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火箭試射
- 1635南洋霸主
- 新釣的河
- 2532字
- 2024-05-26 09:00:00
“嘿嘿,火箭來咯。”
朱火扛著火箭一路小跑,此處是船隊的外圍指揮艦。
四五百噸的大型武裝商船,火力可能不如正經的雙層甲板戰船炮位多,但是上層甲板足夠開闊,正適合武器實驗。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主要還是這里是朱火的地盤,有好玩的當然要先緊著自己人。
他跑到近前,才看到正在側舷擺弄三角形發射架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大哥朱長風。
他們原本都是不知姓名的乞兒,是船主在創業初期撿回船上來的,船不過一條,人不過二三十,但船主那時要管的事情極多,商務和戰事都要抓。
所以他們三個小不點就被船主托付給了同樣少年的朱長風,他翻兵書時覺得風林山火極有氣勢,于是他們三個小的名字也就如此而來,大哥是長風,他們自然取剩下三個。
“長風哥,你怎么來了。”
朱長風聞言停下手上的活計,轉過身子。
他瞳孔帶著些碎金色,眼大而有神,劍眉入鋒英氣挺拔,微黃的發色帶些卷曲,亂蓬蓬的頂在頭上,鼻梁高挺,應該祖上有過外族血統。
撓了撓鳥巢一般的頭發,未語先笑,爽朗的說:
“我那邊不是改裝好了快船嘛,本來想直接找船主的,正好聽說船主弄了個新式武器,就先來你這看看,一會同去。”
朱長風是泉州船匠出身,祖上是參與過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匠作的。
只是明朝前中期四次三番的頻繁海禁,如此種種便沒了需求。
船匠們不說精進手藝,甚至連生計都無法維持,造船廠在他那一代也徹底沒落,船匠工人們跑的跑散的散,實在活不下去的他只能投身私人船主和海盜。
幫其修造船只,混口飯吃。
朱長風和朱燁的相遇沒有什么大場面,兩個活不下去的人,各自展示各自能力,一個擅長造船修帆,一個擅長開船打架,如此,他們隊伍便揚帆起航。
“愣著干啥,看我弄的架子合不合用?不行再改。”朱長風看朱火依舊拄著大號火箭愣在原地,不由催促道。
朱火這才湊近了看那發射架,其實就是個被支撐桿撐起的兩條平行導軌,他將火箭放在導軌中間,剛好能將其卡住。
朱長風見其還算合用,又點頭笑道:“我也是借鑒船主設計的新型炮車架子,就是時間倉促,一時半會也弄不成螺桿來調節角度,先湊合著用用應該沒事。”
“肯定沒事,我原本還想著用木板打幾顆釘子就拉倒,現在合用太多。”朱火也很高興。
這枚康格里夫火箭用料很是撿漏,整體結構是木質的外殼,只在炸藥的位置用麻繩密密箍緊,用以增加爆炸威力,也沒有什么噴口設計,就是簡單的大直筒子,最多在噴口的位置塞了個陶制的斂口,減小氣流橫截面,對推力的提升應該有限。
當然好不好用也沒準,現在朱火不正在試驗么。
只見他用點炮杖遠遠的將火箭的引線點燃,引線燃盡點燃發射藥,就見那火箭的尾部噴出夾雜著濃煙的火光,伴隨著尖嘯,快速向外海飛去。
長長的煙柱宛若游龍,在海面劃出漂亮的弧線,彈道還算筆直,并沒有出現翻滾和拐彎之類的現象,只此一點,就說明造型設計沒問題,試驗算是成了一半。
另外有些可惜的就是海上沒有參照物,所以也不清楚到底飛了多遠,無法估算準確射程。
隨后就是響亮的爆炸聲傳來,朱燁用的是簡易的顆粒火藥做炸藥,足足用了四斤的量,雖然沒有鑄鐵外殼,但比之現在的開花彈,威力也遠遠超過。
