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努力:方向不對,一切白費
- 滑洋
- 1002字
- 2024-05-07 11:32:04
現象剖析
態度很端正,從未有進步
你在生活里遇到過“不學習就能拿獎學金的娜娜”“不努力就能晉升的同齡人”嗎?我遇到過,而且不止一次。開始的時候我和你一樣既憤憤不平又覺得不可思議,心想:憑什么呀,我比他努力多了!但是仔細觀察之后我不得不得出結論:別人的成功是有道理的,如果起得早就能得獎學金,公雞早就發家致富了!只會“假努力”,就怪不得我起早貪黑卻總是得不到理想的結果。
一說“努力”,人總是很容易進入一種“表演”狀態。別人都在睡覺的時候,我已經起來讀英語課文了,你看我多努力!別人都去看電影了,就我還在寫報告,你看我多敬業!別人感不感動先不說,反正我自己是感動了。要是被老師夸一句“勤奮”、被領導問一句“辛苦”,那就更不得了了!就好像努力不是為了自己有所成長,而是為了被貼上“努力”的標簽,從此心安理得一樣。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反思一下自己的狀態就會發覺,所謂的“努力”往往是“出工不出力”的。雖然每天早上六點你都起來讀英語,但是你的計劃從來都是“讀一個小時英語”,而不是讓自己的發音達到某種程度。也就是說,從早上六點到七點,讀來讀去你的發音還是“古得貓寧”,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讀出“good morning”,這哪里是學英語呀?這只能等同于晨練,屬于體力活!好好的自我提升機會,卻被我們搞得像是為老板打工一樣:“哎呀,看到自己在用功,我就放心了。”心情相當于上下班打卡成功,計時工資總算成功收入腰包。
當然,這不僅僅是只知道重復、不知道精進的問題。很多時候,對“努力”的迫切需要,讓我們沒有時間搞清楚,自己最終要說出來的到底是“good morning”還是“古得貓寧”,就開始分秒必爭地讀了起來。就好像你根本不知道一首歌的旋律,就迫切地開始按照五線譜按鍵盤,生怕浪費一分鐘一樣,這是非常困難又低效的。
更有甚者,為了能夠持續“努力”、保持“高效”,而不是浪費時間,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選擇回避,而不是解決問題。這個報告里的關鍵詞該怎么提煉呢?哎呀,不會,算了,提煉太浪費時間了,趕緊努力做完才是關鍵。這個演示文稿的動作該怎么添加呢?哎呀,太難了,算了,學習太浪費時間了,就這樣也沒人看得出來。于是,為了能夠持續“努力”,你放棄了在問題面前一次次學習和提升的機會,看似完成了大量的工作,本質上卻是在原地踏步。
現在你知道為什么自己明明是更努力的那個人,結果卻總是不盡人意了吧?出工不出力,只求“努力”的好名聲,不求實質性進步的“假努力”實在是非常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