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山
- 大道劍葫
- 烽火亂江南
- 2628字
- 2024-05-18 00:01:00
次日天未放亮,姜遙就開始在灶房里忙活,待到天蒙蒙亮時,他便肩挑著兩個竹籃,去到了小鎮東邊一片叫做“東門嶺”的山嶺。
上到半山腰后,他拐彎穿過一片小路,來到了一座土墳前。
這是劉老頭的墳,姜遙馬上就要離開小鎮了,不知何時才能歸來,故而專程前來道別。
姜遙從竹籃里依次取出香、紅燭,用一把干柴點燃,拜了三拜后,插在墳前。
又取出兩只竹筒杯,分別倒入茶和酒,然后將煮好裝在盤子上的一塊豬肉,和兩碗尚有熱氣飄溢的白米飯取出,配上兩副筷子擺在墳前,這樣就算是貢品了。
“劉爺爺,我沒有讓您失望,雖然沒能去成玉京修學修真百藝,但是也順利加入了軍隊,今后就要到西北那邊的藥山去學習藥術,想必不久的將來,我一定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這是告知,也是保證,姜遙暗自下定決心,往后的路他一定要拼盡全力,不留遺憾!
陪著爺爺嘮了許久的嗑,姜遙似乎聽見了劉老頭的回應,如果耳畔風吹落葉的聲音也算是回應的話。
“劉爺爺,我稍后便要隨軍出發了,請您在天之靈保佑我一切順利,我一定還會回來看望您老人家的。”
對著墳自言自語了這么一番后,姜遙不再留戀,朝著墳深深地鞠了一躬,便轉身步伐堅定地朝著山下走去。
……
辰時六刻,一支騎兵領頭的車隊出了城,順著西北方向的一條官道揚長而去。車隊后方的一輛馬車上,五個少年各懷心事,大都眼神回望著小鎮所在的方向,姜遙除外。
他孑然一身,無牽無掛,此去便是為了登臨巔峰,至于何時把鄉歸,他也沒想這么多,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
直到再也看不到城鎮的輪廓了,五人才漸漸地回過神來。
張點兵掃了一眼其余四人后,做出了老大哥的架勢,清清嗓子說道:
“今后可說好了啊,到了佛耳藥山,一切聽我指揮,我張點兵的人情世故能力,還是遠超你們幾個小屁孩之上的,跟著我混,保證吃香的喝辣的!”
“知道了兵哥,俺今后絕對聽您的。”其中一個叫“王農”的少年連忙回應,以表忠心。
另一個叫做“陳定”的少年卻是一聲不吭,撇過頭去閉目養神。
張點兵深深地注視了一眼這個陳定,然后皮笑肉不笑的轉頭凝視著牛大樹和姜遙,問道:“你們兩個聽見我說什么了吧?不用我再重復第二遍了吧?”
牛大樹害怕的蜷縮到了角落里,點頭:“嗯,嗯……”
姜遙深知槍打出頭鳥的道理,這家伙既然這么喜歡出頭,那就讓他出個夠。
他故意露出人畜無害的笑臉,奉承道:“兵哥神通廣大,今后就拜托你多多關照了!”
“嗯。”
張點兵滿意地點了點頭,這種被人捧臭腳的滋味太舒服了,虛榮感得到強烈的滿足,簡直無法自拔。
他閉上眼睛開始憧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不久將來。
……
……
風塵仆仆的車隊來到佛耳藥山山腳下時,已經是兩日后的一個下午。
天邊的夕陽殘紅,如潑墨般,將峻嶺崇山染得紅紅火火。
“終于到了。”
從馬車上跳下來的姜遙,抬頭看了一眼那座高聳入云的山峰。
倒也沒有看出所謂佛耳的形狀。
他活動了一下筋骨,感覺身子都快要散架了。
這路途不是一般的遙遠,一路顛簸不斷,也未能睡個安穩覺,現在就特別想念家里的狗窩,要是能躺上去睡一會兒就好了。
趕車的那名車夫,下車走到了五個少年面前,面無表情的對他們說道:“接下來的路你們要自己走了,這座藥山的山主就在山上等你們,你們順著山路一直往上走就是,切記不要離開規定路線,周邊的山里可是有很多食人不吐骨頭的毒蟲猛獸,切記切記。”
聽聞此言,張點兵等人都嚇了一跳,倒是姜遙還好,他聽得出來車夫那故意嚇唬人的語氣,以及話語中的重點:
不要離開規定路線!
