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歐洲戰場的最新消息
- 我的英倫人生
- 素云清河
- 2539字
- 2024-07-06 03:29:50
站著逐浪號上,喬治最后回首望著逐漸遠去的陸地,那片在他剛剛意識到自己穿越到英國,心心念念想要回去的故土。。。
而這短短不到一個月,現實好好地給喬治上了一課。。。
哈里走到喬治身邊,小聲說道:“隊長,主艦發來旗語,要求我們全速前進。”
喬治點點頭道:“嗯,滿舵!左右弦帆張開!”
最后看了一眼故土,喬治回到了自己的指揮室。
在后世的歷史上是這樣記載的,沒人知道為什么費茨威廉公爵會在年輕的時候毅然決然離開了更適合他的戰場前去出使清國。但是清國之行確實改變了費茨威廉公爵,不知道他經歷了什么,在澳洲那片土地上,他愿意接收大量清國百姓移民甚至給予優厚待遇,卻也不愿意給滿清貴族任何一個名額。
以至于費茨威廉公爵在老年時期出席已經是華人主導的澳大利亞議院,罕見地動用自己的權力否決了援助清政府的決議。
“如果一艘大船已經腐朽,就不要在想著修補了,何不如放下船只去幫助那些愿意離開的,至于那些留在船艙里過著糜爛生活的,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這次清國之行毫無疑問是失敗的,只是比歷史上馬戛爾尼空手而歸又稍微好那么一點。。。
兜兜轉轉使團也是回程英國,喬治的逐浪號上還帶著約翰幫姜譯收羅的各種清國茶葉和瓷器絲綢等等,之前在加爾各答買的香料早就由東印度公司安排的商船送回倫敦了,喬治估摸著這會應該也快到了英國。
回程倒是一帆風順幾乎都沒什么過多的阻攔,只是越靠近英國,來自歐洲戰場的消息也就越加多了起來。。。只是前線的戰爭似乎并不是那么順利。。。
雖然喬治指揮的澤西島之戰重創了法國艦隊,改變了歷史,削弱了法國海上實力,可是法國人民這一次是真的瘋了!他們居然處死了國王!
是的,就在喬治等人離開歐洲的這兩年時間里,法國人居然把他們的國王路易十六送上了絞刑架!新上臺的政府又無力維持不斷上漲的物價,又很快倒臺,接著又是一段混亂無序時期后,終于,法國上臺了一個人——羅伯斯庇爾。
這家伙一上臺就強硬態度面對多國組成的反法聯軍,大肆擴軍,在他的洗腦號召下,眾多法國年輕人抱著為國捐軀的信念加入法軍,在戰場上這幫年輕人不要命的沖鋒擊潰了一支又一支軍隊。。。
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法國歷史上的恐怖時期,羅伯斯庇爾的雅各賓派一上臺就加強了針對涉嫌危害革命和共和國安全的可疑分子的斗爭,巴黎的街頭遍布各式便衣警察,許多無辜人都被逮捕和審判,大量的政敵被送上斷頭臺,最多的時候每月可達300多人。
就連法國的瑪麗王后也在這期間被送上了斷頭臺。。。。隨著大量雅各賓派的政敵倒下,形成了國內一手遮天的局面。。。可以說和后世的德國小胡子干的一模一樣。。。
而且現在整個歐洲大陸可以說亂成了一鍋粥,法國人眼見這幫反法同盟只是聲勢浩大,但一觸即潰,更加增長了法軍不可戰勝的信心,在雅各賓派的宣傳下就連兩年前澤西島大敗都變成了一次‘偶然的失利’只是狡猾的英國人一次運氣好。。。
英國人此時的處境也不是很好,一方面歐洲同盟國一再催促英國陸軍登陸支援,另一方面海戰上卻又很難擴大戰況。
法國人就如同縮頭烏龜,在你找他的時候牢牢龜縮在港口,但是當英國艦隊離開后,法國艦隊又四散出擊切斷英國人的補給線。
喬治還注意到報紙上英國海峽艦隊分出了部分艦隊來到了地中海,目標直指法國控制下的科嘉西島,指揮這只艦隊的正是與喬治有過交道的納爾遜。只是英國艦隊還來不及進攻科嘉西島就收到了法國土倫起義的消息,海軍高層大喜過望覺得這是打擊法國那些暴民的好機會,要求納爾遜守住土倫。
但納爾遜連番求援下要來的英國海軍準將羅伯特·林茨,人家羅伯特根本不把你一個小小的海軍少校放在眼里,在他看來雖然海軍內部確定了喬治和納爾遜作為未來重點培養,可終究只是個年輕人,而且還只是個少校!憑什么指揮我一個準將!
