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日帝
- 成仙從上皇升仙開始
- 子不言道
- 2917字
- 2024-05-23 15:06:38
“咳咳……”
楊玉差點嗆住。
本等著鄔碧秀給自己捶背,可回頭一看,他不免苦笑。
被人侍奉慣了,獨自出行,到底不習慣啊。
“屠龍刀?純鈞劍?”
幾桌的武林俠客們聊起來了。
“純鈞劍,就是前盟主那把唄?春秋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天下至仁之劍。”
“純鈞劍是那位的佩劍,配合那位的仁德,的確稱得上冠絕武林。可屠龍刀是什么玩意?配跟這把劍比?”
“屠龍刀?沒聽過?難道是哪位仙家真人煉制的屠龍仙寶?”
“仙家煉制的仙器又如何?屠龍又如何?純鈞神劍可是古傳的神兵。”
修仙求道之輩驅使仙寶,武道修者亦有其追求的對象——神兵。
昔年太宗有言:天下之劍分五類,凡物、精兵、寶劍、名劍、神劍。
后來這一套劃定方式風靡武林,逐漸傳播向天下武者。
凡物自是尋常人的武器。普通鑿子、鐵錘,都算這一類。
精兵,是精銳軍團武者的制式武器。一般武林人士也會購買此等武器。(太宗行武令法規,武者只可佩武器一件。如配備多件或套裝,必在各大武林盟登記入冊。)
寶劍多見于世家和江湖,是許多名宿的武器,甚至可以適應武道宗師的罡氣。前朝太宗設鑄劍司,專門向江湖限時限量兜售此類寶劍。也靠著鑄劍司,把天下武者的武器登記在案。
名劍,非但可供武道宗師驅使。更可反過來增加宗師戰力。秦漢以來的諸多名劍,大抵都在此類。太宗喜劍,亦愛對青睞之人賜贈名劍。常有言“名劍配英杰”。
神劍更勝一籌,是真正具備神異之能,能飛天遁地的神兵。楊玉腰間短匕,便是此類,乃神洲赫赫有名,自春秋傳承的神兵。
當然,武帝之前這些神兵也只是凡物。在道法顯圣后,這些古代名器神劍紛紛出現靈異。有顛倒日月的,有化龍成靈的,還有驅邪避兇的……能異各不相同。
楊玉腰間短匕的效果為——破罡斷靈。
不論你是飛天的真人也好,無敵的宗師也罷。這把曾經刺殺君王的短匕,隨著歷史的沉淀而極具神異,皆可殺之。
當然,楊玉佩此劍除自保外,還有意用來自戕。
……
“純鈞劍的威能,當年我是見過的。太……額咳咳……那位盟主持此神劍與萬劍大師斗劍。只用三招,便把萬劍大師斗敗。除卻他本人的劍道修為,也有那把劍的功勞。”
“你這話說得,難道萬劍大師沒有斷水劍嗎?”
羅萬劍,江南武林盟盟主,亦是天下有名的劍道大宗師。
而他的佩劍是早年太宗所贈的斷水劍。
以此劍劃江斷水,久久不合。此乃越王勾踐命人所鑄八劍之一,神異無比。
“兩把神劍品質相仿,不更顯那位的劍術之高明?”
這時,為眾人上茶的邱老兵忍不住抬頭:“陛下和羅大師是好友,且同為劍道宗師。當年以劍術全力比拼,雖是三招,卻是二人一身武道之極致。
“羅大師的三招,取墨家非攻、兼愛、天志。第一劍以非攻之守對抗陛下的‘如日方中’。第二劍以兼愛之和同,抵消大日伏魔第八劍式‘化日光天’的天子威壓。而第三劍——因陛下的第九劍尚未參悟,只將前八劍式融會貫通,擊碎萬劍大師的‘天志守序’。”
他說完,在場眾人紛紛異樣望去。
楊玉都不禁多看幾眼。
“邱先生,您……您對此事竟如此了解?”
邱老兵搖了搖頭,低下頭繼續給大家斟茶,然后慢悠悠回后堂去了。
掌柜的連忙走出來,跟眾人賠笑。
“諸位別介意,邱老就是這份脾氣。”
一位刀手好奇問:“掌柜的,你家這位人瑞莫不是當年……當年盟主身邊的親兵?”
“這——老邱頭來的時候,沒提那些。我們也不好問不是?不過論及陛下的劍道,我當年在鎮南王麾下時,倒是聽兩位公子提及過……”
掌柜緩緩講述自己昔年見聞,楊玉則默默沉思喝茶。
走到這里,他越發感覺到前朝三帝留下的那份寶貴遺產。
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但卻比任何神兵都更加珍貴。
人心。
時至今日,還有人心向前朝,對太宗宣稱陛下。而武林中人竟全不以為奇,仿佛本該如此一般。
武林皇帝。
楊玉似乎明白,為何當年在宮里,諸位娘娘那般取笑太宗了。
縱然沒有太祖傳位,憑借他的一人一劍,也能在武林之中打出自己的皇帝寶座。
日帝之名,當之無愧。
“掌柜。伏魔八劍合一,難道不是第九劍?”
