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4章 長安城的月亮都比倭國的圓
- 大唐:國庫老鼠含淚走,我的私庫堆不下
- 瓜州有點甜
- 2118字
- 2025-07-15 11:20:00
一大早,大明宮里的宮女和太監們,就忙得不可開交了。
這一天,是大唐開國二十四年,也是大唐歷史上第一次設立的立國紀念日,甚至還舉行了閱兵儀式。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還有皇宮里的大人物們,都會來參加這次的開國大典,然后去朱雀門的塔樓上看閱兵。
“九哥,我穿成這樣好看嗎?”
兕子穿好衣服,去見李治。
這一年,她已經十歲,也開始懂打扮了。
她馬上就要去參加一個盛大的典禮,自然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這一天,整個長安城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到了朱雀門,觀看閱兵儀式。
可以說,這一天,是群芳爭艷的日子。
“兕子,你長得這么漂亮,穿什么都好看?!?
李治看也不看,淡淡道。
“九哥!你再這樣的話,我可要告訴二哥,讓你不要再跟著我出宮了,父皇已經讓夫子教你了?!?
兕子覺得自己精心打扮了一上午,卻得不到一句舒坦的夸獎,頓時有些不高興。
“你身上的衣裳是燕王府成衣鋪新做的,料子也是上好的,配上你的氣質,自然是鶴立雞群。”
李治充耳不聞,繞著兕子轉了一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隨著李治年齡的增長,李世民對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想要每天都去燕王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治的老師雖然沒有李承乾的那么厲害,但也差不了多少。
這讓李治郁悶之極。
所以他很珍惜每個月能出宮幾次的機會。
“算你識相,走,我們先去一趟朱雀門。據說,閱兵的隊伍,是從七點鐘開始,沿著朱雀大街走的?!?
“我帶著最新式的望遠鏡,站在朱雀城樓上,也許能看到閱兵隊伍緩緩向我們走來,聽說這次閱兵就是按照二哥的意思辦的,肯定會很精彩?!?
對于李想,兕子充滿了信心。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李想曾經的輝煌戰績上。
“什么?這倒是個好主意,本來我是打算晚一點去,早去了也是看那些無聊的人聊天,如果能拿著望遠鏡看閱兵,那就完全不同了?!?
李治聞言,也是連忙穿上衣服,在一名侍女的服侍下,吃過早飯,便帶著兕子離開了皇宮。
……
“所有人各就各位,不要亂走?,F在朱雀門已經被金吾衛和千牛衛團團圍住,我可不希望有什么誤會,影響了我們的演奏?!?
紫霞要親自上場,指揮樂隊演奏進行曲。
紫霞在排練了一個月后,更加明白了這首曲子的重要性。
特別是在大唐皇家軍校,當一萬名大唐士兵,伴隨著進行曲一起排練時,那種熱血沸騰的場面,她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紫霞姑娘,百騎司的人會派人來通知我們陛下過來的時間,到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演奏了,陛下還從來沒有聽過這曲子,到時候咱們給陛下一個驚喜。”
劉涵被許敬宗派來協助軍樂團的人進行交流。
“劉郎君莫急,此曲我等早已爛熟于心。而且,我們樂隊里的每一個位置都有幾個人,這樣就算有些人緊張了,也不會影響到整體的效果?!?
紫霞雖然有些緊張,但是臉上卻是露出自信的神色。
能參加這樣的盛會,她心里其實也挺興奮的。
劉涵:“是啊,現在都八點,觀禮臺上已經聚集了很多人,不久之后,陛下以及朝中大員們都會登上朱雀門,大家可以稍微放松一下,接下來才是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候?!?
……
“梅川君,這次的大唐國慶閱兵,看起來還挺隆重的?!?
武藤博文、梅川內庫等藩國的使節們,已經站在了朱雀門前的看臺上。
為了展示大唐軍威,禮部將駐京的各國使節全部請了過去。
當然,就算沒有邀請,這些人也會想方設法的想要看看大唐的軍隊。
“今天是大唐開國紀念日,也是第一次有開國大典,也是第一次舉行閱兵儀式,整個大唐都非常重視這件事情,你沒看到朱雀大街上聚集了無數的人嗎?”
梅川內庫感受著朱雀大門上那股肅穆的氣息,更是堅定了抱住大唐這條大象般大腿的決心。
在長安城待的時間越長,他就越是不想回奈良。
有時候,長安城里的空氣似乎更清新一些,就連天上的月亮,也比倭國的月亮要圓一些。
“不知道經過大唐皇家軍校一個月的封閉式訓練,這支軍隊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我越來越期待這次的閱兵了。”
這些日子以來,武藤博文一直在打探大唐皇家軍校的消息,但是卻始終沒有得到任何的消息。
“好像是來了。”
梅川內庫瞇起眼睛,隱約看到一隊黑色的人馬正從朱雀大街的盡頭向朱雀門走去。
“我真希望我們也有望遠鏡!”
隨著望遠鏡的生產越來越多,現在整個大唐,斥候們幾乎人手一臺望遠鏡。
就連一些重要崗位的小隊長,都會配發一臺望遠鏡。
但作為軍用裝備,望遠鏡目前還不對外出售。
每一架望遠鏡都有編號,燕王府的玻璃作坊里,有專門的人負責記錄。
大唐軍方對望遠鏡的管理非常嚴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檢查一次,有沒有丟失。
所以武藤博文也只是聽說過這玩意兒,卻是一直都沒有機會擁有。
想到這里,他的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看臺上,幾名唐人已經拿起望遠鏡,看得津津有味。
這讓武藤博文更加心癢難耐。
“唯一的辦法,就是和契苾何力他們一樣,加入大唐,以唐人的身份生活。要不然,你肯定是沒機會了。聽說大唐的人都稱望遠鏡為千里眼,有了望遠鏡,普通人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數百米外的景象。”
“一些好的望遠鏡,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數里外的情況。試想一下,在戰場上,如果斥候每個人都配上這種千里眼,那么敵人還能有什么秘密可言?”
比起武藤博文,梅川內庫對望遠鏡更加了解。
即使是第一次來大唐的時候,他也隱約知道,捕魚隊上的瞭望手,身上都有一件特殊的寶物。
“長安城里有望遠鏡的人多了去了,我不信開大價錢還弄不來一個?!?
很顯然,武藤博文還沒有經歷過現實的毒打,以為唐人和倭國人一樣,為了錢什么都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