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為了港島繁榮
- 職穿的快樂從落地73年港島開始
- 飛機上的老船長
- 2130字
- 2024-06-08 12:00:00
“你認識麥理浩嗎?”許天放看向被人群圍起來的港督,打算找個機會好好與對方談談港島繁榮。
“當然,我為你引薦。”雷覺昆端著酒杯當先走向人群。
許天放邁步跟上,心里斟酌腹稿,沒想到老雷竟然能和麥理浩搭上話,早知道如此還找沈弼干什么。
“總督閣下,晚上好。”雷覺昆用肥胖的身體擠進人群,許天放緊隨其后。
“你好。”麥理浩頷首回復,轉頭繼續與其他人交談。
許天放木了,這就算引薦?
二人站在原地,臉上都維持著禮貌的微笑,雷覺昆側過頭低聲道:“麥理浩剛出來比較忙,等一會酒會開始,我們再來和他打招呼。”
你不行啊,老雷。
許天放見狀也沒有急于上前,現在圍在洋人老帥哥麥理浩身邊的人著實多了些,等一會人群散開后自己再來就是,他可不想在眾目睽睽下得到一句你好的回復。
麥理浩擺脫人群后,站在大廳臺階上,雙手下壓等大廳內喧嘩漸漸消失后,開口道:
“大家晚上好,歡迎你們來參加今晚的酒會,這次酒會只有一個內容,為了慶祝港島的繁榮,為了祝賀港島未來更加繁榮。”
接下來,麥理浩又講了十分鐘的行政理念,最后總結出繁榮離不開經濟發展,政府為了保護經濟發展離不開資金,所以政府規劃的很多發展項目,需要大家共同支持。
他先感謝為了建造紅磡海底隧道而提供資金的商人們,這些資金會以轉讓未來幾十年收費帶來的利潤慢慢償還。
又繼續提出要加強港島的公共交通、義務教育、全民住宅等耗資龐大的項目設想,這些項目的啟動資金和未來幾年的維護資金也都需要眾人的慷慨解囊。
這個解囊自然不是純粹的捐款,而是以政府為首組建公司,通過發行債券、轉讓未來幾十年收益、預售項目周邊地皮等等方式從酒會眾人的錢包中籌集資金。
當總督發表完講話后,酒會在一首舞曲中正式開始,作為主人公與妻子先跳了第一支舞,之后眾人陸續入場跳舞、飲酒、攀談。
許天放借機走近麥理浩身邊,見到沈弼正與對方交談。
“總督閣下,沈弼經理,晚上好,我是許天放,剛從溫哥華返港。”
許天放端起酒杯向二人示意,見二人也舉杯后才稍微抿了一口。
“我剛聽沈弼說起過你,身懷巨款回港投資,你很看好港島的未來。”麥理浩說的不是疑問句,而是包含自信的肯定句。
“我認為港島發展會遠超溫哥華,因為這里的人們為了生活都在奔波忙碌,用他們的汗水為這座城市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說的好,祝你今晚愉快。”
聽到麥理浩這句攆人的話,許天放立即說出自己的腹稿。
“我這次攜帶八千萬美元返港,就是因為看好總督閣下對港島的治理,為此我已經把三分之二的資產送給匯豐銀行。”
“哦?”麥理浩好奇的看向站在身旁的沈弼,見對方微微點頭,再次看回許天放,開玩笑似的說道:“你的意思是剩下的三分之一是想送給政府嗎?”
“我希望每年都能送給政府八千萬美元三分之一的財富,每年只多不少。”
“哦?”麥理浩更好奇了。
許天放繼續說自己的腹稿,“還要額外贈送八千萬美元的十分之一,用來獎勵在總督閣下帶領下,日益廉潔高效的政府。”
“許,你是個大方的人,你需要我為你做些什么?”麥理浩根本不相信會有白送的錢,更不相信自己剛剛接手的政府能夠配得上廉潔高效這樣的形容詞,這話的背后無非是一位年輕商人尋求政治支持的由頭。
“不是需要你為我做什么,而是我們可以一起為港島的繁榮做點什么。”許天放笑容緩緩收起,神情變得嚴肅認真。
“這話我很熟悉。”麥理浩笑出聲,與沈弼對視一眼問道:“是不是很像肯尼迪總統的就職演講?”
“的確很像。”沈弼端著酒杯站在旁邊就是不走,等著這個年輕人后面的話,他知道對方要見總督一定是有事情要辦,這件事很可能還不小。
許天放輕輕搖晃酒杯,看著酒杯里晃動的酒液,說道:“肯尼迪說的是國家和全世界,而我關心的是現在腳下的這片土地,現在我想和總督閣下您討論的是如何才能促成港島未來的繁榮,讓這座東方城市成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
麥理浩興趣大增,當即邀請許天放來到二樓書房,沈弼一直在身旁跟隨,許天放特意多看了兩眼,也不見主人公阻止沈弼尾隨,莫非這二人有什么親密關系?
“請坐。”剛走進門,麥理浩先指了下書房一側的長沙發,然后從酒柜拿出一瓶蘇格蘭威士忌和三個酒杯,才與二人一起坐下。
“我想聽聽你對于港島繁榮的見解,你又為什么愿意攜帶八千萬美元選擇從溫哥華返回港島?”
麥理浩擰開已經喝了一半的威士忌酒瓶,為三人酒杯中分別倒了一點,連冰塊也沒有加就舉杯與二人共同飲了一口。
“我愿意返港的理由,剛才已經說過,的確是很看好港督閣下對港島的治理決心。”
許天放一本正經的說道:“我能從港督的幾個政策上看到未來的港島一定會遠超溫哥華那座養老的城市。”
“養老?”沈弼聽到忍不住發笑,“你的形容很貼切。”
“你了解過我的政策嗎?”麥理浩聽到的都是好話,一個商人說好話一定有目的,但他想先把好話聽完整,不能浪費自己珍藏的威士忌。
“我只說政策的話,那看報紙就夠了。”許天放知道麥理浩的諸多政績,但搞不清哪些政績是在73年之前定下的,所以決定只說眼下最嚴重的治安問題。
“我真正想說的是現在港島腐敗對市民生活、經濟發展的影響。”
麥理浩換了個舒服的姿勢,右手放在沙發靠背上輕輕敲打皮質,擺出洗耳恭聽的態度。
“我回港的兩個多月來,除了送給匯豐銀行三分之二的資金外,還在九龍開業了超級市場,因此接觸了很多生活在底層的市民,對他們的收入做了一筆計算。”
“嗯?”麥理浩不置可否,等待對方繼續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