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帝國最牛外戚:兩大家族,影響歷史七十年

歷史是牛人譜寫的,牛人是普通婦女生的。

西漢有兩個婦女,很出名,但沒人知道她們的名字。司馬遷寫《史記》,只能以×媼(媼,意為老婦,也泛指婦女)來稱呼她們。

一個叫劉媼,即嫁入老劉家的婦女,劉家老婦。沒名,也沒姓(用的是夫姓)。但劉媼不得了,因為她兒子劉邦后來成了開國皇帝。

另一個叫衛媼。這個衛媼也了不得,是女性逆襲者的榜樣。

她原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的女仆,嫁給了一個同樣地位卑微的不知名的衛姓男子,生了三女一子,分別是長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后來還和一個姓鄭的小吏偷情,有了個私生子,叫衛青。

衛媼兩代為奴,她的子女基本都在平陽公主家做仆人。她家也有偷情的傳統,次女衛少兒后來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偷情,生了個兒子,叫霍去病。

整體來看,漢代及漢代以前的婚姻觀念還是相當開放的,這導致偷情、私通、私生子遍地都是,很多人還因此左右了歷史進程。

聯想到劉邦的傳奇出生經歷,估計背后也大有文章?!妒酚洝氛f,劉媼曾在大澤旁歇息,夢與神遇,其時雷電交加,天色晦暗。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前去尋找,見有蛟龍伏于劉媼身上,不久劉媼即有了身孕,生下劉邦。

劉邦后來與項羽爭霸,項羽抓了劉太公,說要把劉太公燉了。劉邦聽了,笑笑:“兄弟,到時分我一杯羹。”這是親生父親嗎?感覺不是。

由此可見,劉媼的懷孕過程,可能是用來神化漢高祖劉邦的,也可能是用來掩蓋劉邦實為私生子、劉太公戴了綠帽子的事實的。

說回衛媼,這個神奇的婦女,后來有了很多身份標簽,比如漢武帝的丈母娘,霍去病的外婆,等等。最有意思的是,因為平陽公主克夫,死了兩任老公,最后嫁給衛青,所以衛媼就從平陽公主的家仆,變成了平陽公主的家婆。而衛青和漢武帝互娶對方的姐姐,一開始衛青是漢武帝的小舅子,然后又成了漢武帝的姐夫。那個亂啊,一張關系圖都很難捋得清。

總之,這一切權力關系的派生,都源于衛媼的三女衛子夫,上位為漢武帝的皇后。

史學家將帝王的妻族(或母族),統稱為外戚。衛、霍兩家因此成為西漢武、昭、宣三朝最著名、最有權勢的外戚。

故事,就從這里講起。

1

漢武帝劉徹娶了青梅竹馬的表姐陳阿嬌,后將她立為皇后。陳阿嬌在歷史上留下“金屋藏嬌”的成語,卻沒有給漢武帝留下一兒半女。

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比弟弟還焦急。她閑著沒事,特地選了十多名良家美女,百般調教,飾以盛裝,準備獻給他的弟弟。按照宮斗劇的路數,女人都是有心機的。萬一哪一個美女被臨幸了,又萬一哪個生了個太子,那平陽公主的功勞,比天還大。

這一年,某日,漢武帝順路到平陽公主家。養靚女千日,用在這一日。平陽公主趕緊獻出美人,可惜,漢武帝一個也沒看中。

宴會上,有歌女獻唱,漢武帝反倒死盯著一名歌女。平陽公主馬上安排這名歌女服侍皇帝更衣。這名意外被臨幸的歌女,正是平陽公主府上蓄養的歌女衛子夫。

隨后,漢武帝啟駕回宮,平陽公主命衛子夫隨行。據記載,臨上車時,平陽公主摸著衛子夫的背,說了些“茍富貴,勿相忘”之類的話。

后來,平陽公主由衛子夫的大姑姐,又變成了衛子夫的弟媳。

事實上,衛子夫入宮后待遇并不好,像進了冷宮,漢武帝很快把她遺忘了。直到好幾個月以后,皇帝下令清理后宮,想把那些不入眼的女子放逐出宮。輪到衛子夫時,她涕泣求去,一張哭臉又讓皇帝心生憐意。第二次得到臨幸后,衛子夫有了身孕,并生下一個女娃,這是漢武帝的第一個孩子。

