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子道:“不過是武夫小道,也不值一提。”
也有學子反駁道:“武道九重境,一步一重天。”
“這些武夫,只一味熬煉肉身,雖不及玄門的羽化飛升、釋教的如來大定,有種種神異玄妙、長生久視,更不能與我儒門浩然正氣調和天地人心之大道相提并論,”
“但于斗戰殺伐一途,卻堪稱世間翹楚,倒不可一味小覷。”
“那又如何?朝野上下,還不是要以我儒門為尊?而且若無我儒門大賢為彼等體悟天心,參透天地大秘,開啟洞天勝境,又何來這世間武道?”
“那倒也是,我輩所循,方是人間正道,天下正統……”
眾學子論起“正道”、“正統”來,興致勃勃,一時也將“區區一賤民”拋諸腦后,不再談論。
……
峽谷之間,有一片冰川。
在一處隱秘的夾縫中,有一個冰窟。
顧安此時正在冰窟中。
這是雄海伯平日里往返虎爪湖,短暫休息的獵洞,有時也用來儲藏獵物。
這里冰天雪地,又極其隱秘,就算放上一年裝載,也根本不怕。
白屋莊的獵戶,幾乎都有幾個類似的獵洞。
一是有時獵獲多了,不便攜帶。
二是肉肆的抽成太高,獵獲全都拿去賣太虧。
所以平時不是要換柴米油鹽、或有急用錢處,大家都是將獵物留著,偶爾還能給家中老幼補補。
顧安心知自己這次獵得的雪麑,不是一般東西。
若是明晃晃拿回去,必定引起騷動。
所以便將雪麑拿到這獵洞暫時存放。
伸出頭看了看天色,這里離白屋莊有一段距離,天黑前應該是趕不回去了。
顧安便打算在冰窟里過一夜。
這里有雄海伯徹的土灶,能生火,倒不怕夜里被凍死。
坐在好不容易生起的火堆前,顧安還在想著剛才偶遇的王丞等人。
陰君陵那幾個朔風書院的學生,別看對他態度不怎么好,但多少也是有幾分讀書人的修養。
雖然傲慢,卻也并非那種絲毫不講道理、仗勢欺人之輩。
態度不好,至少也是有態度。
可若是換了一般的豪強子弟,恐怕今天就不是對自己譏諷幾句而已。
而是連話都懶得跟自己說,上來就直接弄死,奪走雪麑。
尸體隨意扔在一邊,冰雪一蓋,不過是在皚皚白骨之中多埋了一具罷了。
不值一提。
這不是危言聳聽。
而是世情如此。
尊卑之別,上位者對下位者就是生殺予奪。
這幾個學子,已經是顧安在這個世界見過的最講道理的人了。
至于王丞,那更能稱得上一聲君子了。
果然,只要底線拉得夠低,就很容易得到滿足。
顧安想著,不由看了一眼鏡子。
【鏡主:顧安】
【品鑒:不入流。平庸至極的凡人】
【法:《性靈之主》LV1(2/800)】
【術:《飛鳧箭》LV1(33/200)】
【器:性靈之寶·飛鳧箭】
【性靈之光:1】
不入流……
真夠刺眼的。
還是得努力啊。
說起來今日也算是鴻運當頭。
獵獲了雪麑,遇上的又是這群書院學子,其中還有王丞這樣的君子。
原本顧安就打算用這雪麑做點文章,畢竟賣給肉肆的話底褲都要虧掉,實在不甘,風險也大。
不過顧安選擇的目標是王家,這是他唯一能接觸到的豪強。
用這雪麑,搭上王家的關系。
借王家這塊虎皮,提高一下自己在肉肆眼中的份量,不至于被盤剝過甚。
現在卻出現了更好的選擇。
王家再是豪強,也不可能與朔風書院相提并論。
別說書院中的講學先生、大儒名士,僅僅是書院中的學子,也多的是王家招惹不起的存在。
王丞雖然沒有拍胸脯打保票,但以顧安對這人的觀感,不是信口開河之輩。
既然話能說出口,恐怕是已有八九成的成算。
區別只是能給自己討到個什么差事。
其實顧安并沒有太大奢望。
能進入書院,哪怕是進去打雜做苦力,那也是披上了書院的皮。
有了這層皮,就算是給自己如風中之燭、朝不保夕的小賤命上了個保險。
別說一個肉肆,朔邑城中的三教九流都算上,哪怕不將一個小雜役看在眼中,輕易卻也不敢傷自己性命。
次日。
等顧安回到白屋莊,腰上掛著的一圈獵物,著實是震動了這個小村莊。
才剛踏進村子,就有大嗓門的姑婆們嚷了起來,短短片刻,就引來了烏泱泱一片吃瓜眾。
在白屋莊,打獵不奇怪,獵獲多也是常有的事。
但顧老六這傻子打獵,還所獵頗多,那就是能說上三天三夜的奇事了。
“傻六兒,你上誰家偷雞摸狗去了?這不是把誰家獵洞給掏了吧?”