也就是說,只要按照規定的路線去走,就大概率不會有危險。
比起那嬌生慣養的四人,姜遙平時一個人出入山林是常有的事。
每到一定的季節,他就會到山里去采藥、采蘑菇,回到鎮上變賣了換錢,此時抬頭瞧上一眼那山間蜿蜒直上的山路,便有了思路和目標,肩扛著包袱,從容不迫地往山上走去。
四人中的牛大樹雖然性格內向,但心里還是拎得清的,他一眼就看出來了姜遙臉上那份從容,與張點兵的大驚失色形成鮮明對比,于是立即拔腿跟了上去。
陳定默不作聲的緊隨其后。
王農眨了眨眼睛,看著一旁的張點兵:“兵哥,咱走?”
張點兵一看自己好像有些失態了,連忙收起了臉色,裝作鎮定的點頭“嗯”了一聲,率領著王農跟上了姜遙等人的后腿,并在心里暗暗計謀:
‘且讓這姜小二給小爺開路,一旦遇到什么危險我拔腿就跑,真是機智如我!嘿嘿。’
五人順著山路往上走了約半炷香,仍未見到山頂樣貌,此時個個都累得氣喘吁吁,關鍵是天色也逐漸暗了下來,若是再不抵達山頂,恐怕就要摸黑走了,那樣的話很容易迷失方向。
更可怕的是,到了夜里,山間的那些野獸們就會開始出來覓食,很有可能會向他們這些行走的口糧發起突襲……
“都提起精神了,馬上快到了。”
姜遙知道這會兒隊伍千萬不能松懈,必須加快速度往上走,否則就真的得摸黑走了。
到時可不一定能準確地按照規定路線走,萬一走出了規劃路線外,就危險了。
這一路上,他已經觀察到:
所謂的規定路線就是指每隔一段路,能看到路邊出現一個指路石雕,或是蟾蜍,或是石獅,或是貓頭鷹等等,
它們眼睛注視著的方向,就是規定路線。
但要是天黑了,指不定就看不清楚這些指路的石雕了。
而五人當中,最吃力的就是牛大樹。他那虎背熊腰的體格,再加上平日里缺乏鍛煉,此時已經是滿頭大汗,身上的衣服濕如水洗,喘氣如牛的同時,兩腿都在打擺子,掉隊在最后的他,不停地嘟囔著“慢點慢點”,這會兒聽見姜遙說還要提速,更是急得眼淚都快出來了,催促他們等等。
姜遙也沒忘照顧牛大樹的感受,直接走到他身邊,攙扶著他便咬牙往上走。
比起其他人的缺乏鍛煉,他平日里到處跑腿送信,鍛煉出了一股子使不完的牛勁兒,這會兒倒是派上用場了。
凡事論跡不論心,牛大樹心里那叫一個感激。
有人攙扶幫助的情況下,他爬起山路來沒那么吃力了,默默地把姜遙對自己的這份好給記在了心里。
張點兵也把這一幕看在了眼里,卻在心中暗罵白癡,何必浪費力氣去幫助那個死胖子,到時候真遇到了危險,看你還有沒有力氣逃跑!
……
轉眼又過去了半刻鐘,天已經黑透了,月亮尚未冒頭,周邊的事物變得影影綽綽,幾乎是伸手不見五指的狀況,因此五人的行進速度變得極其緩慢。
這會兒打頭陣的陳定也刻意放緩了速度,悄無聲息的退至眾人身后……
張點兵一眨眼發現自己竟然成了那個走在最前頭的,登時慌了,連忙退到了姜遙身邊,找借口道:
“我眼力不行,姜遙你走前面,看看那指路雕像在哪,可別走錯路了。”
姜遙也擔心他們帶錯路,便點了點頭,一馬當先的走到最前方去,認真地環視著周圍,慢慢地帶隊往前,可是沒走多久,他突然停下腳步。
因為他看到了一雙幽綠的獸眸,蟄伏在前方的一棵大樹后,正直勾勾的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