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他是誰
- 半道天子
- 我的長槍依在
- 2284字
- 2024-08-19 20:49:22
西北除了戰(zhàn)報,還有一封章杰帶來的奏疏,在其中除了向郭天子問好外,極盡吹捧之能事。
稱贊天子文成武德,用兵如神,如韓信在世白起轉(zhuǎn)世。他在西北聽說西南之戰(zhàn)后與幕僚同事研討許就,都覺得官家深得兵家精妙,每一步都走得如此正確且英明,西南叛軍對上他這樣的稀世之才沒有半點勝算。
別說幾萬大軍,就是叛軍有幾十萬也不是英明神武的天子對手。之后又以像是哄孩子的口氣不斷表示,他本人和當?shù)剀娒穸紝偌矣帽蛘潭汲绨莶灰选?
總之按他的說法,好像自己已經(jīng)功高蓋世,用兵如神,比韓信白起還要厲害。
郭天子看得很高興,媽的終于輪到別人來拍自己的馬屁,不過高興過后也很快就明白章杰這樣做的用意是用稱贊夸獎天子軍事才能的方式來讓他增加軍事上的信心,這樣以后說不定會更加支持西北的戰(zhàn)爭。
搞得郭天子哭笑不得,用得著像哄小孩一樣嗎?不過他在章杰眼中確實是個孩子吧。孩子確實意志力不堅定,需要多哄哄。
郭天子放下奏疏,從范靈韻衣裙里抽出另一只手道:“代朕寫封信給章公,讓他安安心。”
范靈韻臉紅紅的領(lǐng)命,去準備筆墨紙硯。
信中郭天子先慰問了老人家,在西北為國守邊辛苦了,也肯定贊揚了他為國守邊的功績。并十分明確的告訴他,自己知道西北對于國家的重要性,也透露了自己驅(qū)逐西夏,收回河套與河西走廊的決心,以此來讓他安心。
書信很快走樞密院的渠道送出去,可過了一兩天后,左拾遺,右諫議大夫,監(jiān)察御史等彈劾章杰的奏疏也到了。
他們彈劾章杰諂言媚上,夸大其詞,誤導(dǎo)天子等。
之所以他們能知道一個邊疆大吏奏疏的內(nèi)容并且立即開始彈劾,是因為所有奏疏都必須過中書門下,所謂令不出中書,是為亂政。
郭天子不是傻子,他很快就猜到這些人彈劾章杰肯定是蔡雍等人支持的,因為太快了,如若沒有蔡雍這個東府首官告知他們消息,這些御史、諫議大夫得到消息至少很久之后。
這章杰奏疏到京不過一兩天他們就聞風(fēng)而來,能給他們消息的肯定只有主理批閱奏疏的蔡雍等中書官員。
他們這么著急彈劾,大概是怕天子會在章杰鼓吹下真向西夏發(fā)動戰(zhàn)爭。
郭天子心里很不爽,也意識到在此模式下中書門下對他造成的牽制,他想要設(shè)計一種地方官員能繞過中書門下給天子上奏疏的辦法。
很快他想到康熙雍正時候的秘折制度,既然給一些心腹大臣直接上奏皇帝的權(quán)利,撰寫奏折不得泄密,不經(jīng)任何機構(gòu)、人員直達御前。
這么做的好處是地方官員的奏折不會被宰相等先看一遍,很多想對天子直言的話也敢說,另一方面大大提高行政效率,真正實現(xiàn)及時的下情上達,在軍事上必有奇效。
當然萬事皆有兩面性,這也會擾亂當前制度施行,加劇君臣之間的信任危機,所以是把雙刃劍。
郭天子想的是將這種制度用于對信息傳遞要求很高的戰(zhàn)爭領(lǐng)域,比如給重要邊將上秘奏,不走中書門下不走樞密院,而是直達御前的特權(quán)。
不過近來郭天子與臣子們對著干的事已經(jīng)很多,這種必然遭遇阻力的事不能立即上臺,不可一蹴而就,他需要一步步來,先找一個特例突破口,溫水煮青蛙讓大家習(xí)以為常之后再圖窮匕見。
......
“你們幫老丈物件全拿下船來,手腳輕些。”汴水渡口人來人往,黃鼎蘇吩咐自家下人道,他說的是一個和他們同乘一船,帶了兩個童子一頭驢的老人家,身材矮小卻精壯,皮膚黝黑,應(yīng)該是種莊稼的讀過一點書。
半道上在揚州附近詢問能不能搭他們的船順道去大梁,言辭懇切禮貌。黃鼎蘇是受官家召見入京受賞,心里正高興,也就答應(yīng)下來。
沿途他也把自己要受官家封賞的喜事道給老人家聽,老丈聽后拱手道賀,滿臉羨慕,這讓他更是得意。
老丈作揖答謝,便要告辭。
黃鼎蘇這次回頭見妹妹站在河邊,侍女為她打起傘遮陽,她卻有些恍惚。
忍不住笑道:“在江寧時天天念著官家,怎么到大梁來又害怕了。”
小妹回頭瞪他一眼,連解釋:“不是念著官家,只是想官家做的那些事而已。官家是非常之人,所行也是非常之事,我感興趣研習(xí),你不懂。”
“是,為兄不懂。”黃鼎蘇搖頭,他和小妹一塊長大那么多年,豈會不懂。
以往小妹最喜歡與那些江南的才子才女名士們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上探討,比個高低,在江南聲名遠揚,母親及家中不少人也以此為傲。
可自從與官家?guī)状蜗嘤鲋螅愫苌倥c那些以往的朋友相約,自官家得勝路經(jīng)江寧歸師后更是,謝絕許多邀約,對詞賦書畫之類的也沒像以往那么癡迷。
她的好友不解她是怎么了,自己也好奇問過,她只搖頭說了些莫名其妙的話:“此小道也,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家里人多數(shù)不懂,黃鼎蘇有些理解妹妹的意思,或許是官家讓她見識到很多東西,見過了更加高遠宏大的東西之后,突然覺得自己往日的堅持與驕傲變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許這就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意思。
在官家身邊,與官家說話,明明只是尋常話語,官家說話也向來讓人如沐春風(fēng),可偏有一種令人高山仰止的感覺,仿佛自己都變得渺小了,他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就在這時,渡口上有兩匹馬過來,馬上官差身著淡紅色服裝,背后帶著令旗。
渡口眾人連讓開條路,好奇張望指點,因為那是大內(nèi)皇城司的傳令兵,大多是傳遞天子口諭的,可不得了!
其中一人高聲叫:“黃鼎蘇!”
“在這!”他連答應(yīng),對方下馬過來,拱手道:“官家口諭,傳黃家兄妹入宮。”
“得令!”兩人連拱手。
那傳令兵拱手隨后上馬:“某回去復(fù)命了,兩位趕緊吧,官家在大內(nèi)等著呢。”
兩人點頭送別,黃鼎蘇連讓下人從包袱中掏出一塊銀子想塞給傳令的士兵,那士兵卻不似往常,根本不敢接,像是要他命似的趕緊打馬去了。
黃鼎蘇一臉疑惑,這是怎么了?給銀子還能害人不成。
旁邊一位大梁船家看出他的疑惑,連搭話道:“這位貴人有所不知,官家才因為收受賄賂,殺了一個大內(nèi)的供奉官,一個西南的知府,現(xiàn)在你給他銀子是害這軍官呢。”
他這才恍然大悟,抬頭看去卻驚訝發(fā)現(xiàn),來的另一個傳令官正在方才與他搭船那老人面前傳遞官家口諭。
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