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中臺:讓數據用起來(第2版)
- 付登坡等
- 969字
- 2024-05-24 16:47:36
1.2 數據中臺的定義
數據中臺概念自誕生以來持續保持行業熱度,但是目前為止對于數據中臺并沒有統一、標準的定義。
有人認為數據中臺是云平臺的一部分,同時包括業務中臺和技術中臺;有人認為數據中臺是數據+技術+產品+組織的組合,是企業開展新型運營的一個中樞系統;有人認為數據中臺可以理解為企業的最核心的數據大腦,是一種理念、一種思維,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架構;有人認為數據中臺是高質量、高效賦能數據前臺的一系列數據系統和數據服務的組合;有人認為數據中臺是數據的共享、整合和深度分析;還有人認為數據中臺是“計算平臺+算法模型+智能硬件”,不僅有云端,還需要智能設備幫企業在終端收集線下數據……從服務方到客戶方,對數據中臺的理解并不相同,如同1000個觀眾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一樣。從多方對數據中臺的理解也可以看出,數據中臺不是簡單的技術或者產品,而是一套體系、一套機制。
筆者有幸見證了數據中臺在中國從0到1的全過程,并在其中實踐多年。對于數據中臺的定義,筆者認為:數據中臺是一套可持續“讓數據用起來”的機制,是一種戰略選擇和組織形式,是依據企業特有的業務模式和組織架構,通過有形的產品和實施方法論的支撐,構建的一套持續不斷地把數據變成資產并服務于業務的機制。數據來自業務,并反哺業務,不斷循環迭代,實現數據可見、可懂、可用、可運營,如圖1-1所示。

圖1-1 數據中臺是一套“讓數據用起來”的機制
通過數據中臺把數據變為一種服務能力,既能提升管理、決策水平,又能直接支撐業務。數據中臺不單指技術,也不單指產品,而是一套完整的讓數據用起來的機制。既然是“機制”,就需要從企業戰略、組織、人才等方面來全方位地規劃和配合,而不能僅僅停留在工具和產品層面。
以某大型集團的數據中臺為例,該集團旗下擁有跨金融、地產、零售的多條業務線。要做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組織與業務運轉模式改變的問題,需要頂層戰略規劃和組織架構上的改變。這也是為什么各大互聯網公司在宣布中臺戰略時,會伴隨著組織架構調整。
每家企業的業務與數據狀況各不相同,業務對數據服務的訴求不同,數據中臺的建設將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沒有任何兩家企業的數據中臺是完全相同的。數據中臺的實施不僅需要一整套技術產品,更需要針對不同業務、數據、應用場景的體系化的實施方法和經驗,過程中涉及企業的戰略、組織、技術、人才等全面的保障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