不談其他,單單炸起那老高的水花,朱火就很少見過,如此才算又成功了后一半。
“成了!”朱長風和朱火高興的跳了起來。
他們都是有一線作戰經驗的將領,火箭展現出來的優點他們也能很快察覺出來,不談其他,比起火炮的開花彈就有諸多優勢,因為現在的火炮打開花彈實在是限制諸多。
想要開花彈威力大就要造大炮彈,大炮彈自然需要更大的火炮來發射,而受限于材料問題,大炮的口徑并不是簡單放大就可以的,炮管加厚在超過一個極限后,對膛壓的增幅作用十分有限,所以單純加厚炮管這條路行不通。
還有就是更大的火炮的膛壓更高,開花彈的彈壁也需要對應加厚,而炮彈就那么大,彈壁加厚里面的火藥量就要減少,黑火藥的威力又只有那么多,藥少威力不足甚至炸不開成了啞炮,而藥多就容易開炮時直接在炮肚內引爆炮彈從而造成炸膛事故。
所以如今開花彈使用不多,炮戰主要還是以實心彈為主就是因為如此。
而火箭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這玩意可以簡單的等比放大,不用考慮什么材料和膛壓,只要火箭做的夠大,那么炸藥的裝藥量也能夠大。
他們都不敢想往荷蘭人的船上射十來發裝炸藥二三十斤的火箭,威力能有多大,怕不是能清空整個甲板?
兩人對視一眼,心有靈犀一般,又贊道:“好東西!”
朱火對這些武器實在沒什么抵抗力,想起船主那里還有好玩意,便趕緊出言邀請:“船主那還有一種類似一窩蜂的火箭彈,咱再弄來試試?”
朱長風雖然主要對造船感興趣,但是男人嘛,對武器的喜好那是骨子里的本能,更何況這火箭也能放到他造的船上,以后整個火箭彈船,想想千彈齊飛的場景,那才真叫藝術!
“同去同去,正好試試我新造的快船。”
等到二人登上這所謂的快船,朱火四下打量才發現。
這船整體也就百十來噸的模樣,但是同歐洲船不同,船身的長寬比極大,粗略估計都有4:1到5:1左右,反倒更像沿海的漁船。
主帆也不是大片的金字塔狀階梯橫帆,反而是由整齊且密集,但大小相似的長矩形橫帆排列而成的組合帆幕,密密麻麻看起來都復雜,但總帆面積也肯定夠大。
因為船身較長,所以桅桿也比同規格的船更多,進一步增加帆面積。
甲板之上的上層建筑幾乎沒有,沒有高聳的前后船樓,只有高挑宛如利劍一般的狹長艦首,和不大指揮室。
總之看起來就像是龍舟上面掛滿了帆,這百來噸的船,帆面看起來竟然和他的旗艦都差不多。
朱火不由感嘆道:“這船好多帆啊。”
見對方聊起自己的得意之作,朱長風頗有些吹噓的得意道:
“那當然,船主教我改進了滑輪組,這索具都是優化后的,別看帆多但操作起來也不太復雜,就是如今木料強度不夠,不敢開全帆跑全速,船主說等折師爺的鋼鐵煉出來,到時候換上鋼制的桅桿應該可行。”
“這么多帆,這快船能有多快?”
朱長風神秘一笑,“試船的時候很快,但是具體能有多快,現在不正測試的嗎?”
朱火比了個大拇指,嘖嘖稱奇,最后又似想到什么似的:“不對啊,這船你們在海上造的?還有這種技術?”
?
朱長風被這個跳躍的問題給問住了,他一時沒弄懂大家原本好好的在聊船速,這小子是怎么就跳躍到海上造船這種神話技術上面的。
“當然不是海上造的,這船原本是福船來著,根據船主的圖紙現改出來的,在東番就造好的,現在跟著船隊做航行測試而已,如今我覺得測的差不多,才準備通知船主。”
“你是怎么想出海上造船這種點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