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卓啰和南軍司
- 半道天子
- 我的長槍依在
- 2018字
- 2024-12-24 20:00:21
夏國學習中國兵制,全國兵力歸屬樞密院統轄,之下又分左右兩廂,統轄十幾個監軍司的兵馬。
夏國的總體布置則是外重內輕,全國禁主力兵馬只有三到五萬人左右。
而十多個監軍司由地方部落首領豪強擔任,能集結數十萬兵馬。
卓羅和南軍司位于西涼府以南,苦水上游,監軍是李忠國,是夏國皇族的一支。
他們之所以姓李,是當初黨項人祖上救駕唐朝,唐朝皇室賜姓的。
李忠國站在城頭,遙望南方,沒有一點風吹草動。
可他知道那里根本不平靜,青唐人的求援使者早就到了,并且說明了局勢的迫切,周軍已經打到了青唐城。
他已集結手下部落的軍隊,經過四五天陸續集結,已匯聚兩萬多人。
他當然可以自己南下,不過根據約定,他們必須聽從夏國皇帝的旨意才能調動軍隊出擊。
另一方面,他與北面西涼府的知府關系不好,那老東西從過路商旅手中賺了大把大把的錢,卻對他提出的增加卓羅和南軍司開銷再三反對。
如果沒有自己和軍司保護他們,他哪里能收到那么多過路費!
兩人因此鬧得關系很僵,所以他也不想讓那老東西抓住把柄,說他擅自出兵。
不然軍情緊急,他大可幾天前就直接出兵南下。
他心里也在琢磨,自己當時派出的是快馬,并且再三叮囑他們動作要快,這幾天差不多該到了吧。
正想著,遠處大道上來了快馬,快馬背著白色的旗幟,馬蹄聲急促,馬脖子上帶著銅鈴鐺,馬尾系著羽毛。
在夏國與周國不同,崇尚白色,一般軍器令旗都是白色的。
“應該是東邊的命令到了,快派人去看。”李忠國立即道:“如果是,派人來通知我,接引使者去官署。”
很快,確認的消息傳來。
李忠國立即沐浴更衣,在官署里等待皇帝的使者。
使者帶來的圣旨并不意外,加封他為定西大將軍,立即集結軍隊南下救援青唐城,從后面切斷周軍的糧道。
李忠國領旨,他提前集結軍隊就是想到朝廷很可能要支援青唐城人,青唐人只是夏國的一條狗。
朝廷還把趙國公主嫁給青唐主人的兒子就是為了把他們拴在那,為夏國看著門,不讓周軍有機會從苦水河谷北上。
而他要的就是這個,只要這場戰打贏了,他就能提出要求,他來兼任西涼府的知府。
接到旨意后,他立即下令已經集結的兩萬軍隊開始南下。
這兩萬人中不僅有常駐軍司的三千多人,余下就是從各部及周邊村鎮集結來的。
根據夏國法律,所有年齡在十六歲以上的男人都要參軍征戰。
他不知道周軍領兵的將領是誰,不過他們的主力在進攻青唐城,后方只是一些輜重部隊,肯定不會是什么難打的戰,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南下了。
.......
三月二十五日,天空晴朗,西北的天氣逐漸變好。
中午,郭天子剛吃完飯,處理了軍務,坐在大營前的空地上跟夏國公主斗嘴,就像逗弄一只易怒的小貓。
她總是不遺余力的爭辯自己的夏國有多好,結果在郭天子這種臉皮厚的老油條面前總陷入自證陷阱,疲于應對。
最后氣得滿臉通紅,卻又沒達達到自己的目的。
他正玩得高興,山下來人,急匆匆向他匯報:“官家,前方斥候傳回消息,夏軍開始南下了。”
“有多少人?”郭天子立即問。
“不知道,斥候的消息里說夏軍剛剛出城,前軍至少有數千,后面還有部隊繼續出來。”
郭天子也不猶豫,起身道:“讓前線備戰吧,最快的明天應該就能到。”
“給朕披甲,我去前線和林興他們商議商議。”
“官家要不要召他們來面圣?”
“不必,朕去找他們,這種時候將領最好不要離開前線。”
侍衛點頭,立即幫他披甲。
夏國公主小臉煞白,還是咬牙道:“我早說我的國人定會派兵來救我的,你最好識相把我送回去。”
自己的縱容真是讓她越來越囂張了。
他走過去捏住小姑娘的下巴:“等我打敗夏軍,就回來用你暖床。”
小姑娘頓時不敢說話了。
.......
郭天子很快到達前線,林興、李紀礱等軍官也已經知道夏軍已南下的消息。
他簡短的召集眾人商議布防細節和作戰計劃,隨后又過河了。
而周軍的秘密武器也被急忙運往前線。
鼓號聲起,全軍開始備戰。
往來人馬腳步加快許多。
.......
第二天上午,郭天子還在看大梁送來的書信,河北洪災已經妥善處理。
但夔州知州被人舉報貪腐,朝廷派御史去查證后發現屬實,其利用職務之便,一方面收不少商人的錢給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另一方面他讓自己的小舅子去砍伐原本禁止砍伐的千年古樹,用布包裹起來,裝作是蜀地的布匹讓人偷運道江寧等地去賣。
這些犯罪事實和口供俱在,但文字太多,不便送到前線,書信里只說了事情大體。
這種事最后要怎么處罰蔡雍也不敢擅自做主,所以來信詢問。
戰場環境本就令人緊張,很快夏國大軍南下,正是最為神經緊繃的時候,結果鬧出這種事來!
郭天子立即就想到抄家,斬首這標準處理辦法,筆都要寫下去。
不過很快又冷靜下來,他距離大梁兩千多里地,根本不了解具體情況,萬一有什么誤判。
而且蔡雍那老狐貍能力是有的,但并不是個安分守己的家伙。
于是就改為讓他們將夔州知州羈押,等自己回去處理。
等他處理完這些后,發現北面大道上塵土四起,腳下大地有微弱震動。
郭天子沒有驚訝,因為一直有斥候給他報告夏軍的位置。
遠遠看去,斜對面河邊大道上,浩浩蕩蕩的人馬停在距離周軍前沿陣地一里外。
前鋒都是騎兵,旗幟林立,大多著甲,不過鐵甲很少,多是硬皮甲。
后方的步兵沿著河邊緩緩跟進,暫時還看不到隊伍的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