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盧植點頭,劉備自然一路暢通無阻,順利的領著關張寧三人朝著中軍大帳走去。
一路上,寧澈都在不斷打量四周。
雖然寧澈有著遠超古人的見識,但在許多方面上與古人相比,還是要稍遜三分。
就好比安營扎寨,作為一個現代人,如果沒有需要,肯定是沒有什么了解的。
可作為主將,方方面面自然都必須俱到,決定一個人上限的最大因素永遠是那個人自身最不足的地方。
而盧植深諳兵法之道,其營帳分布如棋盤般井井有條,兵力布置恰如其分,實乃兵法之典范,這一點寧澈也自愧不如。
不多時,中軍大帳內。
主座上,一位中年將領端坐,面容清瘦,下頜輕垂山羊胡,雖然身披戰甲,但卻難掩其儒雅之氣。
顯然,此人便是盧植盧子干。
主位兩旁分別有六位將領,那自然便是隨盧植出征的五位北軍校尉以及副中郎將。
此時,被眾人注視著的四人卻沒有絲毫怯場。
劉關張三人都是淡然無比,寧澈則更是大膽,依舊在用雙眼肆無忌憚的打量著四周。
隨后,劉備便當即雙膝跪地,向盧植行師禮。
“師君!”
而劉備身后三人也紛紛拱手行禮,躬身一拜。
至于盧植與劉備的師生緣分從何而來,那還得從十多年前說起。
盧植故里便是涿縣,十多年前閑居時就曾設學堂,廣收門徒。
其后英才輩出,劉備與公孫瓚皆為其高足。
歲月流轉,重逢之際,盧植看著眼前已成熟許多的劉備,心中自然不免感慨萬分。
片刻后,盧植輕撫須髯,徐徐慨嘆道。
“玄德啊,多年未見,為師心中也甚是想念。”
“不過你此番離家遠行至此尋我,所為何事吶?”
聞言,劉備自然不敢怠慢分毫,趕忙拱手回道。
“黃巾之亂,四海鼎沸。學生本欲于故里集結鄉民,共御賊寇,誓守家國安寧。”
“可學生又忽聞朝廷拜師君為北中郎將,揮師北進,剿滅張角。”
“學生深知賊勢浩大,兵馬眾多,師君或有不足,因此學生愿挺身而出,領兵助戰,甘為師君驅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聽罷,盧植自然高興,劉備雖然實際上幫不了什么忙,但這份心意卻也值得盧植感動。
隨后,盧植也徐徐起身來到劉備身前,面色溫和的扶起了劉備,輕聲說道。
“玄德有心了。”
而劉備也一臉恭敬,沉聲回道。
“為國除賊,為師分憂,此乃學生的本分。”
盧植肯定的點了點頭,眼中對劉備的欣賞之意也愈加濃厚。
“甚好,你恰逢其時,我正欲揮師廣平,蕩平黃巾。”
“你便任近衛之職,守護中軍吧。”
“切記,沙場上莫要貪生怕死,否則恐遭人恥笑。”
意思很淺顯,盧植這是打算讓劉備擔任他貼身侍衛。
顯然,這也是盧植身為老師對劉備這個弟子的提攜,對此眾將自然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雖然近衛依舊只是個大頭兵,但這可比在前鋒軍里當炮灰要好的多。
只要劉備不去送人頭,老老實實的跟著盧植屁股后面混幾場勝仗撈點功勞,鍍點金,很容易就能升職加薪。
若是再加上盧植的推薦的話,升遷速度和升遷的官位也只會更大。
可就是這種在別人眼里打著大紅燈籠都找不著的好差事,劉備卻毫不猶豫的婉言拒絕。
“學生策馬披掛上陣,自幽州馳騁而來,所誅黃巾賊寇也數已近萬,歷經大小戰役近百場,絕非貪生怕死之徒。”
“學生魯莽,還請老師讓我沖鋒陷陣,為大軍開路,為國盡忠!”
