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0章 度量衡

  • 1635南洋霸主
  • 新釣的河
  • 2328字
  • 2024-06-26 12:00:00

這敬語都急的冒出來了,朱燁索性一次全解決。

折鐵心的工坊位置偏僻。

距離正經的煉鐵工坊也還有一段距離。

正是這段路上,折鐵心這才終于講出了他遇到的麻煩。

原來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他們實驗的小高爐效果不錯。

洗煤煉焦也初具成效,不但爐溫屢創新高,甚至也一度煉出過品質不錯的鐵塊和鋼錠。

但是問題也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品質卻極不穩定,甚至有時候同一批物料,前后爐煉出來的成品也不一樣。

朱燁面對這樣的問題也是一籌莫展。

說到底他也不過只是個普通人,對煉鋼的知識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成系統的也不過是系統買出的冊子所學。

另外時代的局限性,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鐵礦石和焦炭的品質差異極大,同一片礦區開采的礦料有時候成分也差不少,他們目前缺少定量分析的手段,這必然會影響最后鋼鐵的質量。

然后溫度掌握也是個大問題,他們現在依靠的還是手冊里的鋼鐵火色卡,溫度誤差都是以百度計。

還會因為經驗的原因,時常判斷錯火色梯度。

所以什么精確控溫那都是神話故事,他們能做的就是暴力提升爐溫,蠻干強上,以力破巧。

最后他們也缺少合適的助溶劑。

朱燁隨手拿起爐子旁的石灰石,肉眼可見的雜質不少,靠這些東西確實很難保持質量,只得無奈道:

“會不會直接想要煉鋼,有些太過好高騖遠?”

折鐵心聞言有些失望,他還希望朱燁又能再掏出本小冊子來拯救他的煉鋼事業。

畢竟煉出過鋼的鐵匠,再回頭去煉鐵,總覺得有些別扭,他希冀的問:“真沒辦法嗎?”

朱燁將上述的局限性一一講給折鐵心。

每說一個他的臉色就暗淡一分,這些問題他也在土法高爐的冊子中看過。

也組織起鐵匠們討論分析,集思廣益。

可就像他說的那樣,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欲速則不達。

“這些經驗總是要咱們自己來摸索的,只要有進步,總是能慢慢提升的。話說回來,煉鋼質量不穩定,那咱們煉鐵效果怎么樣?”

朱燁見旁邊就有鐵錠,他拿起一塊,邊看邊問道,未嘗沒有轉移注意力的意思在里面。

折鐵心看朱燁拿起的鋼錠,面色有些奇怪的說起:

“煉鐵倒是沒什么問題,咱的爐子設計的好,溫度高還省原料,產出的鐵水流性好,雜質和氣孔就少,灰口和白口都是一流品質。”

“但你拿的那塊是我照著冊子上的錳鋼煉出來的鋼錠,好不容易出了一爐鋼,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那鋼非但不硬,反而相當的脆性?!?

說著,他拿起一把榔頭,從朱燁同批量的鋼錠堆中拾起一塊一模一樣的,一榔頭敲下。

果然那鋼錠碎成一地鋼茬,看起來就像玻璃一樣。

一見這鋼錠的表現,朱燁倒立即認出這玩意來,這應該是種低錳鋼。

錳鋼是種很奇怪的合金。

在錳含量低的時候,也就是占比在3%左右,它表現出的脆性就像玻璃一樣,這樣一敲即碎。

而如果將其中錳含量提升到13%以上,使其變成高錳鋼,那么它就變得堅硬且韌性極強。

更妙的是高錳鋼如果加熱到淡橘色,也就是1000度左右,那么它會變得柔軟且容易加工。

這可是用來做機床刀具和火炮的優秀材料,比碳鋼要合用的多。

朱燁高興道:“這也算是煉成了啊,只要增加錳的含量,把比例提高到13%以上,豈不比碳鋼還好?”

