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欺人太甚
- 東漢末年?不,是蒸汽元年!
- 少放點糖
- 2083字
- 2024-05-07 23:50:56
劍尖所指,眾臣俯首。
而劉辯神色不懼,哈哈一笑,確有幾分天子氣概。
“哈哈哈,董愛卿好手段,想要使劍嚇唬朕嗎?”
董卓上前一步,“臣下不敢,不過陛下若是非要一試劍鋒……”
后半句董卓未說,不過眼神兇狠,仿佛隨時都會上前,讓劉辯也和王宏一樣,人頭落地。
荀彧和張遼同樣上前半步,將劉辯護在身后,劉辯拉開二人,同樣迎著董卓走了一步。
“昔年高祖斬白蛇定天下,武帝北征匈奴,西通西域,威服四夷,如今子孫不肖,卻也不敢數典忘祖,褻瀆神器。”
劉辯神色從容,仿佛真的做好了今日死在殿前的覺悟。
“倘若董愛卿執意逼宮,那朕也只好君王死社稷了。”
李儒在一旁急得冒汗,此時情況已經大大超出他的原先計劃。
“陛下言重了,臣只是為社稷考慮,有功不賞,不利于激發群臣報國之心。殿中諸位大臣想必也是如此想法,對嗎?”
“是啊,陛下,董司空立下不世奇功,不僅擊殺叛將丁原,更是收服丁原殘部,若是陛下同意封賞,再有董司空護衛,想我大漢定能中興有望!”
“臣等還請陛下同意封賞,以激三軍士氣!”
“臣等請陛下三思!”
“朕旨意已下,絕無收回之理。袁槐于我社稷有功,董愛卿若是真想做司空,大度些為袁槐辦喪便是。”
此言一出,眾臣皆驚。
一干年紀及見識都遠超劉辯的老臣都被董卓嚇的放下尊嚴,萬萬沒想到大漢這少年天子竟是如此有血性,如此愛才惜才。
董卓神色陰晴不定,終究還是近臣李儒上前低聲勸導,“主公當放眼天下,萬不可在此與皇帝小兒意氣之爭,若想稱王稱霸還需借助大漢名號。”
“主公若是當庭弒君,必會激起大漢臣民反噬,不利于主公發展。”
“那便依陛下之言,三日后,希望陛下兌現諾言!”說完,董卓饒有深意的盯了劉辯一眼。
“退朝!”董卓大喊。
突如其來的一聲嚇得群臣一驚,董卓此舉顯然屬于僭越,不過也沒人敢于在此時再多計較此時。
群臣哪里見過如此兇惡場面,地上除卻血污外,甚至多出了些不明液體。
待到群臣退去,劉辯回到屋內方覺手心后背全是虛汗,說到底他也只是個年輕人,并沒有經歷過此等場面,說不怕那全是唬董卓所用。
“陛下,那董卓實屬兇悍,以此來看洛陽城實在危險,臣建議陛下盡早離開。”
荀彧表現同樣勇敢,與張遼一道隨時準備將劉辯護在身后,緊張半晌此時終于放松亦是心力憔悴,大口喘著粗氣。
“陛下,臣目前已打聽到數條小路,只是目前仍需探查哪條最為安全。”聽到荀彧之言,張遼及時上報自己進度。
“張遼,近期辛苦你了,營中若有舊部,也可拉攏幾人,需要絕對可靠,寧缺毋濫。離開洛陽之后,我等需重新起兵,屆時身邊缺人統兵。”
“為陛下分憂,臣義不容辭,臣確實有相熟之人。總共五人,皆是屬下同鄉,待我和他們說清楚,他們定會隨我們一同離開。”
“如此甚好,馬匹記得備足,趙恒,干糧銀錢也要多拿些。不過準備物資時小心些,實在不行只帶金銀,其他物品可在路上零星采買。”
“諾!”
劉辯這邊被董卓嚇的不輕,若是條件成熟,恨不得今夜出逃。不過董卓那邊同樣不大太平。
“小皇帝,欺人太甚!”剛回府邸,董卓便一把拍在桌案上,震的茶盞一蹦,茶水濺出不少。
劉辯若是聽到此言,定然無語,他何時欺負董卓了,今日朝會自己命都快丟了。
“主公不必心焦,只要剪除小皇帝羽翼,他便是再生氣又能如何,屆時政令通傳,誰能分的清是主公之令還是皇帝之令?”
李儒搖著羽扇寬慰道,“主公只需慢慢滲透,逐步將重要崗位換成自己人,屆時這大漢天下姓劉還是姓董猶未可知。只是暫時主公仍需等待時機,不可落人口實!”
“文優此言差矣,主公,目前這小皇帝過于剛烈,若是他不聽話,主公不妨換個劉氏子孫,屆時不是更方便些?而且天子仍為劉氏,也不會招致天下群雄反對。”
李儒主意是大方略,賈詡則是進一步完善,想出了個更絕的主意,按他所言更加方便董卓把持朝政。
董卓點頭,想到劉辯今日表現,確實令他有些頭疼。
“先緩兩日,若是劉辯再不聽話到時換他不遲,現在動手的話,那太明顯了些。”
賈詡點頭稱是,“主公高見,劉辯這廝只要不在帝位,到時如何處置,還不是主公一言可決?”
“李儒,袁槐喪禮就交由你去辦,切記辦得隆重些、正式些。”
董卓之言過于里奇,以至于李儒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主公不是最恨那袁槐?怎會如此下令。
“主公這是何意?”
董卓咬牙切齒道,“不辦的隆重些,怎么顯示出皇帝陛下的重視,喪事辦的好,袁家才不會輕易逃出城去。再者,既然辦了,那便別讓那小皇帝再找出別的借口來。”
賈詡心頭一跳,主公到底是主公,竟打著將袁槐家滅口的主意。
“賈詡,你去物色劉氏子孫,看看扶持誰比較合適,別再弄個劉辯過來。”
“回主公,臣已有人選,陳留王劉協,此人性格懦弱膽小,若是他登大位,定不敢違背主公。”賈詡善于揣測人心,料想董卓不會拒絕,便把功夫做在了前面。
“劉協,確實可以考慮,為求穩妥,還是多挑幾個備選。”
“諾!”董卓下令,賈詡自然不會反駁。
“還有,今日劉辯身前那兩人是什么來路,倒是挺忠心?”
“稟主公,披甲那人乃是丁原手下,名為張遼,劉辯那廝封丁原為執金吾之時曾向他討要一人做近身護衛,那人便是張遼。”
呂布與張遼相識,于是此時率先站出來回答。呂布雖然此時被封執金吾,論品級和董卓現任州牧差不多。
不過呂布麾下實力比起董卓還是差上不少,故此也沒有別的心思,答起話來畢恭畢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