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秋高氣爽,心曠神怡。
寶文閣位于天章閣北,亭臺樓閣風景宜人,郭天子這些天來生活頗為規律,早上去皇城司校場與林興,李紀礱練習弓箭騎術,中午飯后開始接見臣下,處理奏疏。
每天下午處理完奏疏后會在這與范靈韻一道讀兵書。
因為許多兵書惜字如金,遣詞造句多是古韻,需要范靈韻的幫忙。
經過一次西南之戰,郭天子發現自己的不足,身為統帥很多時候精力并不在兵法戰術上,戰爭很多時候就是把一群人養好,組織好,安全帶到一個地方,然后才能開戰。
而大多數時間都在新軍,駐扎,組織安排好這些士兵才是最常見的事,也是讓統帥最為頭大的事,郭天子也為之焦頭爛額,當時要不是李虎、狄軒等熟知兵事的人,他可能真統帥不下來七八千人的軍隊。
這其中必須精于算計,也要合理安排,更要有具體的執行細則事務,紙上談兵根本不頂用,這些東西都要到兵書里去學習。
在范靈韻的幫助下不斷熟悉戰國,乃至前朝李靖等人的兵書后,郭天子也找到很多答案,也越發發現統帥一支軍隊真的不是數數字,說幾句漂亮話,而是十分困難的。
最簡單的吃喝拉撒來說,假設有一支五萬人的軍隊,在吃上每天必須保證糧食和飲水。
每日行軍消耗,每位士兵至少需要四斤水,一斤糧,如果帶五萬人大軍出征,意味著每天消耗至少一百噸水,二十五噸糧。
所以行軍路線必須考慮水源保障,從溪河湖泊之中取水一百噸對于這些江河湖泊哪怕山間河流也不過小數,但要是安排不好水源,路線稍有差池,這每天飲水問題就能讓大軍自行潰散。
至于每天二十多噸糧食,則是后勤問題,如果加上馬匹,騾子的草料只會更多,這就是為何發兵三萬去西南,需要征調十多萬民夫作為后勤人員,由史進忠統一指揮補給大軍,這還是在可以利用水網的南方。
而五萬大軍,每天二十多噸糧草補給,如果出兵西北,需征發民夫二十萬左右為大軍提供后勤保障,這是非常沉重的負擔。
但這是誰都逃不過的,就像狄至對他報告的,夏國以往常組織十幾二十萬大軍南下,但他們那些所謂大軍之中能作戰的一般只有四五萬人,余下都是輔軍,為精銳士兵運送糧草甲胄生活器具,照顧起居等。
除了吃,拉撒也是大問題。
就以五萬士兵每天每拉四兩來算,一天就要產生十噸大便,這些要如何處理?
要是一坨兩坨還好,十噸可不是小數,如果處置不妥當會無人水源,引起疾病,甚至擾亂軍心,暴露行蹤等,這些都是妥善安置處理。
這些事在兵書中也寫了,比如行軍落腳之后要立即以兩都為單位,輪流遣派一伍(十個)人去統帥安排的地方統一挖掘廁所。
要求長寬八尺,深不得低于四尺,隨后取磚石或者樹枝圍起來中間留門,高要過六尺,并在門外掛各都旗幟方便認地方,士兵上廁所時要把腰牌掛在門外方便管理。
另夜里及行軍途中不得私自大小便,違令者當眾掌嘴五十。
如果實在忍不住,可以向都頭一級長官請示,但為防止士兵逃走或從事間諜之事,需由都頭一級長官指定一名士兵跟隨同去。夜里如果一刻鐘內不回來、白天如果大軍走出三里依舊沒趕上則按照軍法從事,當眾掌嘴三十。
.......
關于行軍中各種問題及其處理細則等,歷代以及當朝兵書中都有許多,郭天子也會時不時召史進忠、洪皋、狄至、李虎等人來請教,有時也會親自去北大營看看禁軍士兵們的具體執行細節。
又會在大營中看將士們對各種陣法的演練,聽軍官講解,自己去推敲理解其中的原理所在。
這些天來郭天子的軍事水平一直快速往上漲,對軍事斗爭中的各種細枝末節也有更多見解。
到八月初七,西北那邊來了好消息,所有的夏國軍余部已被驅逐出境,環州守軍共斬俘敵人三百二十人。
但也是當天下午,也發生了一件令郭天子十分惱怒的事。
他的供奉官潘楚自西南回來之后就被敘州通判珙端彈劾在西南期間收受瀘州知府孔炿的賄賂,郭天子十分重視此案,交予有司審查。
今天東府幾個首官、大理寺、御史臺官員過來面圣,同時帶來案件卷宗物證人證等,告知天子事情屬實。
孔炿因有意扣押瀘寧軍供給的事被天子得知而惶恐不安,并向天子身邊的供奉官行賄,求對方在天子面前說些好話,事后根據孔炿及潘楚兩邊供詞,共受賄黃金三百兩,名貴字畫十二幅。
郭天子當場大怒,問有司處理意見,他們的意見是將兩個官降三級,罰俸一年。
郭天子不爽,要求將兩人殺了棄市。
眾臣紛紛反對,覺得這樣處罰太過嚴重不能體現天子的仁德。
郭天子則據理力爭,在一旁筆錄的賢妃范靈韻也提出太祖時的例子,太祖皇帝對貪官都是抄家棄市,而是在位期間連殺數十人,也沒有人覺得太祖皇帝不是仁君。
這話直接堵得在場官員啞口無言,可還是再三求情,覺得因這件事直接殺一方大員太過。
郭天子則寸步不讓,一直與眾人爭執,直到天黑也沒個結果。
范靈韻見天子也臣子間氣氛僵硬,連派讓尚食局的張然準備酒菜來殿中,大家餓了一下午,便坐下邊吃邊說事。
幾杯酒下肚之后,郭天子與群臣們氣氛也緩和一些,郭天子也闡述自己堅持要殺的原因,這不是普通的受賄案件,而是發生在西南之戰期間。
戰爭期間前方將士拼死作戰,他們還敢上下其手,如果不嚴懲重罰以警示天下官員,大周與西北的夏國、吐蕃時常沖突打仗,說不定與遼國也會有兵戎相見的時候,那時鬧出去年的貪墨大案怎么辦?
聽天子說完后,官員們左右相視,也逐漸松了口。
不過他們還是爭取到禍不及兩家其他人的承諾,天子與眾臣當晚達成一致意見,孔炿、潘楚以在戰爭期間行賄天子親從官,以及收受巨額賄賂的罪名判絞刑,抄沒家產。
這樣的處理幾天后一放出,果然朝堂震動,京師震驚,因為貪污受賄而被處死的官員,自太祖皇帝之后幾乎就沒見過!
這樣嚴厲的處理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都引來不少議論。
有些人覺得過了,罪不至死,革職發配都可以,何況孔炿還是朝廷四品大員,就因賄賂三百斤黃金而被殺,也沒干什么太傷天害理的事。
也有人覺得合理,朝廷判書之中已經著重說了是在西南打仗期間,戰爭期間上下其手應該加重處罰。還有人引經據典,說太祖時期就是如此處理,天子不過遵循祖制。
無論贊同還是反對,這件事都引發極大討論。
這種討論也正是郭天子期盼的,有討論就有熱度,輿論就能傳開,這樣知道的人就更多,更能讓天下人引以為戒。
他接下來還有不少戰要打,這種在戰爭時期上下其手的事必須盡量杜絕。
........
八月十一,黃家兄妹到達大梁,天子直接下詔讓他們入皇城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