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他不奉圣賢,不敬鬼神
- 三國:丞相,公子真不是我帶歪的
- 喜歡吃牛蛙
- 2239字
- 2024-05-09 14:03:43
“沒有,想起了一位故友而已,”許臻展顏而笑,兩人的氣氛也都頗為緩和。
魏槙見這位先生說話時氣定神閑,目光輕松,于是也放下心中疑慮。
他的確有點心虛,但那都是以往在外的一些事跡,不足為奇。
片刻后,許臻準備了酒菜來款待,讓這魏槙吃食到后半夜,見他還是講禮節,并且未曾提出要錢糧,于是也交談起來。
魏槙的確要去投軍,但是自己的飯量大,又因獨自一人前去,擔心被人看輕,做了個排頭的兵。
言下之意便是戰亂之時,隨時大戰,不想被人當小兵送去赴死清道。
“若是要進軍營便能有什長、百夫,那必須是帶資進組。”
“昂?”魏槙正在吃食,聽見這個詞愣了半晌,不由得肅然起敬,放下手中的面餅,甕聲問道:“帶什么?這是何意?”
“就是,你有幾百個兄弟跟隨一同參軍,”許臻撓了撓頭,淡笑著解釋。
“若是不行,則需要展現自己獨特的能力,為人所驚異,方才引起軍中將領的注意。”
“先生教俺,如何行驚異之舉?”魏槙放下了手中的一切,抱拳微微鞠躬。
總不能,讓俺一到軍營先揍幾十個人助助興吧?
直到此刻,許臻才確信,眼前這位壯漢看似兇惡、肌肉虬結,其實是個守理的人。
不是無緣無故就會殺人的那種窮兇極惡之徒。
如果是這樣,那就可以聊下去。
許臻微笑著擺了擺手,謙虛道:“我不是好為人師的那種學究,不過既然聊到這了,也是能說道一二。”
“所謂奇異,就不得不說在夏商之前那些傳說,據說世間有可倒拉五馬者、有身高兩丈之人,亦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說。”
“這些人,皆以傳說立于世,被百姓所敬仰、畏懼。以足下這樣的體魄,到軍營中應當被人看作異于常人,但不能僅止于此,還該主動有所展示。”
“沒聽過……”魏槙被這一說,覺得這話里的人物都極為威猛,倒拉五馬、身高兩丈……世上有這等人嗎?
他平日里接觸的大多是山野莽夫,不像眼前這位先生,看學識氣度,知曉他是個人才,說話又好聽,這一趟夜宿真是來對了。
“先生,這個刑天舞干戚……是什么意思,俺不太懂。”
“哦,等我拿酒來,”許臻拍了拍手,也是來了興致,晚上無趣,有人能喝酒聊天,也是一種消遣。
他打算施展渾身解數,將知道的那些猛人故事,都給眼前這個壯漢說一遍,萬一他以后用得上呢?
豈不也是,教化之善舉?!
許臻決定,不放過這個教導的機會,若是這莽漢學進去了,未來若能立下功績,我也許還能得到一些不錯的獎勵。
……
與此同時,鄄城衙署內。
曹操在偏院的屋外已經偷聽了有一會兒了,身旁曹昂亦是如此。
荀、戲兩人在堂內交談商議的聲音越發的激烈,言辭也是漸入佳境。
“此論雖是高論,但言談之中可看出此為妖人,其論并不將百姓放在心中,人命在他眼里恐為人力、草芥、牛馬爾。”荀彧聲音不疾不徐,卻是充滿了失望。
“民間之戶,視耕牛為圣,亦不肯宰殺為食,己之子女不可飽腹,亦要喂飽耕牛,他將百姓當做牛馬,豈不是更好?”戲志才不屑的哂笑,而后一番狡辯脫口而出。
“志才,你若是這般說,便是詭論了,如是與我意見相左,不愿辯論,大可離去。”
你走!我不想和你多說!
荀彧脾氣當真好,哪怕是被人氣到的時候,也會用充滿禮度的言語,好意勸人離去。
戲志才忙展顏賠笑,“文若不必動怒,你說的話雖有理,可主公曾說過,而今東郡、乃至兗州,各地均為戰亂覆土,百業荒廢,乃至士人、寒門、白丁賢士亦是奔走隱居,不能以當年舉賢舉德,察其言行來招攬人才,方才以求賢令下,實為求才。”
“只要能治理亂世,就是賢才,他無論將百姓看作什么,只要所行之策,能夠治理一方,就可以任用。”
在外的曹操聽了此話,轉頭與兒子對視,且點了點頭。
身值此兵亂之世,朝廷尚且不保其威嚴,如果再循規蹈矩,恐怕將會門可羅雀了。
“正因如此!”堂內,荀彧搖了搖頭,“我才久久不能上呈此論,策論為高論,可解決眼下之難,細究后,東郡能出富足百姓存糧、軍中軍糧,安置青徐百萬賊眾之政令,但這個人,我卻覺得有些可怕。”
“何處可怕?”戲志才不解,單單憑借一篇策論,難道就能看出一個人的秉性與未來嗎?如此豈不是太過武斷了,而且,這不是和那些霸占了寒門上升渠徑的所謂名流一樣了?
你荀文若,可從來都不是這種人!
“他此論言語中,不懼朝堂、不奉至圣、不敬鬼神,這種人,若是日后有大位而不修其行檢,必是為禍一方,有亂臣賊子之相。”
“胡說。”戲志才心里抖,但是口中反駁之言已經脫口而出,“我亦不敬鬼神,文若之言有欲加之意,危言聳聽耳!”
“唉。”荀彧嘆了口氣,他也不想揣度人心,只是就是有這種感覺,自從看出這一篇農耕篇有上斬帝王之舊政,下攬民眾之命脈后,這策論他怎么看都不舒服。
說到此處,忽然從門外出現了一道威嚴的聲音,“策論何在?拿來給我一觀。”
兩人頓時一愣,慌忙轉頭去看,見到一名身著黑袍,體魄敦實的中年男子,正目光威嚴的站在門口,擋住了些許月光。
一炷香后。
曹操已經反復研讀了策論多次,對第一句話深為感興趣。
“屠龍之技,可是暗示帝王之術也……”曹操心中沉吟,逐漸也覺得此人不敬鬼神,不怕天賦皇權,是個離經叛道之人,可這思緒,卻有意思。
但這策論,卻是一篇極好的策論,片刻后,他收起了書簡,笑了笑,道:“文若還是世間少有的君子,你既然不看好此人,我便不會去請其出山。”
“此策我先拿回去,計牛入谷、軍屯于兗,乃是大策,與我此時的方略一致,未必不可施行。二位倒是也不必為此人爭吵,”曹操微笑著看向兩人,已將手背在了身后。
戲志才在一旁暗笑,而荀彧則是面露難色,剛想要說點什么,而后又艱難地閉上了嘴。
他來此雖才一年,但已太明白曹操的性子,求賢若渴、愛才如命,怎么會不去尋此農耕大才?
之所以這般說,無非是照顧我的感受罷了,接下來肯定還是會偷偷去尋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