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安心中微驚。
他很清楚這王丞說的數字已經是良心之極,甚至算得上離譜。
雪麑雖價值極高,卻也沒有王丞說的這么離譜。
這東西肉質很差,只有皮毛有不錯的御寒效果,但比它更好的選擇并不少。
之所以貴,是因為讀書人喜歡。
只有在這些讀書人手上,幼麑才有價值。
拿到市面上去賣,頂多也就是不到二十貫。
這是市價,若是再通過肉肆過上一手,自己最多也只能到手兩貫左右。
黑死你沒商量。
而且,兩貫錢,也就是兩千文,可不是個小數字,已經遠遠超過一個“賤民”的價錢。
自己真未必能拿到手,甚至還有送命的風險。
王丞開口就剛好是市價,證明這人并非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迂腐之人。
定然也清楚這其中的道道,卻還是開出了這個價。
證明他確實不想占自己便宜。
顧安其實已經樂意之極,但是……人心總是難以滿足的。
既得隴,當望蜀。
既然你是君子,那就別怪我君子可欺之以方了……
“我、我……”
顧安作踟躕吞吐狀。
撓撓頭,一副憨態:“我不想要錢。”
“不想要錢?怎么,你還想白送啊?”
一旁那陰君陵笑道:“卻不想你也懂得溜須拍馬?”
他只當顧安是想討好自己等人。
其他人也大多是同樣的想法,都面露譏諷。
區區一介賤民,也想攀附高門?
簡直不知所謂。
王丞倒是不在譏諷之列。
點頭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你若有所求,只管說來,我若能做到,定當竭盡全力為你辦到。”
“若是不行,我也不會強取豪奪,你不必懼怕。”
顧安“膽怯”道:“我、我想進書院。”
“嗤~!”
此話一出,在場之人幾乎都不再掩飾心中不屑,嗤笑出聲。
陰君陵高坐馬上,拂袖道:“王兄,此人癡心妄想,魔怔至斯,你還和他廢話許多作甚?”
“多給他些銀錢,快些打發了便是,憑白浪費這許多時間,失了我等身份。”
王丞沒有理會,面現為難,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顧六,你的心意我知曉,但……你這許多年來,到書院求學無數次,應當知曉書院規矩,”
“只有青白之家子弟方能進書院,我雖愿成全你拳拳向學之心,卻也不能改易規矩。”
大庸所謂的青白之家,指的是三代之內,至少有一人功名在身。
說著,他嘆了一口氣,搖頭道:“唉,罷了,看來此麑與我無緣。”
“你若改變主意,便到書院來尋我,我名王丞。”
說完,將手中的幼麑遞還顧安,轉身上馬,便要招呼眾人離去。
顧安本只是想漫天要個價,卻沒想到這王丞如此干脆果決。
連忙叫道:“郎君誤會了,我怎敢奢望成為書院學子?”
“哦?”
王丞勒馬回頭。
顧安道:“顧六出身貧賤,又身無長技,多年來全靠家中姊妹幫扶,實在愧無顏面,”
“如今只求在書院尋一差事,養活自己,不拖累家中姊妹,便感激不盡。”
那陰君陵笑道:“算你還有些自知之明。”
他們對于這個常常跑來書院山前長跪的“常客”大都有所耳聞,對顧安所說都不以為奇。
反倒是他一個傻子,能說出這番話來,令人意外。
王丞點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難得你有此孝悌之心,我自當盡力成全。”
話鋒又一轉:“不過,書院的差使,都有專人管束,我也不便過問,”
“倒是可以替你去說說項,結果如何,卻無法保證,”
“你且等待些時日,若事成,我會讓人去知會于你。”
顧安欣喜道:“多謝郎君!”
“那這雪麑便贈予郎君……”
王丞擺擺手:“無功不受?,且待日后再說。”
說罷,便招呼眾人,策馬而去。
“王兄,你是君子,待人以誠,陰某佩服,卻也不必如此親善區區一賤民吧?”
“縱然是兼恭下士,也該有度,士與民,本該涇渭分明,正是天行有道,萬物恒發,”
“圣人亦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若是亂了尊卑禮法,何談天道有常?這世間之事,豈不全都亂了套?”