后宮說來說去,就是后妃圍繞孩子在做斗爭。生下孩子的衛子夫,恩寵日隆。沒能生出孩子的皇后陳阿嬌,慢慢失寵。陳阿嬌氣不過,她母親更咽不下這口氣,她母親就是漢武帝的姑媽、館陶公主劉嫖。

劉嫖派人去抓捕衛子夫的弟弟、當時還在建章宮當差的衛青,欲殺衛青,以恐嚇衛子夫。但操辦的人太大意了,竟然走漏了風聲,讓衛青被好友公孫敖帶領快騎救走了。

當時衛青還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嘍啰,沒想到這次死里逃生,竟讓他“C位出道”。漢武帝聞知此事,不僅將陳阿嬌打入冷宮,還提拔衛青做建章宮衛總管,兼任皇帝的貼身侍從。衛子夫的哥哥衛長君也因此顯貴,同樣當了皇帝的貼身侍從。

數日之內,衛子夫的家人,得到賞金累計達千金。

在生下三個公主后,衛子夫又為漢武帝生下第一個皇子——劉據。從此,衛家從世代為仆的卑微家族,一下子躍升為帝國的顯貴家族。

衛家大姐衛君孺嫁給太仆公孫賀為妻。太仆是“三公九卿”之一,而公孫賀因娶了衛家長女,更受皇帝信任。衛家二姐衛少兒很有其母之風,偷情成性,與小吏霍仲孺偷情,生了霍去病,后又與西漢開國功臣陳平的后人陳掌有私情。漢武帝得知后,找來陳掌,使他顯貴。陳掌偷情還能沾衛家的光,就干脆把衛少兒娶了。就連與衛家親近的公孫敖,也升官加爵。

漢武帝的態度很直白:誰跟衛家好,我就提拔誰。只能說,衛家的女人真的不一般。

2

現在回看衛家崛起的歷史,真是不得不感慨:歷史就是一切機緣巧合的產物。

你想,要不是衛家的女人厲害,根本就不會有衛青、霍去病舅甥兩個天才戰神私生子的降生,也根本不會有漢武帝對衛家的拼命垂青和眷顧。

同樣,要不是衛家的男人也厲害,縱有漢武帝的青睞和加持,他們也不過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罷了。

最重要的是,衛家崛起的時代也剛剛好。要是早一些,在文景兩帝時期,漢朝韜光養晦,衛青、霍去病縱有大才,也沒機會打匈奴;要是晚一些,儒生當道,開始講文憑、講學問了,這兩個沒啥文化、連兵書都不看的戰神,恐怕也難有機會當上大將軍。

歷史,就是這么巧。

漢武帝不愧是一代雄主,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在他之前,中原民族飽受匈奴欺凌。漢高祖劉邦當年迎擊匈奴,被圍白登山七天七夜,后來只能定下國策,以和親政策換和平。到漢武帝繼位時,漢匈關系已有了重新調整的基礎和條件。

簡單地說,漢朝經過休養生息,儲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而且,從漢初以來,馬政備受重視,漢朝在邊郡養馬幾十萬匹,建立起一支可與匈奴相抗衡的騎兵部隊,這是改和親為戰爭的王牌。公元前133年的馬邑之謀,標志著漢武帝放棄漢朝貫徹了60多年的和親政策,開啟了對匈戰爭。

雖然這次計謀失敗了,但那或許是因為,衛青還沒出場。

4年后的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出四路大軍,意欲直搗匈奴的政治中心——龍城,此役史稱“龍城之戰”。四路大軍,各由一名將軍率一萬騎兵,具體安排如下:李廣由雁門關發兵;公孫敖從代郡出師;公孫賀從云中開拔;衛青從上谷進發。

