多姆,待在家人身邊,將音樂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阿迪自少年時代起便開始搞創作,沒有什么比整天坐在琴鍵前寫歌更能讓他滿足。但在母親的極力敦促下,他向久負盛名的格勒諾布爾綜合理工學院[11]遞交了申請——也是在母親的堅持下,被錄取后的他才會立刻入學。“阿迪,你天生就是當工程師的料。”母親如是說。阿迪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七歲的他拆解了家里壞掉的收音機,他把零件堆滿整張餐桌,然后又重新組裝好,收音機煥然一新。“靠音樂養活自己很難,”母親說,“我知道這是你的愛好。你有這方面的天賦,你也應該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是首先,阿迪,你要取得學位。”

阿迪知道母親是正確的。于是他背井離鄉,來到大學,他向家人許諾畢業就會回來。然而就在離開拉多姆這種鄉下地方不久,全新的生活便向他敞開大門。四年后,順利取得學位的阿迪在圖盧茲找了份薪水豐厚的工作。他結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們來自巴黎、布達佩斯、倫敦和新奧爾良。他有了全新的文化與藝術品位,喜歡上了鵝肝醬,愛上了羊角面包新鮮出爐時散發的完美黃油香味。他在圖盧茲核心地段擁有自己的房產(雖然很小),隨時可以回波蘭,他享受著現在的生活,每年會在猶太新年[12]和逾越節[13]時回家。周末他會去蒙馬特,那里匯聚了無數音樂天才,你會在熱力俱樂部撞見當地人與科爾·波特[14]共飲,也能在表演者酒吧欣賞強哥·萊因哈特[15]的即興演出,還可以在澤利酒吧看到佩戴鉆石項圈的約瑟芬·貝克[16]穿過舞臺跳起狐步舞,如果你是阿迪,你會滿懷敬畏地觀看這場表演。在阿迪的記憶中,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充滿靈感,一個個音符躍然紙上——抑制不住的創意讓他開始思考如果搬去美國生活會怎樣,那兒是這些音樂偉人的故鄉,也是爵士樂誕生的地方。沒準兒在美國,他能有幸讓自己的作品躋身當代經典之列。這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向往,唯一遺憾的就是自己和家人之間的距離會因此變得更加遙遠。

阿迪取出母親的信,突然感覺后背一涼。

親愛的阿迪:

來信已收到。你父親和我都很喜歡你提到的加尼耶歌劇院[17]演出。我們在這兒一切都好,除了蓋內克,他仍然對降職的事耿耿于懷,當然我也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哈利娜還是一如既往地性情急躁,我擔心哪一天她會突然自爆。我們都在等雅各布的好消息,看他什么時候和貝拉訂婚,但你是了解你弟弟的,他就是這么一個慢性子!我非常珍惜與費利西婭寶貝共度的每個午后時光。真希望你能早點見到她,我實在等不及了,阿迪。她的頭發已經變長——肉桂紅色的頭發!我相信她總有一天能睡上整宿覺。可憐的米拉,她已經被折騰得筋疲力盡。我總是不斷提醒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阿迪把信紙翻到背面,調整下坐姿。母親字里行間的情緒從此處變得陰郁起來。

親愛的,我覺得有些事還是應該告訴你,從上個月開始,周圍許多情況都在發生變化。羅思泰恩關閉了自家的鐵器作坊——我簡直不敢相信,這買賣他可是干了五十年啊。科斯曼全家也都搬去了巴勒斯坦,還帶走了他的手表生意,他的店之前已經不知遭到了多少次人為破壞。阿迪,我告訴你這一樁樁壞事不是想讓你擔心,我只是覺得不該瞞著你。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就是我寫這封信的主要目的:你父親和我都覺得,逾越節期間你應該待在法國,等夏天再回來探望我們。我們會非常想念你,但現在回來似乎很危險,尤其是需要越過德國邊境。求你了,阿迪,好好考慮一下我們的提議。這里永遠都是你的家——我們會一直在此守候。在此期間,如果可以的話,別忘了告訴我們你的消息。對了,關于你新寫的曲子,進展還順利嗎?

