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二荀
- 我劉和,再續炎漢
- 泡面干吃
- 2201字
- 2024-05-10 00:01:12
荀攸字公達,荀彧字文若。
相信任何一個熟悉三國的人對這兩個名字都不會覺得陌生!
“見過盧公!”
荀攸、荀彧向盧植一禮,他們出身經學世家潁川荀氏,對盧植這樣的經學大儒十分尊重。
盧植笑著擺擺手,而后分別指著二人介紹道:“鶴鳴,這位荀攸字公達,現居黃門侍郎一職,這位是荀彧字文若,現為守宮令!”
“原來是公達和文若二位先生!二位先生大名,和早就如雷貫耳!”
劉和連忙拱手,這二位可是厲害的很,荀攸被曹操奉為謀主,荀彧更是了不得,時人評其為王佐之才,內政和謀略都是頂尖的!
曹操曾經如此評價:“忠正密謀、安撫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先生二字愧不敢當!”
荀攸此時三十出頭,下巴上留著胡須,他輕輕捋了捋胡須:“攸這點名聲不過傳之鄉野,哪比得上鶴鳴聞名洛陽?嗯,哈哈哈哈……”
他朗聲大笑,方才說話間已經把劉和上下打量了個遍:“不過我觀鶴鳴器宇軒昂,真一偉丈夫也,今日當眾斬斷董卓佩劍,這般膽氣卻不似昔日流言中所說的那般!”
笑著擺了擺手,又看向荀彧:“文若以為如何?”
荀彧是荀攸的族叔,但年紀卻要小幾歲,平日里二人以表字相稱。
“公達之言正是彧心中所想!”
荀彧點頭稱是,接著一臉鄭重的對盧植與劉和行了個大禮:“董卓妄議廢立之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盧公與鶴鳴今日與董卓針鋒相對,彧欽佩不已!請受彧一拜!”
“文若言重了!”
劉和連忙將他扶起:“和身為漢室宗親,廢立之事豈能由董卓妄言?這都是和分內之事,當不得文若如此大禮!”
“只可惜!”
緊接著劉和話頭一轉,滿臉戚容:“未曾想到除了十常侍這等閹宦,卻又來了董卓這頭惡狼!如今天子在董卓手中,如陷水火!”
“哎!”
聽了劉和這番話,荀彧臉色陰郁的搖了搖頭,盧植則發出一聲長嘆,須發怒張,重重的一拳擊在掌心。
荀攸眼神明亮,對劉和道:“盧公與鶴鳴今日得罪了董卓,不知接下來欲往何處?”
“我在洛陽已久,想要北上幽州去見家父,正巧盧公家在涿郡,便邀了盧公同行!”
說到這里,劉和似是想起了什么:“今日能與公達、文若二位先生相識,和甚是欣喜,不如二位與盧公同到寒舍,和備下薄酒聊表心意,今次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荀攸笑而不語,荀彧答道:“鶴鳴相邀,我與公達怎敢相辭!”
說著,幾人便一同回了劉和府邸。
劉和坐主位,盧植、荀攸、荀彧依次分坐兩側。
“我與盧公不日就要北上,不知道公達和文若二位先生有何打算?”劉和詢問道,荀攸和荀彧這兩位大才,他可不想錯過,若是能夠拉攏過來自然是最好!
“如今董卓橫行京師,我和公達都不愿在他手下做事,公達正欲請求外任,至于我么,潁川飽受黃巾之苦,已非安居之地,我正想帶宗族遷往別處……”
沉吟了許久荀彧才給出回答,不過說到去處又有些遲疑。
“只是不知何處才是我等宗族安居之地!”
聽到荀彧這話,劉和目中閃過一道亮光,這不正是個招攬荀彧的好機會?
“哦?若是如此,我倒有個去處,眼下家父出鎮幽州,四夷賓服,干戈已息,不知文若可愿攜宗族前往幽州?”
“劉伯安素有仁名,幽州自然是個好去處,文若如果想去,帶上家眷徑直去了便是,但幽州此去路途甚遠,宗族恐怕不會愿意遷到幽州!”荀攸笑著開口。
荀彧也笑著搖了搖頭。
聽到荀攸這話,劉和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又接著詢問:“不知公達想去何處?既然公達想求外任,可有心宜之處?”
“此事還未定下!”荀攸搖了搖頭,“不過我聽聞蜀中天府之國,如今劉君郎牧守益州,當是國安民樂,攸倒是頗想去走一遭!”
益州?那不就是劉焉的地盤?
劉和皺起了眉,對劉焉并沒有好感。
正是劉焉向皇帝建議廢刺史而改設州牧,導致了朝廷對地方控制的削弱,是漢末群雄割據局面形成的罪魁禍首!
“公達先生,益州劉焉此人我有所聽聞!他與五斗米教的張魯相交甚密,又私自備下天子車攆,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公達若是要去益州,可要提防劉焉為禍!”劉和鄭重的叮囑。
“不錯!”
說起劉焉,荀彧也面色不愉:“劉焉身為宗室,不思匡君輔國,反而僻居巴蜀,僭用天子禮儀,無非是又一個董卓罷了!”
盧植也點點頭勸道:“公達這等才學,去蜀中著實可惜了,不如與老夫同去幽州,劉伯安若知道公達去了,必定會委以重任,也不辜負了荀氏的名望!”
劉和還沒開口招攬,盧植卻已經相邀了,劉和趕緊說道:“盧公所言甚是,公達左右也沒想好去處,不如與我等同去幽州!家父剛平定張純、張舉之亂,各地都缺官員,正好可讓公達一展平生所學!”
聽了劉和的話,荀攸沉思良久,而后笑著道:“既然盧公與鶴鳴相邀,攸豈能推辭!”
“好!有公達通往,老夫這一路上不會寂寞了!”
盧植滿面笑容,又喝了幾杯,忽然門房走了進來:“公子,外面來了兩個宦官,說是來宣布公子的任命的!”
“任命?想來是董卓的意思了!”荀攸輕拈胡須,淡淡的說道。
劉和點點頭:“既然如此,讓他們進來吧!”
不一會兒,兩名宦官走了進來。
“哦,盧子干也在此處?倒是省得某家繞道去府上了!”為首的宦官見了盧植,笑了笑。
接著便宣讀了兩份任命,一份是給劉和的,任命他為遼東太守,即日起赴任;另一份是任命盧植為遼東典學,負責遼東當地的教化。
與任命文書一起的還有兩方官印。
看著手中的任命文書與官印,劉和與盧植面面相覷,不知道董卓這是什么意思。
“恭喜盧公、鶴鳴!”
荀攸笑著向他二人道喜。
“何喜之有?”
“鶴鳴不過弱冠之齡就做了一郡太守,這難道不是喜事嗎?至于盧公,遼東雖然偏遠,但太守是鶴鳴,盧公還有什么可以焦慮的呢?既遠離董卓,又尋了個安靜之處,故而可喜可賀!”
“更重要的是,董卓既然讓二位去遼東任職,便說明不會在洛陽對二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