大軍歸來后,作戰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名將李廣全軍覆滅,本人被俘,僥幸逃生;公孫敖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公孫賀平安返回,沒大戰績;只有首次帶兵出征的衛青,打到了長城以外,直搗匈奴龍城,一直沖殺到單于祭天的地方,斬殺700多人,凱歌還朝。

漢武帝大喜過望,心道:還是小舅子靠譜。從此,衛青成為抗擊匈奴的主將。

如果說衛子夫靠子宮上位,那么,她的弟弟衛青,最終是靠軍功上位。衛青連戰連勝,一舉逆轉了西漢對匈奴屢戰屢敗的局勢。最牛的一次,他直搗匈奴老巢,包圍了右賢王,如神兵天降,打了右賢王一個措手不及,俘虜15000多人。

漢武帝欣喜若狂,提拔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連他三個兒子都封了侯,可謂一人得道,全家升天。

人生沒有定數,如果有,也只有歷史上那些神奇的相面術士看得清。

衛青小時候過得很慘,他是母親衛媼與小吏鄭季偷情的結晶,所以與姐姐衛子夫同母異父,本應姓鄭。最初他跟父親回了家,負責放羊。因為他是私生子,兄弟們都看不起他,把他當奴仆使喚。

一個類似江湖術士的閑人看到他,竟對他說:“你是貴人哪,將來一定封侯?!毙l青當時的反應是:“去去去,沒閑錢打發你,不挨打挨罵我就知足了,還封侯呢!”

不知道封侯之后的衛青,是否會想起這段云淡煙輕的往事,想起這名四處游蕩的“先知”?

3

可以肯定的是,衛青平步青云后,想起了他的外甥霍去病。

年僅十七八歲的霍去病以皇后外甥的身份,擔任皇帝的貼身侍衛。后來他加入衛青的軍隊,并且逐步展現出軍事天才。

公元前123年,大將軍衛青率六將軍出擊。在這場戰爭中,名不見經傳的霍去病親率800輕騎脫離大軍,孤軍深入敵區,尋找戰機,發動突襲。此戰中,其他人都表現平平,唯有霍去病功冠全軍,斬敵首級2028顆,活捉了單于的親戚、高官等一眾匈奴貴族,給予匈奴沉重一擊。漢武帝對18歲的霍去病刮目相看,封他為冠軍侯。

之后,霍去病就跟開了掛一樣,比他舅舅衛青還兇悍勇猛。

他經常率領精兵深入敵陣,離開自己的主力大軍數百里。有人勸他回師,因為孤軍深入,非常容易遭遇敵人,到時將無人接應?;羧ゲs從不放在心上,堅信兩軍相遇勇者勝。一見到匈奴騎兵,他第一個揚鞭策馬沖殺過去。底下士兵哪敢怠慢,一個個奮勇爭先,匈奴將士還沒反應過來,已經死傷慘重。

20歲那年,霍去病率軍出隴西遠征,掃蕩了匈奴六個部落,沖過焉支山,縱深千余里,殺死匈奴兩個王,為漢朝拿下河西四郡。

歷來驍勇的匈奴人,想不到有一天也會慘兮兮地唱: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霍去病最大的一次勝利,發生在公元前119年。當時,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舅甥兩人各率5萬騎兵,追擊漠北的匈奴主力。衛青在漫天風沙中與匈奴大戰,雙方均損失慘重?;羧ゲt出塞2000余里,直打到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對匈奴東部地區實行了一次大掃蕩,俘斬匈奴官兵7萬余人。史書上說,經此一戰,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廷。

為了慶賀這次大勝,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主峰上建立高臺,并在姑衍山舉行儀式,祭奠為國捐軀的將士。后來的2000余年,中國人都以“封狼居胥”來代指建立無比巨大的軍功。

建立蓋世功勛的霍去病,年僅22歲。但他就像大漢王朝最璀璨的一顆流星,迅速劃過天際,像上天賜予漢家王朝的一名戰神,完成任務就歸位了。去世時,他才24歲。

漢武帝曾專門為霍去病修造了一座豪宅,以表彰他的戰功。沒想到,霍去病婉言謝絕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也!”