愛你的媽媽

阿迪長嘆一口氣,試圖再次理解母親的意思。店鋪關門、猶太人全家移居巴勒斯坦這些事他早已聽說。母親的消息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但她的語氣令人不安。涅秋瑪以前也會在信中說自己身邊發生了怎樣怎樣的變化——比如蓋內克被剝奪法學學位時她就非常生氣,不過母親在信里寫的大都是高興事兒,字里行間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上個月母親還問自己要不要一起去華沙大劇院欣賞莫紐什科[18]的演出,信里還提到她和索爾在結婚紀念日去維日比茨基餐廳吃飯的事,維日比茨基本人在餐廳門口親自迎接,還主動給他們準備了特別菜品,兩個人非常開心。

然而這封信卻不一樣。阿迪發現母親在害怕。

他搖搖頭。二十五年來,阿迪從未見涅秋瑪害怕過什么。全家人會在逾越節齊聚拉多姆,他和兄弟姐妹從未缺席。對母親來說,沒有什么比家人團聚更重要——但現在,她竟要求自己留在圖盧茲過節。一開始,阿迪堅持認為是母親擔心過頭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他望向窗外,映入眼簾的是熟悉的法國鄉間風光。云朵背后,阿迪能夠窺見太陽的形狀;田野之上,依稀可以看到幾抹春日色彩。世界看上去一片和諧,和往日別無二致。但母親警告的話語打破了他內心的寧靜,讓他的心態失衡。

阿迪感到一陣眩暈,他閉上雙眼,思緒回到去年九月[19]歸鄉時,他努力在頭腦中尋找線索,擔心自己是否遺漏了什么。他想起父親去了波德沃爾斯基家的藥房,索爾每周都會跟自己的波蘭及猶太商人朋友打牌,藥房的天花板上裝飾著白鷹圖案的濕壁畫[20];圣伯納丁教堂的克魯爾神父來家中拜訪并聆聽了一場獨奏會,神父非常欣賞米拉精湛的鋼琴演奏技巧。廚師為猶太新年制作了涂滿蜂蜜的哈拉面包[21],阿迪自己則熬夜聽著本尼·古德曼[22]的音樂,喝著夜丘產區[23]的美酒,和兄弟笑談至深夜。就連內向寡言的雅各布也放下了手里的相機,加入男人的密談中。一切看起來都是那樣正常。

阿迪覺得有些口干舌燥,他的腦子里冒出一個想法:其實這些所謂的線索早就擺在那兒了,只是沒有引起自己足夠的重視罷了。或者更糟,自己之所以遺漏了這些線索,是因為自己想視而不見。

阿迪突然想起那天在圖盧茲歌德利花園圍墻上看見的剛剛粉刷好的納粹萬字符。他想起那天在工程公司無意中聽到老板在小聲議論說自己是不是已經變成了公司的累贅——他們還以為阿迪聽不見。他想起巴黎城內關門大吉的店鋪。他想起11月水晶之夜[24]事件后刊登在法國報紙上的照片:破碎的店面、焚燒殆盡的猶太會堂,數以千計的猶太人正在逃離德國,他們將床頭燈、馬鈴薯,還有上了年歲的老人一起打包,接著全部扔上手推車帶走。

毫無疑問,這一切早有預兆。但阿迪卻視而不見,甚至將它們拋在腦后。他不斷告訴自己:墻上的小小涂鴉不會造成什么傷害;如果自己丟了工作,再找一個就好;德國的局勢雖然令人不安,但那些事都發生在邊境附近,早晚會得到控制。然而現在,手持母親的來信,阿迪已經非常清楚地看見了自己之前無視的那些警告信號。

阿迪睜開雙眼,一個念頭鉆進腦中,他猛地感到一陣惡心:幾個月前你就該回家看看。

他疊好信紙,裝回信封,塞進外衣口袋。他決定給母親回信。到圖盧茲公寓后立刻動筆。他要告訴母親不必擔心,他會按照原定計劃返回拉多姆,他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想和家人團聚。他要告訴母親自己的新曲創作進展順利,他很期待能夠演奏給她聽。這些想法給了阿迪些許安慰,他想象自己坐在父母的施坦威鋼琴前,全家人歡聚一堂。

