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喬幽的用藥之道
- 我,大漢使臣,請萬邦赴死
- 漢武帝的大火箭
- 2386字
- 2024-05-19 00:01:00
后院之中,李喬幽遠遠的看著安國少季,扭捏的提著衣角,想要和安國少季搭話。
這個小郎君太厲害了,這么多軍卒,一副藥,一記針就全部救活了?
這個小郎君也沒比自己大多少呀。
如果能和小郎君學醫術,肯定比和母親學醫術有前途啊。
等自己學好醫術,要讓母親看看,莫欺少女窮。
可是對方是長安來的勛貴后代,又能讓這么多軍卒愿效死力,甚至連大夏城的軍司馬班長都愿意奉為主君。自己冒然打擾會不會被直接趕走啊。
好在,李當戶的出現,讓小丫頭抓到了一點希望。
見安國少季與李當戶相談差不多時,李喬幽整理好了衣裝,施施然上前,對李當戶行禮,熱情的叫了聲:“堂叔。”
李當戶正思考安國少季安排的事情,忽然被李喬幽這么一喊,嚇了一跳。
“喬幽啊,兩年不見都長這么大了。”
李氏一族每三年舉行一次族會,祭拜先祖,所有在關內的族人都要參加。李喬幽的父親和李當戶是堂兄弟,算是近親,李當戶和淳于緹縈母女相熟的很。
原本戰死的李氏族人,妻子兒女都是要接回成紀族地奉養的。但淳于緹縈幼時便面見過文帝,還促使大漢廢除肉刑,威望甚重,不似一般女子。再加上堂兄的遺腹子是一個女兒,注定不能弓馬嫻熟,走武勛一途。隴西李氏便遂了淳于緹縈的心意,幫其在大夏城開設的醫館。
“見過堂叔”
“兩年不見,倒是沉穩不少。上次族會,你好奇漆料是什么味道,將族長的寶漆弓架在火上烤,漆都燒焦了。族長可是真掉了眼淚。”
“堂叔真不厚道,一見面就說人家的痛處。”
當著安國少季的面,被翻出往年丑事,李喬幽直接擺了個鬼臉,配上天真爛漫的容顏,有一種別樣的靈動。
“你怎么不去給你母親幫忙?莫不是學醫六年,你母親還不讓你出師?”
李當戶一句話問到李喬幽的心坎上,李喬幽內心無比歡喜,但臉上卻是立刻擺出了哭唧唧的神情。
“母親嫌棄我笨,不愿意教我高深的醫術,可我真的想學。人家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但母親總是不滿意,常常說,這世上只有外祖那樣的站在醫道絕巔的醫者,才能教會我這笨小孩。”
李喬幽說話連拐帶捧,想讓安國少季接她的話。
然而此時安國少季的目光都在淳于緹縈身上。
李喬幽面容清麗,遺傳自母親的杏眼少了幾分悲憫,多了些許狡黠。或許是遺傳了隴西李氏的基因,再加上不缺少食物。剛剛十五歲的李喬幽身形高挑,襦裙上衣已是隱約可見山峰分明。
古靈精怪的性格,絕美的容顏,加上初見輪廓的身材,李喬幽宛如荷塘之中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但觸動安國少季的,不是李喬幽的白蓮欲綻,而是剛剛李喬幽和淳于緹縈站在一起時的并蒂花開。
不得不說,學醫的女人就是逆天。
淳于緹縈明明已經二十九歲了,卻是將容顏保養的宛如二十出頭,和李喬幽站在一起,卻根本不似母女,更像是姐妹。
剛剛母女同屏的一幕,可是人間難尋的美景。
收納回自己的視線,安國少季將目光轉向李喬幽。
李喬幽雖然智計頗多,但畢竟只有十五歲,在李當戶和安國少季眼中,這點心思和透明人差不多。
“少季你醫術如此卓絕,我家侄女也是天資聰穎之輩,不如空閑時,指點她幾手。”
見安國少季無動于衷,李當戶便忍不住為自己的侄女開口求教。
雖然有些失禮,但自己和安國少季可是過命的交情,沒有自己提前派人去和父親搬救兵,兩人就死在允吾部了。
這可是救命之恩。
給自己小侄女說句話不是問題。
李當戶的求情讓李喬幽心花怒放,滿臉期翼的看著安國少季。
真誠,可愛,被拒絕就哭。
“那我要先來考教你一番。”
安國少季每一世都會傳播大量技藝給世人,這身醫術本來就是要找機會傳下去的。
只是這個小姑娘美是很美,怎么看起來有些不靠譜的樣子。
《治六十病和齊湯法》是《扁鵲醫書》中的內容,太倉公的醫術本就來自扁鵲的傳承,用來考教李喬幽很合適。
李喬幽醫書背的很熟練。
只是假設情形具體用藥時,就讓安國少季有些抓麻了。
這小姑娘似乎是對重量單位有些誤解,能用兩的絕不用株衡量。
尤其是假設遇到一些急癥重癥的病人。
張口就是二兩烏頭,三兩砒石。
只差風騷的叫病人來喝糖水。
“你這行醫用藥的道理,是誰教你的。”
安國少季的對中藥的認識可比淳于緹縈強多了,李喬幽的用藥思路,雖然看起來很嚇人,內里卻是包含了幾分藥理的,走的是以毒攻毒的路子。
只是小姑娘基礎薄弱,配出來的藥基本上沖著治死人去的。
“我自己琢磨出來的,兵法不是講究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嗎?我想著,對于重癥患者,用藥如用兵,也當如風火山林。”
李喬幽以為遇到了知己,得意的講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好!!!不愧是我李家子孫。”
李當戶一拍大腿。
他覺得李喬幽說的很棒。但隨后就被安國少季狠狠的瞪了一眼。
只能訕訕的低下了頭。
媽的,老子遲早找到能碾壓你的長處。
“這樣吧,我有一套醫術很適合你,等我出使回來整理好就教授于你。”
安國少季倒是沒打擊少女的熱情。
沒有長錯的天賦,只有選錯的專業。
打發走了少女,安國少季瞧見,藥柜旁的一套金針不錯,一看就是出自名家手筆,順手揣在了懷里。
先用用,等自己出使回來,一起還了。
反正要出使了,正好立個旗。
............
兩日后,大夏關市,一間寬大的屋子中。
安國少季看著眼前肥頭大耳,卑躬屈膝的商人,忍不住捂住了口鼻。
對方身上的牲畜味有些難聞。
“公子,小子駱開,常年走戎胡這條線,不管是路線還是戎語,都純熟的很。周凡公子已經和小人說好了,后日出發。公子一行出使帶上小人,必然能幫公子旗開得勝,平安歸來。”
駱開對眼前少年嫌棄的舉動視而不見,恨不得豎起手指對天發誓,證明自己的價值。
最近戎人暴動,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手下兄弟等著開工錢,囤積的絹帛鹽糧又販不出去,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也不知道是自己走了什么大運,一個儒生要找翻譯出使戎人部落,還找上了自己。
定金就是萬錢。
然而,自己剛接下這個單子沒幾天,那個儒生的師弟居然找了上門。
鷹形玉珩的配飾不僅僅代表身家,還代表地位。
這個自稱周凡師弟的人,居然是一名勛貴子弟。
商人能夠和勛貴搭上關系,那可是祖墳冒青煙的好事。
然而安國少季一開口,就讓駱開冷汗直冒。
“聽說你老婆長得不錯。”
“還有個更漂亮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