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管理理論的產生

工廠中的工程師居然想出了一個有效的辦法,把“計時工資”轉變為“計件工資”。

過去,干一天活兒給一天工資,按時間計酬。一般每日工資為1美元。換算成“工時定額”,規定一天生產多少件合格產品,每件的報酬是多少。如果一天100件產品,那么每件就是1美分。如果一個勞動者一天完成了200件產品,折算成計時工資,那么日工資就是2美元;如果只完成了50件產品,那么日工資就是0.5美元。

開始時,勞動者的積極性確實提高了,而且普遍超額完成任務,獲得了更多的工資報酬。不久,資方覺得不劃算,發現隨著產量的提高,勞動者對每件產品的利潤貢獻是遞減的。于是,就調高工時定額,提高單位小時的產量,這等于降低小時工資,降低工資支付率。

結局可想而知,勞動者不干了,這叫水漲船高、鞭打快牛,誰都受不了。資方有權調高工時定額,勞方有權維持現狀,彼此頂上牛了。

泰勒是有理論素養的工程師,他認識到,在工時定額上必須勞資兩利方可持續,必須在降低勞動力消耗的同時,減少作業時間的消耗。具體方法就是,通過省掉多余的動作,減少勞動者的體力消耗,同時減少老板的時間消耗。

減少多余的動作,使勞動者能以同樣的體力消耗完成更多的作業,提高單位小時的工資水平。減少多余的動作,可以提高每個勞動者單位時間的產量,提高工廠的勞動生產率水平。當然,前提是穩定工時定額,穩定工資支付率,否則勞動者就會不配合。

泰勒是工程師出身,骨子里相信科學。科學意味著客觀公正,意味著排斥人為的因素和感情色彩,并相信依靠科學理性確立的規則容易被勞資雙方接受,容易成為勞資雙方合作的基礎。

泰勒的具體方法是,用高速攝影機記錄并確定一件產品(也稱作一項作業)究竟需要幾個動作,每個動作需要多少時間,從而使工時定額的確定合乎科學理性。

泰勒把勞資兩利的思想形象地比作餡餅,也稱餡餅理論,即勞資雙方應該首先考慮合作,一起把餡餅做大,然后再考慮如何分割利益。只要餡餅做大了,分割就會變得容易,否則,很容易在利益的分割上糾纏,把做大餡餅的事給耽誤了。

泰勒很清楚,勞資之間的利益對立是根本,僅僅用物質利益加以刺激是不夠的,是難以持久的,必須著眼于緩解勞資之間的對立關系。

在后來的十多年里,理論研究偏離了勞資兩利的主題,而是一直在探索如何調動勞動者的工作熱情和動機。直到霍桑實驗,才觸摸到了事情的本質,即每個勞動者與企業到底是什么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亚东县| 渭南市| 固安县| 彭水| 临洮县| 保靖县| 蕉岭县| 明溪县| 洮南市| 怀柔区| 仁寿县| 伊川县| 苗栗县| 芦溪县| 吴旗县| 新乡县| 资中县| 浮山县| 辰溪县| 迭部县| 仁怀市| 邮箱| 遵义县| 息烽县| 康马县| 大姚县| 深水埗区| 赣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麻江县| 永城市| 丹江口市| 武定县| 米易县| 曲靖市| 隆德县| 广元市| 灌南县| 密山市|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