阿迪再一次望向窗外平靜的鄉間風光。他決定明天就去買火車票,整理好出行的證件和自己的行囊。他等不到逾越節了。他的老板也許會氣自己比預想的要提前一些離開,不過他一點也不在乎。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再過幾天,他就能踏上歸途。

1939年3月15日

吞并奧地利一年之后,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德軍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次日,希特勒在布拉格宣布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25]。此次占領,帝國不僅擴大了自己的領土,也從被侵略的地區掠奪了熟練工人以及大量用于武器生產的火藥——數量大到可以裝備當時一半的國防軍[26]


[1] 圖盧茲(Toulouse):法國西南部城市。

[2] 蒙馬特(Montmartre):位于法國巴黎第十八區。

[3] 卡巴萊(cabaret):集喜劇、歌曲、舞蹈及話劇等多種元素于一身的娛樂表演,盛行于歐洲。

[4] 干邑白蘭地(cognac):產自法國干邑或周邊地區的白蘭地,市面上出售的干邑白蘭地中,尤以“XO”(Extra Old)為最高級。

[5] 吉坦煙(Gitanes,意為“吉卜賽女人”):法國香煙品牌。

[6] 比莉·荷莉戴(Billie Holiday,1915—1959):美國爵士樂歌手。

[7] 即“Time on My Hands”。

[8] 原文為法語。

[9] 原文為法語。

[10] 原文為法語。

[11] 格勒諾布爾綜合理工學院(Institut Polytechnique de Grenoble):法國著名的綜合理工學院,位于法國東南部城市格勒諾布爾。

[12] 猶太新年:猶太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猶太新年時間是猶太歷提斯利月首日。

[13] 逾越節:猶太人三大朝圣節之一,逾越節開始時間是猶太歷尼桑月第十五日(古代逾越節是從尼桑月第十四日開始慶祝,但現代猶太人根據天文學的新月定義會在第十五日),通常持續七到八天時間。關于逾越節的起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出埃及記》。

[14] 科爾·波特(Cole Porter,1891—1964):美國作曲家。

[15] 強哥·萊因哈特(Django Reinhardt,1910—1953):法國爵士樂吉他手。

[16] 約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1906—1975):移居法國的非裔美國藝術家、演員。

[17] 加尼耶歌劇院(Palais Garnier或Opéra Garnier):位于法國巴黎,又稱“巴黎歌劇院”,由建筑師夏爾·加尼耶(Charles Garnier)主持設計,1861年動工,1875年竣工。

[18] 斯坦尼斯瓦夫·莫紐什科(Stanis?aw Moniuszko,1819—1872):波蘭作曲家、指揮家。

[19] 從時間上看,阿迪上一次回拉多姆是在猶太新年。

[20] 濕壁畫(fresco,意為“新鮮”):一種耐久的壁飾繪畫,泛指在鋪上灰泥、尚未干燥的墻壁及天花板上繪制的畫作。

[21] 哈拉面包(challah):猶太面包,外觀通常像一根辮子,在安息日或重大猶太節日(逾越節除外)食用。

[22] 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1909—1986):美國單簧管演奏家,被稱為“搖擺樂之王”。

[23] 夜丘產區(C?te de Nuits):位于法國勃艮第大區科多爾省中南部的葡萄酒產區。

[24]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希特勒青年團、蓋世太保和黨衛軍襲擊德國和奧地利猶太人的事件,被認為是對猶太人有組織屠殺的開始。

[25]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納粹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西部建立的傀儡政權。

[26] 國防軍(Wehrmacht):納粹德國國家軍事武裝力量,包括國防軍陸軍、國防軍海軍和國防軍空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留县| 青浦区| 石渠县| 济南市| 绿春县| 县级市| 抚宁县| 隆尧县| 高州市| 奉化市| 仪征市| 涪陵区| 南宫市| 含山县| 开江县| 内乡县| 江山市| 柳河县| 元氏县| 滦平县| 敦煌市| 凤翔县| 宜章县| 化州市| 遂川县| 阿拉善盟| 津南区| 旺苍县| 无为县| 永川市| 萝北县| 武鸣县| 琼中| 巫山县| 通渭县| 车致| 仙游县| 二连浩特市| 屏东县| 封开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