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首戰告捷
- 半道天子
- 我的長槍依在
- 2197字
- 2024-12-09 21:46:54
二月初,大軍到達洛陽。
當地官員出城接駕,并請天子入城接風洗塵。
郭天子拒絕了。
艱苦的行軍并非只有苦頭吃,至少也讓人明白很多道理。
比如為什么史書上那些名將,像李牧、岳父等,都只寫他們與士兵同甘共苦,打仗就很厲害。
當時郭全斌并不是很理解,如今經歷西南平叛和這次出兵,他已經完全理解了。
所謂和士兵同甘共苦可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不只是身體心理上的艱辛磨煉,還因此必然對行軍基本規則,士兵的基層情況等十分了解。
大軍不入城,駐扎在城外。
郭天子也選擇和將士們一同落營在城外,拒絕了官員們的恭請入城。
.......
大營落在洛陽城北,向南看去,古都的城墻高聳,黑壓壓一片片屋檐瓦舍鱗次櫛比,這座古都老城歷經幾百年的摧殘終究得以延續。
只不過曾經作為神都的輝煌卻再也不在了。
洛陽如今是很多朝廷官員退休后的定居之地,當天就有不少德高望重的老臣求見。
郭天子以軍務繁忙為由全拒絕了。
明天一早大軍就要開拔,戰爭的勝利是他首要保障的,不能讓這些事耽擱行軍。
一旦開了口子,洛陽城里說不定會有多少人蜂擁而來。
第二天一早,大軍早早埋鍋造飯,隨后全軍開拔。
行軍過程中,除非主將額外下令,否則都是一日兩餐,早上開拔之前一頓,下午下營之后又一頓。
平時正常吃飯,急行軍時候就由火頭軍做好,米飯做成飯團,面做成餅,在路邊分發給士兵,邊走邊吃。
接下來的道路越發艱難,郭天子的堅持讓他在將士們中獲得了好名聲。
艱苦行軍到二月初十,大軍已越過長安,進入秦州地界。
這時郭天子收到前方狄至和李虎兩人的書信,說他們分別已到達蘭州和河州,請示是否可以正式出擊。
郭天子收到消息后當即令隨行書記官擬旨,準許他們出兵。
同時也告訴他們,開戰之后前線的事全由他們自己決定,不用事事請示。
因為前線戰事瞬息萬變,戰機轉瞬即逝,如果等他們匯報請示過天子后再做出決斷,那黃花菜都涼了,還打什么戰。
不過這個命令卻讓代寫圣諭的書記官王?都驚訝得張大嘴巴。
郭天子不解問:“怎么了?”
“好教官家知道,自太宗皇帝之后諸將在外,有所行動要么依照圣旨,要么請示圣上,都是慣例了。”身為翰林學士的王?解釋說。
同時也提醒郭天子,他這做法不符合慣例。
郭天子不以為意,“那太祖皇帝時候呢?”
王?皺眉:“太祖皇帝時似乎沒這樣的慣例。”
“那不就對了。”郭天子道:“所謂慣例不過墨守成規,前人用的規則自有他不得已和符合時宜的地方,后人生搬硬套不思改變才是大問題。”
“你照著朕的意思寫就是。”隨后強硬道:“多余的你別管。”
“諾!”王?連忙領命,上次西南平叛時他也在官家身邊,很了解官家的性格,沒有多說什么。
.......
西北的山自帶一種蒼涼。
似乎過了秦嶺,造物主就從調色盤中去掉青綠,只留下蒼茫的黑和黃。
大軍在二月十八日,經二十天的艱苦行軍,終于到達秦州城外。
這里是兩河交匯的河谷平地,周圍都是連綿的群山,曠野下天空如要墜落到地面,漫天繁星閃爍。
初春的西北之夜寒冷依舊咄咄逼人,一堆堆篝火沿著河畔點燃,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將士們聚在火堆邊御寒,吹牛打諢,來消解一路上的疲憊。
秦州知州冠吉不知道是事先得知先去官員的教訓,還是因為他們身處邊地更知道軍隊需要什么。
所以他們沒有像之前的官員那樣,準備酒宴款待天子。
而是為大軍送來大量熟羊肉,裝在木桶里,用車拉著,一車車送到大營地外,足有上百車,犒勞三軍將士。
將士們很高興,郭天子也很滿意,下令檢查試毒后放他們進來。
郭天子當場夸了秦州知州幾句,同時下令明天早上推遲半個時辰開拔,在軍中引來一陣歡呼,將士們獲得難得的休整時間。
夜里,大家圍著篝火御寒,烤著熟羊肉,難得愜意起來。
郭天子帶著林興等人穿梭在將士們的篝火間,所到之處將士們都興奮的高呼萬歲。
這一路的跋涉,郭天子在每天的艱苦路途后,經常堅持親自巡營,大多將士都認得他了。
有些膽大的士兵在天子路過時候還起哄請官家吃羊肉。
周圍禁軍臉色不好看,郭天子不以為意:“怕你舍不得!”
將士們都笑起來,他們確實舍不得,鮮香的羊肉,帶著西北的味道,說不定是他們人生最后的美味了。
大軍使用篝火也有條例,大多是篝火之間距離,多少人燒一堆火等規定。
夜里,漫山遍野的篝火中將士們唱起了軍歌,嘹亮的聲音在河畔回蕩。
郭天子和不少士兵將領聊了他們的家庭情況,從他們的口中更加去了解這個社會的底層,并將他一路了解到的,聽到的都記錄下來,每天晚上他都會在中軍大帳里做這些事。
一方面能了解百姓的基本情況,另一方面他也相信這能為千百年后的人們留下許多重要的東西。
正當他記錄今天和士兵們聊天的情況時,林興見來,告訴他前方來了戰報。
郭天子立即重視起來,接自己看起來。
戰報是李虎寫來的,里面說一天前他率軍離開河州,按照既定計劃沿著南面進軍。
他將軍隊分為兩部分,前鋒精銳一千人,由他的副官班筠率領在前,他率中軍九千位于后方三十里。
郭天子也不是沙場庸手,立即明白這是一種經典的進軍方法。
前方精銳人少能快速機動,快速偵查,不會有大軍展開緩慢,行動困難的缺點。
如果遇上敵人不多不強,因為他們是精銳可以利用機動性出其不意快速擊破。
如果遇到敵人大部則能快速脫離,回報主力。
如果遇到差不多的敵人則不會讓對方畏懼而立即脫離接觸,此時可立即尋求后方主力的支援來擊敗敵人。
這個戰術起到作用,前鋒軍出河州沿黃河快速行進三十多里后到達青唐邊境的重鎮踏白城。
發現城中牧民全出去放牧,守軍毫無防備,甚至為方便牧民牛羊進出城門都是開著的。
班筠當機立斷,立即率前鋒一千騎發起突襲,一個時辰不到就占領了踏白城,首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