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出草儀式
- 1635南洋霸主
- 新釣的河
- 2157字
- 2024-07-05 06:00:00
之前會議已經(jīng)形成共識,如今再想改變倒也不是說不行。
可問題是如果軍事介入大肚王國的戰(zhàn)爭,原本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解決。
兩線作戰(zhàn)與分兵的問題依舊存在。
這時候如果被荷蘭人趁機越過曾文溪,腹背受敵的他們,情況可就棘手了。
朱燁倒是也沒有遮掩,將之前的會議大致決議和他們面臨的困難告知給卡馬查特·梅拉。
主要是這人態(tài)度良好,又實在構(gòu)不成威脅,弱者享受一些優(yōu)待,也情有可原。
畢竟連祖靈之契都被她拿了出來,可見其誠心。
大肚王國的王系,也就是卡馬查特這一支,其實最早的來源是太魯閣族的半山地族系。
太魯閣族又是賽德克族的一支,相傳賽德克族的發(fā)源地是中央山脈的白石山地區(qū)。
隨著種族人口逐漸繁衍,部分德賽克族人陸續(xù)遷至后世花蓮一帶的太魯閣溪、立霧溪以及木瓜溪河谷兩岸,形成了“東賽德克族”,也被稱為太魯閣族。
后世出名的霧社起義,就是賽德克族主要領(lǐng)導(dǎo)的。
說回太魯閣族的祖靈信仰,其實也是源自賽德克族,他們認為萬物有靈,認為所有的生命都是由一個共同的祖靈所創(chuàng)造,這個祖靈被稱為“塔魯卡”。
太魯閣人認為祖靈掌管生死,人死后會回歸祖靈的懷抱,然后進入下一次的新生。
如果人在活的時候行為不當(dāng)、違逆祖訓(xùn),不但會遭受災(zāi)害枉死,即便死后也無法回歸祖靈的懷抱,不再擁有后續(xù)的生命。
因此,太魯閣族人對祖靈的信仰貫徹終生,這種對祖靈發(fā)誓的行為,約束力極強。
因為它不但約束著生死,更是會超脫生死,影響他們后續(xù)的所有輪回。
卡馬查特·梅拉聽了朱燁解釋,剛才慌張的心情已經(jīng)平復(fù)下來,能夠溝通起碼就說明有開價還價的空間。
大肚王國其實算不上十分閉塞的國家。
他們是南島人的祖先,所以航海技術(shù)雖然已經(jīng)遠趕不上對面的大明和西來的歐洲人。
但是與大明的交流其實一直都存在,明朝的文化和技術(shù)也在慢慢改造這個土著王國,這也是她能夠說漢語的原因所在。
積極的學(xué)習(xí)和吸收先進的文明,這也是他們更夠區(qū)別于董藩島上其他村社、部落,從而建立起多民族融合型王國的前提。
卡馬查特·梅拉心頭盤算著國內(nèi)兩大將軍的實力,不斷將國內(nèi)情況同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做對比。
她是見過火槍和火炮的威力的,也見識過老國王抗擊紅毛夷人大船時的情形。
很輕易就能判斷出朱燁手下的實力強橫,單他的親衛(wèi)就人人配槍不說,沿途更是石頭碉堡林立,人民富足健康。
進入王城更是讓她看花了眼,各種不可思議的高樓和巨大的木帆,隨風(fēng)而動,新奇的東西之多,遠超明人帶去王國的商品。
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
祖母教她的句子在她腦海中響起,卡馬查特·梅拉心頭下定決心道:
“朱國王,如果您愿意幫助我們奪回王位,我可以嫁給您作為妾室,卡馬查特名下的十四村社必定會聽從您的指揮。”
朱燁聞言臉就拉了起來,因為他看到手下已經(jīng)有人憋不住笑了。
他實在弄不明白,剛才還好好的軍事聯(lián)盟,怎么聊著聊著話題就跑到和親上面去了。
“這個以后再說,我們的現(xiàn)在因為要防備荷蘭人,實在抽不出兵力幫助你們,這是實際情況,不是說我在給你討價還價。”
“另外你可以叫我朱總舵主,就像你們那邊的將軍不能自封國王一樣,我也還不是國王,不能這么叫。”
朱燁說者無心,卡馬查特·梅拉聽者有心,一聽以后再說,便覺得有門,旋即開口解釋道:
“朱總舵主其實無需派大軍就能幫助我們。”
原來那兩個將軍原本就是老國王的親信,實力上本來相差挺大的,王室這邊其實也有相當(dāng)大的兵力可以與之抗衡。
詳細說來,實力最強的大將軍手上握有二十六個村社,實力弱的那個威將軍手上握有十九個村社,而王室這邊說過是有二十一個村社的支持的。
其實在老國王原本的設(shè)想中,就是逐漸削弱大將軍的實力,反哺王室自身。
威將軍就是被王室拉攏,用來形成合力,牽制大將軍的。
這套分化集權(quán)的路數(shù),本來運行的還不錯,只可惜老國王提前病逝,這才導(dǎo)致了權(quán)利的失衡。
失衡的原因是,原本作為盟友的威將軍是個有心機的,他偷偷聯(lián)系山地民族,拉攏到了四個山地村社,加入自己的陣營。
山地民族兇悍善戰(zhàn),甚至讓威將軍以二十三個村社的實力,隱隱壓住大將軍和王室。
所以如今的局面真正說起來其實不是兩方叛亂,共擊王室,而是三方在互相牽制的僵持不下。
“所以如今大家其實并沒有開戰(zhàn),還在靈社商議解決問題的方案。”
“如果由您出面調(diào)停,相信可以阻止這次的動亂。”
卡馬查特·梅拉稍稍停留,似是難以啟齒般說道:
“兩位將軍提出用‘出草’儀式?jīng)Q定勝負,是我們王室沒有可以出戰(zhàn)的男子,所以才求您出面。”
蔣文城聽聞“出草”二字,當(dāng)即叫道:“總舵主不可!”
武岑聞言更是聽出其中的心思,也顧不得對方是個女人,也開口嘲諷道:
“呵!好一個王室沒有男子,既無男子,即便贏了這儀式,又靠誰來做國王呢?是沒有,還是不舍得?”
由不得二人拒絕,實在是這“出草”儀式太過兇險。
東番島上的山地土著民族有一種獵頭的習(xí)俗,動機極其復(fù)雜,即可能是因為仇恨,也可能是為了祈福和表現(xiàn)英勇。
其中的根子還和祖靈沾點關(guān)系,山民們認為頭顱中寄居著祖靈,將其放置在祭祀祖靈的置首架上。
通過特定的儀式,便能夠強化己方的祖靈,剝奪對方的祖靈,更是能憑此獲得祖靈的庇蔭,增加自己的力量。
原本的“出草”其實是特指的打獵行為,甚至是特制獵鹿,但后來逐漸衍化成專門代指獵首的行為。
大肚王國雖然不是山地民族,可是他們的“出草”儀式卻也被繼承了下來,不過也發(fā)生了衍化,最后成了決斗的儀式。
特指一對一或者多對多的械斗,由于無甲且持械,所以場面極其兇殘,最終也時常終結(jié)于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