一句話,擲地有聲,成為后世無數英豪自我激勵、為國犧牲的經典座右銘。

4

衛青和霍去病的建功立業,表面是基于皇后衛子夫的裙帶關系,實際上是因為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以及國策的調整。

漢武帝曾對衛青吐露帝王心聲:“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后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币馑际钦f,變更制度和出師征伐是他在位時急需完成的兩大任務,二者均指向帝國大一統。

在樹立絕對皇權、構建大一統帝國的政治攻略中,皇帝雖然稱孤道寡,但不可能真的是孤家寡人??v觀歷史,皇權不可能獨立存在,勢必依存于以下四種勢力中的一種或多種:宗室,外戚,宦官,臣僚。

漢武帝時期,是皇權調整與擴張的關鍵期。在他之前,有跟高祖劉邦打江山的軍功勛貴集團,有以呂后為首的外戚秉權,有分封郡國引發的七國之亂,所有這些,都是皇權極易受到挑戰的表現。

漢武帝強化皇權,從軍隊入手,將軍權從軍功勛貴集團向外戚集中。這個過渡過程,恰好在衛青、霍去病身上得以體現。衛青、霍去病的崛起,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外戚身份,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本身戰功卓著,是典型的軍功新貴。

但他們都很清楚地意識到,漢武帝對軍權的分享,必須以外戚支持與服從皇權為前提。喪失了這個前提,諸呂的命運就是外戚的下場。因此,盡管戰功赫赫,衛青卻因“柔和媚上”受到史家詬病。

衛青的部將曾勸他廣招賓客,衛青嚴詞拒絕,說親附士大夫是“人主之柄”,即握在皇帝手里的把柄,到時怎么被弄死都不知道。

他以專心征戰、回避政治、遠離朝政的姿態,表示絕對服從皇權。在他姐姐衛子夫的皇后地位動搖后,他甚至拿出自己用戰功換來的獎賞,去討好皇帝的新寵。但此時,已經沒有先知替他卜算出身后家族的命運了。

衛青死后第十五年,一場巫蠱之獄轟動朝野。

當時,帝都長安城內盛行巫蠱邪術。在廟堂和宮中,也有很多人妄圖用此術加害政敵,這加重了晚年漢武帝的多疑、冷酷和昏聵。

先是衛青的大姐夫、丞相公孫賀遭人誣告用巫蠱詛咒漢武帝。漢武帝一怒之下,將公孫賀全家滅族,這一下子拉開了衛家覆滅的序幕。

漢武帝任用一個名叫江充的佞臣查辦巫蠱之案。江充等人的目標很明確,其矛頭直指衛氏家族及其姻親或親信。繼公孫賀被滅族后,公孫敖也被滅族。隨后,衛子夫所生的兩個公主,以及衛青的兒子,都被殺掉。

江充連連得逞,好不得意,進一步將矛頭直指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他自稱“于太子宮得木人尤多,又有帛書,所言不道”,把這當作太子搶班奪權的鐵證。太子惶恐無計,遂殺了江充,矯皇帝之命起兵自衛。

京城哄傳太子已反,漢武帝大怒,親自回京平叛。在雙方斗殺中,京城十多萬兵民死于溝壑。后來,太子兵敗后走投無路,自縊身死,太子妃以及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全部遇害,皇后衛子夫自殺,衛氏家族幾乎滅門。只有太子的孫子劉詢尚在襁褓中,得到大臣的保護,僥幸逃生。