官道上。
幾名學子縱馬緩行。
陰君陵面有不悅,埋怨王丞。
王丞溫和一笑:“陰兄勿怪,尊卑有別,自是不假,但我等也不必處處咄咄逼人,”
“左右不過是舍一些錢財,三兩句言語,又何必與人爭執,壞了我等養氣之功?”
天尊地卑?
天意高闊渺渺,司掌日月,陰陽化生,萬物萬育,皆出其下。
自然是尊貴無比。
大地厚德載物,育養群生,又豈能言卑?
正如天下億兆黎庶,雖是碌碌庸庸,身卑命賤,任權貴踩踏。
但這天下,又何嘗能離了他們?
王丞對這“天尊地卑”之說,倒是另有自己的見解。
只是他深知陰君陵為人,“天尊地卑”又是圣人之論,他也不便與其爭辯。
果然,他這話一出,包括陰君陵在內的幾位學子都釋然了。
“原來如此。”
陰君陵嘆道:“難怪王兄的養氣課考,向來都是甲等上上,見微知著,如此躬行實踐,令人佩服。”
旁邊有一學子道:“王兄養氣之功,自是不凡,但王兄當真相信那傻子能獵雪麑?”
王丞道:“你們也莫要小看顧六。”
“據我所知,他出身白屋莊,此間乃遠近聞名的獵莊,莊中村民世代于大雪山中狩獵,對大雪山中種種最是了解不過,”
“且不說這些,難道你們不知,雪麑乃異獸之屬,十分珍稀,”
“除去因此異獸一雙玉角,一身雪絨,都有清心凈身之功,織煉成‘玉塵裘衣’,更有養性養氣之助益,于我儒門與玄門而言,都是難得之寶,”
“更因此獸難得,不僅難覓,亦難獵獲,莫說是一般武者,即便是我等,若非顧六,今日也差點錯失。”
陰君陵好笑道:“怎么,莫非王兄以為,那顧六于武道技藝上,已能勝過我等?”
王丞搖頭:“那倒不至于,他出身獵莊,有些獵射的本事,倒不足為奇,”
“此外,他應當是精通某種有煉體之功的射術,且有不俗造詣,”
“人身有三百六十五骸節,那顧六恐怕已經開始淬煉雙肩骸節,且近功成,”
“也只有如此,他才有可能以凡人之軀,射獵雪麑,”
“怕是不久,便要踏上武道初境了。”
“什么?”
眾學子都微微一驚。
陰君陵仔細回想,頓時驚覺,果然如王丞所說。
若非淬煉了雙肩骸節,以普通人的筋骨力量射出的箭,是不可能射中雪麑此等異獸的。
不由皺眉道:“此等射術,多為軍中所傳,西州乃百戰之地,此地之民,多有征戰所遺軍士之后,有些皮毛流傳,倒是不足為奇。”
“只是區區一介賤民,并無筑基樁功,也無煉體秘法,一未煉皮肉,二未煉筋骨,竟只憑一些射術皮毛,便能淬煉骸節?”
“往日就聽說這顧六是個癡傻的,能有如此資質?”
“弱冠便淬煉骸節,縱然在那些江湖豪強、武道世家子弟中,也是不多見啊。”
儒門雖不言武道,但君子六藝,其實也少不得修行此道。
不僅儒門,包括玄門、釋教在內,三教雖各有側重,卻都會修行此道。
一是殺伐護道之用。
二是萬法殊途同歸,三教的道再高玄,根基也是人身。
筑煉根基,少不得武道相輔。
只不過各自煉法、深入程度不同罷了。
武道九重境,其中初境指的是第一境:煉體。
一般來說,是從皮肉、筋骨、三百六十五節,依次熬煉。
各門各派,各有秘法,也未必會循序而行,這步也不能分出絕對的高下。
只是煉體三步之中,煉人身三百六十五節是最難的一步,卻是絕對的公認。
對于江湖豪強、武道世家子弟,十幾歲煉開骸節,雖不算太出奇,卻也值得稱道一二。
而那顧六出身賤戶,什么資源都沒有,甚至連樁功秘法都無,只靠一些軍中流傳出來的皮毛,便能有如此成就,就實在令人驚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