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武庫藏兵
- 我劉和,再續(xù)炎漢
- 泡面干吃
- 2229字
- 2024-05-15 20:10:10
“這正是攸所思慮的!”
荀攸道:“適才我之所以點出盧子干,便是有意使州牧將盧子干留在薊縣,公孫瓚頗重師徒情分,有盧子干在薊縣,公孫瓚必不敢輕舉妄動!”
“主公身為遼東太守,亦可及早就任,征練兵馬,屆時主公與州牧一東一西,正好將公孫瓚夾在中間,公孫瓚此人貪鄙好利、暴虐好殺,必然難以忍受!我等只需勤加操練兵馬,以待時動!”
荀彧道:“公達此言在理,劉幽州公正無私,主公沒有虎符,州牧府必然不肯給主公兵馬,不過主公倒是可以向州牧府多要些兵器甲胄,此去遼東,也好有所依仗!”
“可是,以我父親的為人,沒有根據(jù),他怎么會給我兵甲?”
劉和愁眉緊鎖。
劉虞這個人名望很高,是因為他為人仁厚,可是他太過仁厚以至于迂腐。
他曾經(jīng)有過念頭想要除掉公孫瓚,可是手下有人說師出無名,于是他就此作罷。后來下定決心要對公孫瓚動手了,又磨磨蹭蹭,讓公孫瓚的親信得知了消息。
更無語的是,他還要求只殺公孫瓚,不得傷及無辜,原本劉虞的軍隊占據(jù)優(yōu)勢,可手下的士兵投鼠忌器,攻城的時候縮手縮腳,唯恐傷到了老百姓的房屋,反而被公孫瓚抓住機會縱火反攻,打得大敗。
對于這樣一個“君子”,劉和既感到幸運又感到不幸。
劉和點點頭:“公達、文若之言我已知曉,且在薊縣修整一番,我等即去遼東就任!”
……
翌日,劉和一大早就來到州牧府。
“鶴鳴昨夜睡的可好?”
劉虞和盧植正在討論經(jīng)學,見到劉和進來,便向他詢問。
“還好!父親,孩兒這次來是想問父親調(diào)些兵馬?”
這是荀攸給劉和的建議,先問劉虞要兵馬,其次要兵器甲胄。
這些士大夫向來是喜歡折中的,若是直接討要兵甲,多半是不許的,但若是先借口要兵馬,他們多半就會愿意給你兵器甲胄了。
“父親,遼東此去多亂兵流寇,孩兒也想早日肅清遼東匪寇,還遼東百姓一個安寧!”
“嗯,我兒有心了,可有虎符?”
劉虞果然問起了虎符,劉和哪里有虎符給他,于是道:“董卓如今霸占朝堂,孩兒又惹怒了他,哪里會夠孩兒虎符?”
“朝廷有規(guī)定,沒有虎符不得調(diào)兵,你我身為光武之后,更不可肆意妄為!”
劉虞當即訓斥道。
“父親教訓的是,不過遼東久經(jīng)戰(zhàn)亂,想來郡兵戰(zhàn)力堪憂,孩兒想問父親討些兵器甲胄,好讓地方上有自保的實力!”
劉和當即認錯,話頭一轉說道了兵甲上。
劉虞聞言沉默不語,盧植開口道:“伯安,鶴鳴所言有理,他是一郡太守,若手下郡兵不堪大用,也難以護得百姓周全!”
“這次有子干為你說情,下不為例!”
劉虞板著臉沉聲道。
“說吧,想要多少?”
“謝父親!”劉和露出靦腆的微笑,隨后伸出手指:“孩兒想要——
五千柄環(huán)首刀,五千桿長矛,盾三千面,兩千張弓,十萬支箭外加五千套甲胄!”
“什么!”
劉虞當即站了起來。
“你這是想造反么?五千柄環(huán)首刀與長矛我都可以給你,甚至弓箭我都能滿足,但你要五千套甲胄是何道理?”
劉虞的聲音很嚴厲。
“朝廷對甲胄的防禁,你又不是不知,我若將這五千套甲胄給了你,將來惹出亂子,豈是你我父子承擔得起?條侯前車之鑒,為父對你說過不知多少次了。”
條侯即西漢名將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有功,但因私自購買500套甲盾而被下獄,最終死在獄中。
“父親,周亞夫是要甲胄陪葬,我是拿來裝備郡兵,也是為國家公事,怎能相提并論呢?而且我遼東的郡兵總不能穿著布衣去打仗吧,五千套如果不行的話,少點也可以——”
劉和說著豎起三根手指:“三千套?”
“不行,只能給你一千套!”
劉虞當即拒絕。
“兩千套……不能再少了!”
思量片刻,劉虞點頭道:“好,就予你兩千套。”
“孩兒多謝父親!”
說罷劉和興奮的要來了手令,下去領裝備了。
掌管兵甲的是劉虞帳下從事鮮于輔,聽劉和說要領兵甲,看過劉虞寫的手令后當即打開了武庫大門。
“既然是公子要,屬下讓人挑好的給公子!”鮮于輔對劉和畢恭畢敬。
“嗯!請鮮于從事帶我進去看看吧!”
劉和點點頭,與鮮于輔一同走進武庫,看著里面陳列的一排排矛頭和刀劍,嘖嘖稱奇。
“這是環(huán)首刀,那邊是鐵劍,這些是卜字戟……”
鮮于輔在一旁為劉和介紹,劉和伸手拿起一把鐵劍,這僅是一張劍條,沒有裝配裝具,但已經(jīng)開了刃,其上涂抹有類似于保養(yǎng)油的油脂,使其不至于生銹。
“很好,按手令上寫的都給我裝上!”
劉和只看了會就興致缺缺了,這些武器都是制式通貨,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過去他也曾見過一些出土文物,眼前這些已經(jīng)不算特別新鮮了。
而且受限于這個時代的材料工藝,這些武器遠不如他手里那把漢劍。
不過劉和環(huán)視武庫時,被角落里一抹黑影吸引了目光。
劉和走進一看,只見角落里躺著一桿長長的矛形物體,從矛桿到矛頭都用黑布包裹,看上去頗為神秘。
“此為何物?”劉和指著那矛形物體問道。
“哦,這是前朝大將軍竇憲留在此地的武器,據(jù)說是霍驃騎所用過的,留在此處多年無人問津。”鮮于輔手里拿著一卷竹簡,稍加思索后答道。
“什么,霍去病用過的武器?這么多年了居然還沒爛么?”
劉和大吃一驚,竇憲是漢和帝時期的大將軍,他北擊匈奴,完成了燕然勒石的成就;霍驃騎指武帝朝的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北擊匈奴,封狼居胥。
這二位都是外戚,都北擊匈奴取得古代武將最高榮譽,并且受封同一個爵位:冠軍侯。
這兩位無論是哪一位都是漢代將領的杰出代表,他們用過的武器,即便是年代久遠失去了應有的鋒芒,也應當是一件充滿紀念意義的瑰寶。
劉和當即對這件武器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替我打開!”
鮮于輔見他興奮的模樣,于是讓人把上面包裹的黑布打開。
黑布一層一層扯開,最終一桿丈八長矛出現(xiàn)在劉和面前。
修長的矛干上細小的紋路如同盤龍舞鳳,在矛桿與矛身的連接處有一個混元的疙瘩,長長的鋒芒從疙瘩上伸出如同一柄鋒利的寶劍,劍身八面,霜寒如鏡,鋒芒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