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
江畔,相喚。曉妝鮮,仙景個女采蓮。請君莫向那岸邊,少年,好花新滿船。紅袖搖曳逐風暖,垂玉腕,腸向柳絲斷。浦南歸,浦北歸,莫知,晚來人已稀。
賞評
江邊,采蓮女子相互呼喚。她們晨妝鮮艷亮麗,在這美景中的那個采蓮女呀,請不要到岸的那邊去。那邊裝滿鮮花的船上,坐著一個少年。采蓮女的衣袖隨著暖風搖曳飄動,垂下如玉的手腕采蓮,心卻向著少年所在的柳蔭飛去。他是從南浦回去,還是從北浦回去呢?不知道。臨近傍晚,人越來越少了。這首詞描寫的是采蓮女對少年的傾慕之情。陳廷焯《云韶集》:“猶有古意。”
又
湖上,閑望。雨蕭蕭,煙浦花橋路遙。謝娘翠蛾愁不銷,終朝,夢魂迷晚潮。蕩子天涯歸棹遠,春已晚,鶯語空腸斷。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聞郎馬嘶。
賞評
閑望湖上,細雨瀟瀟,那花橋彌漫著云霧,更顯得路途遠長。美人眉間凝愁一直不散,一整天里迷迷糊糊,夢里還癡迷于那陣陣晚潮。浪子遠在天涯,歸舟遙遙無期,春色已晚,聽到那鶯語聲聲,愁腸欲斷。若耶溪啊,在溪水的西畔,那柳堤里總聽不見郎君歸來時的馬鳴之聲。這首詞通過寫湖上雨景,抒寫了蕩子春晚不歸時思婦的惆悵之情。陳廷焯《云韶集》:“‘夢魂迷晚潮’五字警絕。用蟬聯法更妙,直是化境。”
又
同伴,相喚。杏花稀,夢里每愁依違。仙客一去燕已飛,不歸,淚痕空滿衣。天際云鳥引晴遠,春已晚,煙靄渡南苑。雪梅香,柳帶長,小娘,轉令人意傷。
賞評
招手相喚同伴,共訴心曲。杏花凋謝了,每回夢里都擔心著相聚又散。仙鶴一去不復返,燕子也飛走了,還沒有回來的消息,淚痕沾染了衣裳。天邊云飛鳥翔,更覺得晴空遼遠。已是暮春時節,煙云飄過了南苑。女子從早春梅花含香,直盼到柳絲細長,依舊不見愛人蹤影,更令人神傷。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河傳》一調,最難合拍。飛卿振其蒙,五代而后,便成絕響。”湯顯祖評曰:“三詞俱少輕倩,似不宜于十七八女孩兒之紅牙拍歌,又無關西大漢執鐵板氣概。恐無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