折鐵心倒是沒有這般樂觀,搖頭說:

“哪有這么容易,這軟錳礦原本就是黑灰色的顏料,質量本就參差不齊,市面上的存貨還極少?!?

“咱們煉碳鋼都把控不了質量,還怎么控制錳鋼的含錳量?我現在滿腦子都是0.02%和2.11%...”

“這精度可真是要了老命,這里差一點,那里差一點,累積到煉鋼爐里,差的就不只是一點?!?

朱燁聞言,腦袋里靈光一閃,但想要將其抓住時,卻總覺得缺點什么,總也想不起來。

誤差積累確實是個嚴重的問題,憑經驗估計確實會造成這個問題。

這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歪一點,蓋的越高,樓歪的越狠。

“為什么會存在誤差?”

折鐵心拿出桌子上的秤砣,道:“簡單來說就是秤的精度不行,咱們用的是本地的赤鐵礦,選礦和配料的時候都會差一點?!?

朱燁還是不解,“我看那銀戡子最小刻度是二分,這還不夠精細嗎?”

戥子其實就是更加精確的小桿秤,主要用來稱量貴重物品,像是藥材、金銀之類,后世中藥房中就能見到。

它的精度非常高,能夠稱量出非常小的重量差異,和天平一般,都是常用的稱重器。

折鐵心有苦難開,憋屈不已,說著摸出兩個一模一樣的秤砣。

上面一個鏨刻“萬歷十八年,福建布政司造,叁拾兩,泉州府驗訖”。

另一個鏨刻著“崇禎元年,福建布政司造,叁拾兩,泉州府驗訖”。

明朝的度量衡器由中央工部統一制造,造好之后鏨刻“年號”加“寶源局造”字樣,這寶源局就是工部下屬專門負責制造銅砝子的。

然后再送回工部,用印封好,下發各地布政司及運司等主管衙門。

而下面的衙門再根據樣式,依照中央頒發的保準器,也就是上文說的銅砝子。再由府、州、縣逐級復制,校正合格后印烙文字,才能頒發使用。

眼前這兩個銅砝子看上面的鏨文就可以知道。

分別是萬歷十八年和崇禎元年由福建布政司制造的砝碼,應該算是福建省內最精確的了。

而隨著折鐵心搬出天平,分別將兩個砝碼放上秤盤。

那天平竟然開始傾斜,“崇禎”壓倒了“萬歷”,當真離譜。

“咱用的銅砝子各年號的都有,各級參差不齊,如此一來誤差幾不可免?!闭坭F心兩手一攤,很是無奈道。

“再者,那冊子上數據都是論克,與咱這論兩、錢、分的換算也頗為繁瑣,經常數不取整,匠人們本就不精于算學,如此更是錯漏百出?!?

朱燁這下總算是抓住了那道靈光!

統一度量衡,或者說是精確化規范化度量衡,才是發展工業的基礎。

精度始終是工業發展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合適的進位值和度量衡,則可能給發展提供極大的便利。

“折師爺覺得咱們是統一造斤、兩這種十六進一的砝碼,還是仿照兩、錢、分這種十進一的?”

朱燁作為后世人,自然更偏向于十進制,但他也要聽聽如今人的意見。

畢竟論起使用基數來,主要用的也還是明人,而不是他這個獨一份的后世靈魂。

“東家還是用十進一的吧,我小時就覺得十六進一極其難算,咱降一降難度,也好教旁人上手不是?!?

折鐵心毫不猶豫的建議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东平县| 浮山县| 安溪县| 明星| 昆山市| 竹北市| 宿迁市| 彭泽县| 年辖:市辖区| 汝南县| 乡城县| 金沙县| 军事| 阜南县| 万载县| 兰西县| 桐乡市| 米易县| 蛟河市| 双柏县| 措勤县| 吉木萨尔县| 建昌县| 土默特左旗| 普兰店市| 石柱| 凤庆县| 新津县| 富裕县| 本溪市| 屏东市| 乌恰县| 兴业县| 大渡口区| 许昌市| 陵川县| 越西县| 米林县| 安图县|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