“自然不是。八劍歸一,只是第九劍的前置,是邁入第九劍的關鍵。但陛下當年……”
大家都不吭聲了。
若是太宗多活幾年,或許能踏足大宗師境。
可惜,他死得太早了。
“趙家人身先士卒,從皇帝到王爺,一個個都短命早逝。否則,有何至于被外戚奪了江山?”
一群武者唏噓感慨,紛紛以茶代酒,灑向門口,敬趙氏三帝。
“諸位,關于中原那邊的流言。我倒是有一個想法。純鈞劍冠絕武林,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可屠龍寶刀何以號令天下?”
一位劍客神神秘秘說。
“如果屠龍刀內有關乎‘帝統’的隱秘。可不是就能號令天下了嗎?”
帝統?
眾人心思活絡起來。
“天帝符詔供奉于神都,赤霄劍在諸葛大公子手中。如果要說影響帝統,號令天下。怕不就是……”
和氏璧!
眾人頓時一驚。
屠龍寶刀關乎和氏璧下落?
相傳,和氏璧在少帝焚宮時便失蹤了。
“江湖流傳,少帝臨死前呵斥偽董叛賊。將和氏璧投入水井,彼時玉璽化作金龍飛天而走,隱匿山林之間。這……這與屠龍刀何干?”
“提及寶刀,再聯想傳國玉璽,諸位沒有聯想到什么?”
楊玉一杯一杯喝茶。
值得一提的是。
他早年不喜這個時代的烹茶法,出宮后更是大展拳腳,與散人陸鴻漸一拍即合,購下大片茶園茶田。藏玉山莊對外的營生,便是茶葉。
煮茶法,由江南興起,逐漸傳遍大江南北。
如今江南茶鋪、茶攤的清茶法,俱是陸鴻漸所傳。也由此,時人多將其稱為“茶圣”。
“趙氏寶庫!”
“沒錯,屠龍刀極有可能是開啟寶庫的鑰匙。而我懷疑,傳國玉璽也在趙氏寶庫內。”
說話的武者一邊宣揚自己的推測,一邊觀察蘇州府幾個本地武者的神情。見彼等一臉驚訝、震驚,這位武者心中有些失望。
按照他的推算,趙氏寶庫的建造恐怕是太祖、太宗兩朝所為。而太宗眾好友中,唯羅萬劍出自墨家,最擅土木之法。或許,羅萬劍知道一些和趙氏寶庫有關的消息。更甚者,他就是寶庫的建造者。
楊玉低頭看著茶杯,暗暗以神識觀察這位開口的武者。
他年紀不大,與諸葛虹仿佛,似剛成年不久。
“這是以言為餌,打算引人上鉤嗎?”
楊玉眼珠子轉動,突然拍手一笑。
“屠龍刀啊——這位兄臺這么說,我就知道了。所謂屠龍刀,不就是趙太祖的九環佩刀嗎?”
“佩刀?”
“太祖以掌法出名,何來神兵寶刀?”
“那刀哪是什么傳說神兵?就是一件擺設、禮器。我聽家人說:太祖將‘皇帝’比作‘真龍天子’。而屠龍刀,便是斬殺君王的刀刃。太祖佩此金刀,時刻告誡自己,刀刃加身,不可刻薄百姓,暴虐行事。”
楊玉一番解釋后,眾武者紛紛驚嘆。
“太祖厚德。”
“的確是趙家皇帝干得出來的事。”
開口引話題的那位劍客武者眼睛一亮:“小兄弟可知,那刀的下落?”
“家里人當年對我講這件事,是讓我小心做人,用這個例子誡寓我為人的道理。至于那把刀的下落嘛……”
楊玉遺憾搖頭。
我會告訴你,那刀就在藏玉山莊的庫房扔著嗎?
他盯著武者。
嚴南里默默低頭思索了好一會兒。
其他武者則議論起來:“要說那把刀在哪……恐怕在神都吧?”
“也可能在諸葛大公子手中?”
楊玉把話題扯到刀上,便不再多言,繼續坐下來喝茶。
趙氏寶庫怎么進,楊玉能不知道嗎?
與其說是需要那把刀,倒不如說是刀上留下的秘文密碼。
而前幾年,有關趙氏寶庫的消息,是楊玉攛掇魏離散布武林,攪渾神都的水。
可后來效果達到,就沒理會了。這個傳言也隨著時間而淡去。
想不到如今竟有人鼓搗什么屠龍刀、純鈞劍的說法。這是要做什么?攪渾水嗎?還是打趙氏寶庫的主意?
不會又是太平教的勾當吧?
那幾位渠帥有這么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