所以羅伯特平日里都是和納爾遜表面笑嘻嘻,背地里不止一次大發牢騷說海軍高層有眼無珠。就這樣羅伯特麾下的艦隊納爾遜都是指揮不動的,叫來支援的反而成了大爺。
塞繆爾·胡德這個英國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覺得土倫已經萬無一失,根本沒想到麾下軍隊毫無配合,各懷鬼胎。以至于法國的地中海艦隊圍住土倫才意識到大勢已去,最后付出慘痛代價才逃出了土倫,轉到突尼斯。
至此英國海軍在地中海也算是遭到重創,失去了與法軍正面一戰的實力。土倫也重新回到了法國人的手里。
至到這里就是喬治所知道的一切最新消息了,在那地中海,誰也不知道又發生了什么,喬治心里充滿了不安,尤其是看到因為地中海艦隊的重創,英國海軍緊急從海峽艦隊抽調的名單中就有喬治的兄弟,那個大嘴巴凱恩。。。
凱恩。。。喬治很擔心那個表面口花花內心卻比誰都驕傲的家伙會腦子一熱,置自己于險地。。。
就在喬治的擔心之中,使團也是回到了英國,處于戰爭中的英國也許因為懸置于歐洲大陸之外,所以沒有受到太大的戰爭波及,港口仍是絡繹不絕的商船,倒是使團浩浩蕩蕩的艦隊群引來一陣陣側目,喬治又看到了來自英國王室的皇家衛隊列隊歡迎使團成員的歸來,得知這是多年前出使清國的英國使團,倫敦居民都投來好奇的目光圍了上來。
來到白金漢宮,眾人受到了國王喬治三世的嘉獎,作為第一支出使清國的使團,他們足以載入歷史。
喬治三世得知乾隆皇帝拒絕了大部分條件,不由得一陣惋惜,馬戛爾尼在復命后,提交了自己一路記下來的日記,上面有他的所見所聞所想,并且也是笑著為喬治請功道:“陛下,這次使團能夠有所收獲還真得虧了有喬治,沒有他的漢語溝通,我們恐怕寸步難行!”
“哦?”喬治三世也是好奇的看向喬治,多年未見,喬治三世也是有些忘記了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海軍英雄,不過稍加一思索馬上就想起了這個年輕人,“真沒想到我海軍英雄即使在外交事務也是能大展身手,果然啊,人才到哪都是熠熠生輝!”
說著也是拍了拍喬治的肩膀問道:“喬治,你打算什么時候回到軍營啊?我想你也知道最近帝國的形式沒那么樂觀。。。”
喬治也是行禮回應道:“我在倫敦再待幾天就會回到樸次茅斯港復命,離開太久了,有太多事還等著我處理,我盡快都安排好!”
“好!好!好!帝國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才。”喬治三世非常滿意,越看喬治越順眼,“公私分明!你就安心處理好你的私事。”
喬治也是謝過喬治三世的理解,離開英國太久了,自己得看看伊莎貝拉和安娜怎么樣了,還好嗎。。。從清國回來的路上,無時無刻喬治都在想念著三女,只是伊麗莎白。。。喬治也明白戰況緊急,恐怕來不及再見上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