平息“巫蠱之禍”后,漢武帝才回過神來,但已無可挽回。他只能再次以屠殺的方式,為太子劉據平反昭雪,帝國功臣再次卷入其中。

自此,皇帝與軍功新貴兩敗俱傷,高層權力出現真空。一個真正的外戚專權時代,來臨了。

5

漢武帝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幾乎否定了自己一生的事業和政策。在頒布輪臺罪己詔的同時,他著手尋找能夠貫徹他新政策的輔佐大臣。放眼望去,帝國人才經歷“巫蠱之禍”的劫難,所剩無幾,他一眼就看到了老臣霍光。

霍光也是個傳奇,他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當年,小吏霍仲孺在平陽公主府中與衛少兒私通,有了私生子霍去病之后就離去了。他并未帶走衛氏母子,而是在老家另娶了一名女子,婚后二人生下一個男娃,取名霍光。

日子一年年過去,霍去病在封侯拜將后,已查訪到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出征漠北之前,途經河東平陽,他特地去探望了素未謀面的親生父親霍仲孺?;糁偃婵匆娮约旱乃缴映闪说蹏捻斄褐?,“撲通”就跪到地上,連說:“我命好?。 ?/p>

打完勝仗回來,霍去病想請父親一起到長安居住?;糁偃娌辉敢?,他年紀大了無所作為,但希望哥哥帶上弟弟去歷練,于是霍去病將弟弟霍光帶走了?;艄庾鰤舳紱]想到,自己一個“貧二代”,因為同父異母哥哥霍去病的關系,一夜之間成了皇帝身邊的人。

他在漢武帝身邊服侍近30年,一向以“資性端正”著稱,遇大事“靜定凝重”,為人穩重,史書說他“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有官員偷偷觀察過,霍光每次進出宮殿,邁出的步子總是一樣大,步數也總是一樣多。漢武帝知道這一細節后,暗記于心,趁著上朝時給霍光數步子,果然如此。

霍光的幸運還在于,他雖因外戚衛氏的關系而顯貴,卻與衛氏沒有血緣關系。因而,在“巫蠱之禍”衛氏滅族的劫難中,霍光并未受到波及,反而因為帝國人才凋零更顯突出。

漢武帝臨終前,曾命宮廷畫師畫周公像,賜給霍光,意思是年幼的劉弗陵繼位后,霍光應行周公輔政之事。這樣,霍光成為漢武帝托孤的最核心人選,肩負起代理幼小皇帝攝行政務的職責。

和霍光一同成為顧命大臣的,還有車騎將軍金日?、左將軍上官桀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但史書記載,漢昭帝劉弗陵繼位后,“政事一決于(霍)光”?;艄膺€與另一名顧命大臣上官桀進行政治聯姻,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隨后將上官安的女兒、自己的外孫女嫁給漢昭帝當皇后,霍光由此成為正牌外戚。從此時起,到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整整20年,霍光雖無皇帝之名,卻是帝國最有權勢的人。

后來,上官父子與霍光爭權,串通漢武帝的另一個兒子燕王劉旦謀反。事情敗露,霍光果斷殺掉了上官父子一家以及支持上官父子的桑弘羊,而另一個顧命大臣金日?早已故去。至此,輔政四人組,只?;艄獬毥菓颉?/p>

客觀地說,霍光當政時期,不遺余力地貫徹了漢武帝晚年罪己詔的思想,使得被掏空的國力得到恢復,人民得以喘息,造就了歷史上有名的“昭宣中興”。他本人也無奪權自立的想法,而是守住了一個輔政大臣的底線,所以史家常以“伊(尹)霍(光)”并稱。

但是,他太沒有當年衛青、霍去病風光時的政治自覺了,他沒有用自己的能力去維護和加強皇權,而是相反,強化了“君弱臣強”的政治格局。秉政期間,廢立皇帝對他來說不在話下。昌邑王劉賀在漢昭帝早逝后被立為帝,不到一個月,就因為過早暴露了鏟除霍光勢力的計劃,隨即被廢。

