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東番嘉明
- 1635南洋霸主
- 新釣的河
- 2291字
- 2024-06-24 06:00:00
歷時兩個多月的航行,朱燁終于又回到東番。
現如今的嘉明城,給他的感覺終于不一樣起來。
開始從先前的漁村水寨,慢慢進化成了城市的模樣。
原本碼頭兩側突出,充作防波堤的半島上只有座孤零零的燈塔,用以給夜船導航。
而現在那燈塔加高了不說,外側更是層層包圍,開出宛若蓮花一般的棱堡出來。
層層細密的磚石,就像巨龍的紅色鱗片,只是看起來就覺得厚重堅固。
透過望遠鏡的觀察,炮位里面黑洞洞的,分明部署了不少的火炮。
面對這種高地堅堡,即便是朱燁,一時也難以想出什么有效的進攻方法。
再看那港口的海灣里面,打著各種旗幟的帆船井然有序。
拖船更多,像極了搬運貨物的螞蟻,拖拽著身后的大船調整航向,忙忙碌碌。
原先這些打著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旗幟的船只,每次來嘉明港貿易,總喜歡先在外海示威一番。
直到見有朱燁的艦隊駐守,方才老實進港。
怎可能像現在一般,港灣內全是商船,在不見一艘戰艦的時候,還如此規矩?
那些拖船也多是尋常平民出來掙個嚼用。
如果局勢緊張,或者說環境不安全,斷不可能有如此多的平民參與進來。
果然大炮才是講道理的好工具,在棱堡火炮的監督之下,這些歐洲海盜和殖民者們,也是會好好同人貿易的嘛。
朱燁不由得點頭,看來他離開的這段時間,嘉明港的發展不錯。
稍后他又抬高望遠鏡,看向稍遠處的嘉明城。
嘉明與同時代的大明城鎮不同,并沒有環繞的城墻充作防御設置。
只有向外延伸的棱堡群和村寨拱衛,在每一個土丘高地上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堡壘化建筑。
少部分情況是倉庫駐兵點,常規情況下它們是荷蘭式的磚石塔樓風車。
平時為分布在其周圍的村莊,提供舂米磨面之類的工作,有的也會抽水到高處,改善周邊的水流環境。
真要遇到戰時,這些風車塔樓也能作為屯兵點和堡壘,提供戰術支點。
嘉明城沒有城墻保護,雖然消弱了一部分防守能力,可是同樣的也獲得了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城內各條道路四通八達,少量的磚石路,大部分還是普通的硬質土路。
其間就是各種各樣的建筑,得益于朱燁原本就制定了城市的規劃,所以建筑密度不高,功能劃分也比較清晰。
所以人流看起來并不凌亂,在綠植的掩映下,當得起花園城市的稱謂。
嘉明城的發展速度之快,確實給了朱燁驚喜。
如果不是城市的規劃圖,確實是他從商城中買出來的,城市也確實在對比著圖紙,一點點在現實世界中充實起來。
他還真不敢相認,眼前這頗具規模的城市,在三四個月前還不過只是座凌亂的攤大餅式的村鎮。
“哇!主人這就是你的城池嘛?感覺比長崎還要漂亮?!?
澀谷亞衣小兔子一般,顛顛的跑到朱燁的身邊,舉目遙望,當即就被陸上那白墻玄瓦,和整齊規則的道路所吸引。
除開人口和城市規模不談,嘉明城得益于規劃的統一,無論是建筑分布還是外墻的石灰涂裝,給人來帶的視覺效果就是整齊簡潔,又漂亮大方。
“確實和日本國不同,主人一定也是個治國絕頂!”
澀谷優衣到底還是日本人,哪怕性子清冷了些,可說話還是必不可少的帶著些夸張。
這種冷著臉夸人的矛盾情景,讓朱燁感覺很是奇怪,一時也不知是該謙虛,還是要叉腰中二一下,以便融入環境。
好在亞衣是個知心的,果斷化解了他的糾結,指著田野中最為顯眼的風車好奇的問道:
“主人,主人,那些是什么?您治下的村莊都如此富足,各個都建有城堡?樣子看起來還挺好玩的樣子。”
日本人的風車主要是臥式的,沒有輪向齒輪不說,體積也很小,數量分布也不多,所以澀谷姐妹都沒有見過。
“那些是風車,風車的主要目的就是借助風力工作,像是舂米磨面打年糕之類的。它們力氣比牛大,還能沒日沒夜的工作,不需要休息?!?
“村莊里的都是新移民,才剛開始開荒種田算不上富足?!?
“修建這些風車主要靠以工代賑,雇傭村民們修建,給他們發工錢。如此一來就可以讓人有錢糧維持生計,另外那些道路建筑也都是如此操作?!?
朱燁如此解釋。
澀谷亞衣不知又想到什么好玩的,臉上笑容燦爛,仰起頭就要繼續開口。
這時傳令兵也出現在一旁,只是礙于女眷在場,一時有些踟躕。
澀谷優衣作為姐姐到底識大體,見狀立刻拉回妹妹,“主人有事要忙,咱們先退下吧?!?
亞衣想要掙扎,可見著朱燁沖姐姐點頭之后,注意力便已經轉開。
只得皺了皺鼻梁,做起鬼臉來。
“討厭姐姐,就是見不得我同主人聊天!”
“主人在東番可是有妾室的,你再不知收斂,到時候有你的規矩要立,還記得父親的侍妾信子嗎?”
澀谷亞衣想起那個瘋瘋癲癲的女人,她可是自己的童年陰影,不由得抓緊了姐姐的手。
同時圓溜溜的大眼睛也變的和姐姐一樣,瞇了起來,像個轉著鬼腦筋的狐貍。
她從背后看著姐姐搖曳的身形,又低頭看不見腳尖,不知道琢磨著什么。
......
朱燁到底沒有陪同艦隊入軍港,主要是因為折鐵心實在等不及。
只聽得船隊靠近,就急匆匆趕來搶人,要請他先去鐵廠。
也就是老折手握鐵廠,控制著各行各業的總上游,否則這個機會可萬萬輪不到他。
朱燁這一走就是兩三個月,雖然各項事情都有安排,決策也由師爺和將軍們組成的臨時委員會開會商議。
但所謂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
他們小事開會也就商議算了,可大事還是有紅線約束,輕易做不得決策,只能等朱燁回歸。
另外鐵廠里面也是各種事情,零零碎碎、方方面面的都有。
旁人又沒個主意,也少不得需要朱燁梳理和解決。
朱燁聽著折鐵心一路上的絮絮叨叨,沒有絲毫的不耐。
他這趟出海,一方面為的是理清外部脈絡,穩固輸血能力;
另一方面也主要是想要看看他的這套班子,能不能在暫時離開他之后還能穩定運行。
萬事吏為先,無論是施政還是改革,手下的人若是水平太差,甚至都等不到治理貪腐之類的問題,自身組織就先自行潰敗解體了。
但目前看來,朱燁手下的這幫人水平還是足夠的,也能按照他的意志行事。
這也就說明目前朱燁同手下的利益是一致的,他們這艘動態穩定的小團體船舶,已經可以慢慢出海,迎接風雨的考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