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 喝茶,也能調理春天常見病
前兩天中午,先生從外面回來,說讓我看看他的眼睛,這一看,我發現問題有點大,他左眼的眼白多了好些紅血絲。
問他起因,說是早上出去的時候,眼睛受了風,就用手揉了一下,現在感覺眼睛不舒服。
我仔細檢查了,發現除了紅血絲,眼中沒有小飛蟲之類的異物,于是就考慮應該是在春天處于高發期的結膜炎,最后決定使用桑葉菊花茶來處理。
桑葉菊花茶處理結膜炎過程:
(1)桑葉一小把,白菊花6朵,簡單清洗一下。
(2)把兩者放進鍋里,加入一大碗水,煮開后沸騰1分鐘。
(3)把一半的茶水喝掉。
(4)把另一半的茶水放到合適的溫度,用干凈的紗布蘸取來洗眼睛,半天之內,清洗了3次。
(5)這期間我讓先生別看手機,盡量少用眼睛。

經過上述處理,先生眼白部分的紅血絲減少了一大半,所謂效不更方,晚上我又繼續重復了白天的步驟,加以鞏固療效。第二天早上,先生感覺眼睛好多了,眼白已經全部恢復正常,轉動眼球也不覺得疼了。于是上午我第三次重復了調理過程,以防外出復發,結果是沒有復發。
桑葉菊花茶調理原理
三月份氣溫上升,病毒也開始活躍,加上春天多風,風邪更加速了病毒的擴散,出門如果沒有防護好眼睛,很容易遭受感染。
桑葉性寒,味甘、微苦,入肝經、肺經,所以肝系和肺系的熱證,都可用它,其主要功效為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可治療肝火上炎所導致的目赤腫痛等癥狀。
《醫理真傳》中有這樣的論述:“上眼皮屬胃,下眼皮屬脾,白睛屬肺,黑睛屬肝,瞳子屬腎,兩眥屬心。”經過處理后,眼白的紅血絲不見了,說明是喝了桑葉菊花茶(加上清洗)后,肺熱被清除了。

白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入肝經,主要清瀉肝經之熱。春天正是肝氣上升的季節,又“肝開竅于目”,如果說我們的眼睛有點紅、疼,眼屎多,這就屬于肝經有熱,用它是對癥的。
白菊花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升舉清陽,它可以讓人體的清氣往上升,也能引藥性上行,到達人體的上部,尤其是頭部。
桑葉菊花茶也適合預防和調理風熱感冒
驚蟄,它的名稱源于: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于地下的冬眠動物。動物出行,病毒也隨暖風而飄散,所以桑葉菊花茶,不僅能治療結膜炎,同時也很適合在這個節氣用來預防和調理風熱感冒。
平時大家經歷的感冒大多是風寒感冒,那么該如何辨別風寒和風熱?有兩個簡單的方法。
第一,看嗓子痛不痛。嗓子不痛,多為風寒感冒,秋冬季易患,表現為怕冷、流清鼻涕等。嗓子痛,則多為風熱感冒,春夏季易得,一般是由受熱引起(或者從風寒感冒轉化而來),表現有嗓子痛、發燒、流黃鼻涕等。
第二,看想不想喝熱水。如果想喝熱水,并且喝了身體沒有感到不適,多半就是風寒感冒。如果不想喝熱水,想喝涼水,并且喝了涼水感覺很舒服,再結合其他相關癥狀,多半可以判定為風熱感冒。
在驚蟄節氣的半個月時間里,平時有內熱的朋友,可以適當飲用桑葉菊花茶,預防風熱感冒。相反,脾胃虛寒的朋友則不適合,只有在出現了風熱感冒癥狀時,才可以用它來調理。
如果是孕婦朋友或小孩子,已經得了風熱感冒的,也可以飲用。喝了兩天,感覺風熱已清,就停止。畢竟,春天乍暖還寒,性味寒涼的東西還是少食為佳。

這款茶飲里的菊花,用的是白菊花。或許有朋友會說,家里沒有白菊花,用黃菊花、野菊花行不行?從白菊花到黃菊花,再到野菊花,這三者的寒涼程度是逐步增強的。白菊花比較平和,主要起清肝明目的作用。黃菊花疏風散熱。野菊花清熱解毒的作用最強,也最寒,平時泡茶不用它,一般是拿它直接入藥的,可以用來調理咽喉腫痛等病癥。當然,因為它是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植物就跟人一樣,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還有它獨特的個性與脾氣,和它們打交道,就像和人打交道一樣,感覺合得來的就多相處,感覺不同頻的則敬而遠之。
像上面的三種菊花,基礎屬性都是寒涼的,平時已經胃寒、陽虛怕冷的朋友要慎用。
如果偶爾有需要的話,可以選擇只喝桑葉茶,雖然它也是寒涼的,但可以清肝明目、清肺潤燥。你會發現,它就像你生活中一位溫柔敦厚的朋友,你們彼此歡聚暢談,離開的時候,還順帶送了你一件可心的禮物,讓你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