“金二嫂,您要想找人掏洞找別人去,我可還小,不敢爬您那墻頭。”
“去!你個毛都長齊的小崽子!”
“六兒,你這是上哪兒打的獵?跟三叔說說!”
“三叔,您家閨女呢?我找她玩玩去。”
“嘿!你個小兔崽子找死呢!”
“顧六兒,行啊,你這是開竅了?學會打獵了,連腦子都不傻了?嘴皮子這么溜,連黃腔都會開了!”
“白大叔,這還得謝謝白二哥經常帶我出去耍啊。”
“上回他還帶我到朔邑城里的倚紅樓去,說要請我喝酒,雖然最后騙我付了酒錢,但是也多虧白二哥,才讓我見了世面嘛。”
“世面見多了,這腦子也就越來越清楚了。”
“什么!?我說呢,你小子那會兒怎么天天上我家蹭飯,合著是拿錢喝花酒!還有那個小畜生!又跑去那銷金窩!看老子不抽死他!”
“……”
村民們圍著顧安你一句我一句。
顧安也不怵。
一個個上來打趣他,也不乏見他獵獲頗多,猜出他應該是掌握了一條好獵徑,想占他便宜的,都被他一句一句懟了回去。
隨著白得志的老爹被他兩句話激得氣急敗壞地往家里趕,這群吃瓜眾總是漸漸消停了下來。
不消停不行,顧老六這小子嘴巴太損了,真是一點虧都不吃!
相較于顧安的獵獲,反倒是他的變化令人們更加驚奇。
顧傻子好像不傻了!
顧安見眾人見鬼的神情,面帶滿足的笑容,推開眾人,往家里去。
他也不怕暴露什么的。
自己不是傻子的事,瞞不了多久,也不想瞞。
每天演傻子很累的,而且一旦露了破綻,還憑白惹人生疑。
還不如光明正大,隨人去腦補。
再說,以前的顧老六也不算太傻,頂多是有點弱智,加上負情商,執拗不知變通,才讓人當成傻子白癡。
如今顧安也有點明白了,十有八九,是那面鏡子搗的鬼。
封印了自己的一部分性靈,幫助自己煉成了所謂的“性靈之主”。
卻也導致自己這十六年來,變得渾渾噩噩。
顧安走后,村民們又開始熱火朝天八卦起來。
有說老天開眼,讓顧老六開了竅啥的。
有的說是顧老六父祖在天有靈。
也有的說顧老六踩了狗屎,在大雪山里吃了什么天材地寶,腦子變靈光了。
這是最受追捧的說法。
因為大雪山中綿延無際,其中珍禽異獸,瑤樹仙草,多不勝數。
即使是豪強世家、江湖高手,也是前赴后繼、絡繹不絕地往里闖,想要尋得珍寶。
倒也時不時有人成功,但十之八九,都是有進無出。
在西州,白屋莊村民大概算得上是最了解大雪山外緣的人,所以經常有人來莊中雇用向導,對這些傳聞最是清楚不過。
有這樣的猜測才是正理。
所幸顧老六之前傻歸傻,卻是個聽話的乖孩子,所以并不惹人厭,反而還挺招白屋莊村民喜歡。
因此,如今就算顧老六吃了什么好東西,變得聰明了,也沒人會認為有什么不好,反倒都為他高興。
哪怕有人心中羨慕嫉妒,卻也不至于會有什么害人之心。
這里的人糙是糙了點,良心還是不缺的。
能在這種世道世代相傳,白屋莊內部的強大向心力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也正是因為深信這點,顧安才沒有太多顧忌。
他視白屋莊為自己人,是助力,而不是敵人、阻力。
且不說村民們熱火朝天的八卦。
顧安回到自已那兩間破舊的泥瓦房,剛進院子,便發現里面的門開著,屋中還有些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