到廢太子劉據的孫子劉詢(即漢宣帝)被立為帝時,霍家勢力已經登峰造極,嚴重擠壓了皇權空間。

以下是部分霍家成員及其所任要職:

霍光——大司馬大將軍;

霍禹——中郎將;

霍山——奉車都尉侍中;

霍云——中郎將;

霍光女婿鄧廣漢——長樂衛尉;

霍光女婿金賞——奉車都尉;

霍光女婿趙平——騎都尉、光祿大夫;

霍光女婿范明友——度遼將軍、未央衛尉;

霍光女婿任勝——諸吏中郎將、羽林監;

霍光姊婿張朔——給事中光祿大夫;

霍光孫婿王漢——中郎將;

霍光外孫女——皇太后。

不僅如此,朝廷中許多重臣,或出自霍光門下,或與霍家關系密切,形成“黨親連體,根據于朝廷”的局面。就連漢宣帝繼位后,見到霍光也總是“如芒刺在背”,一直小心翼翼,生怕重蹈昌邑王劉賀被廢的命運。

人臣做到讓人君害怕,家族危機已經在此埋下來了。

更何況,霍光一家,盡出恃權放縱之人?;艄獾睦掀呕麸@,一心想讓小女兒霍成君成為漢宣帝的皇后,便買通御醫,毒死分娩后的許皇后?;艄庵来耸潞螅瑸榱思易灏踩?,捂住了此事。

漢宣帝應該也知道幕后黑手,但懾于霍家權勢,不敢追責。

6

公元前68年春,霍光病重去世。

漢宣帝為霍光舉行了最高規格的葬禮,并給霍光的兄孫(實際上可能是霍光的兒子)霍山、霍云封侯。但在一系列禮遇的背后,一張清算霍家的大網,悄悄布下。

用了3年時間,漢宣帝或調任,或削黜,逐漸清理了朝廷內外的霍家勢力。然后,許皇后被毒死一案,適時地以告密的形式爆發。漢宣帝趁機收網,霍家被徹底滅族,罪名是密謀“廢天子而立霍禹(霍光之子)”。

事實上,霍家謀不謀反已不重要,皇帝需要一個大大的罪名以震懾天下,他們家就只能“被謀反”了。

北宋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時,這樣說:

霍光之輔漢室,可謂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執之,久而不歸,鮮不及矣……(霍)光久專大柄,不知避去,多置親黨,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憤于上,吏民積怨于下,切齒側目,待時而發,其得免于身幸矣,況子孫以驕侈趣之哉!

意思是,霍光秉權太久,而不知歸還權柄,被滅族只是遲早的事。

權力之劍,果報不爽。

這一段長長的歷史,講到這里,我們看到衛、霍兩個家族的崛起、極盛與覆滅。作為西漢中期武、昭、宣三朝最典型的外戚家族,衛、霍兩家的命運,實際上是王朝歷史循環中一個小小的縮影。

帝王將相的歷史,永遠逃不脫權力得失的過程。只不過,衛、霍兩家出過影響歷史走向、重塑民族自信的文臣武將,所以我們復盤這個過程時,會更加痛惋、于心不忍而已。

從公元前138年衛子夫懷孕專寵、衛家顯貴開始,到公元前68年一代權臣霍光去世為止,這兩個家族,整整影響歷史70年,如同群星閃耀西漢,功過任人評說,而他們的名字,永載史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云林县| 衡山县| 东至县| 永胜县| 赤峰市| 色达县| 高淳县| 台湾省| 宜良县| 平湖市| 平昌县| 洮南市| 威信县| 临潭县| 博湖县| 娄底市| 商河县| 大洼县| 霍林郭勒市| 若尔盖县| 阿克苏市| 大庆市| 长寿区| 清镇市| 诸暨市| 镇巴县| 沂水县| 新密市| 日照市| 行唐县| 鹰潭市| 双峰县| 中西区| 潜江市| 宾阳县| 鄂尔多斯市| 都江堰市| 临湘市| 道孚县|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