聞言,眾人皆神色意外的看向了劉備,就連盧植也一臉驚訝。
接著,不遠處的一個大漢便嗤笑道。
“黃巾賊軍雖外強中干,但也絕非尋常之輩可以對付,你可莫要把牛皮吹的太大了。”
劉備四人回首循聲看去,只見一個濃眉大眼、面色輕蔑的高壯漢子。
其實不止是那個大漢,其他在場的將領們都面露揶揄之色,顯然并沒人相信劉備說的話。
張飛見狀,當即怒從心起,正欲呵斥,卻發現自己被寧澈一把拉住。
而寧澈則對著張飛微微搖了搖頭,示意其莫要沖動。
隨后,劉備小心的看了一眼盧植,見其并無反應后才不慌不忙的向那個大漢問道。
“敢問閣下貴姓?”
“射聲司馬,王厚。”
王厚抱手徐徐回道,而劉備也拱手接著說道。
“王司馬,那黃巾賊眾,實乃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我二弟三弟皆勇猛無雙,萬夫莫開,四弟更是智勇雙全,神機妙算。”
“有如此之勢,縱使我人少力微,亦能剿滅黃巾逆賊!”
“若諸位仍有疑心,大可親自檢查袋中首耳。”
見劉備有如此底氣,王厚倒是沒再說話,周遭將領也面面相覷。
而此時盧植也終于不再沉默,沉聲開口,徐徐朝劉備問道。
“玄德,那支黑騎莫非?”
劉備恭敬拱手,躬身說道。
“正是。”
聞言,眾人才露出一副原來如此的模樣。
劉備那支鄉勇軍,便是盧植口中的“黑騎”。
雖然“黑騎”成立到現在不到半年,但有關羽、張飛這等名將每日教授武藝,再加上寧澈不計代價精心搭配的肉蔬充足供給下,早已脫胎換骨。
其在近百場鮮血的磨礪下,也打出了不小的名氣。
至于為什么叫“黑騎”,只不過是因為寧澈有點小小的強迫癥,下至衣物兵器,上至鐵甲戰馬,都統一弄成了黑色。
因此,傳揚出去的名號也便被人稱為“黑騎”。
而寧澈選擇黑色的原因也很簡單,只是因為黑色耐臟。
接著,盧植也再彎起了嘴角,得意的看向眾人,拍了拍劉備的肩膀說道。
“好,甚好。”
得到自己老師的肯定后,劉備自然也十分高興,連忙向盧植一一介紹關張寧三人。
“師君,這是我的二弟,關羽關云長。”
關羽一臉敬重,趕忙拱手說道。
“關羽拜見將軍。”
關羽為人雖傲,但那也得分情況,對于盧植這種學識淵博的大儒,關羽還是十分尊重的。
“這是我的三弟,張飛張翼德。”
張飛也十分老實,規規矩矩的拱手說道。
“張飛拜見將軍。”
張飛雖然性子沖,但孰大孰小還是門清的,對于自己大哥的老師,自然不敢造次。
“這是我的四弟,寧澈寧子旭。”
寧澈則是一臉淡然,從容不迫的拱手說道。
“寧澈拜見將軍。”
寧澈一身素袍,高約八尺,氣質儒雅出塵,倒是令盧植等人另眼相看。
而后,劉備便挺直了腰板,掃視眾人,沉聲說道。
“我二弟三弟英勇無畏,每逢戰事,必定身先士卒,手下黃巾賊魂不說上萬,也有數千。”
“而我四弟,學識淵博,知天曉地。埋伏殲敵之策,亦出其手,實乃智勇雙全之將才。”
聽到劉備對寧澈如此推崇,盧植也不由得高看寧澈一眼,試探問道。
“你一個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怎么也跟著出來?”
聞言,張飛當即又要開口,可依舊被寧澈攔了下來。
隨后,只見寧澈徐徐拱手,不卑不亢的回道。
“在下雖醉心書文,但對武藝也略有研習。”
接著,寧澈又氣勢一變,朗聲說道。
“況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一個讀書人呢?”
寧澈話音一落,大帳內便鴉雀無聲,針落可聞。
好一會兒,盧植才率先打破了沉默。
“好,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