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開始第五次召喚,下面系統將提供五名候選人名單,請宿主去除兩人,系統將會在余下三人中進行隨機召喚。”
“第一位,水泊梁山第九位好漢,天英星,小李廣花榮:武力值:92,統帥值:72,謀略值:68,內政值:58。”
“第二位,水泊梁山第十五位好漢,天立星,雙槍將董平:武力值:93,統帥值:70,謀略值:64,內政值:56.”
“第三位,水泊梁山第三十八位好漢,地煞星,鎮三山黃信:武力值:84,統帥值:75,謀略值:69,內政值:57.”
“第四位,水泊梁山第四十八位好漢,地闊星,摩云金翅歐鵬:武力值:82,統帥值:70,謀略值:62,內政值:55.”
“第五位,水泊梁山第二十四位好漢,天究星,沒遮攔穆弘:武力值:81,統率值:64,謀略值:64,內政值:55。”
“請宿主去除兩名候選人,系統會在剩余的三人中為宿主進行召喚。”
“去除穆弘和黃信。”
“叮,已去除穆弘和黃信兩位候選人,開始召喚,召喚完畢,恭喜宿主獲得人物雙槍將董平,植入身份為秦明麾下校尉。”
“叮,檢測到董平武將特技:董一撞:董平統帥低于五百人數的騎兵沖陣時,武力值加二,統帥值加二。”
“叮,開始第六次召喚,下面系統將提供五名候選人名單,請宿主去除兩人,系統將會在余下三人中進行隨機召喚。”
“第一位,水泊梁山第六十四位好漢,地飛星,八臂哪吒項充:武力值:76,統帥值:67,謀略值:62,內政值:51.”
“第二位,水泊梁山第九十七位好漢,地察星,青眼虎李云:武力值:75,統帥值:65,謀略值:63,內政值:54.”
“第三位,鄆城縣都頭趙能:武力值:67,統帥值:59,謀略值:61,內政值:52.”
“第四位,水泊梁山第二十五位好漢,天退星,插翅虎雷橫:武力值:84,統帥值:65,謀略值:63,內政值:51.”
“第五位,瓦罐寺強人,生鐵佛崔道成:武力值:83,統帥值:59,謀略值:61,內政值:53.”
“請宿主去除兩名候選人,系統會在剩余的三人中為宿主進行召喚。”
“去掉李云和趙能。”
“叮,已去除李云和趙能兩位候選人,開始召喚,召喚完畢,恭喜宿主獲得人物生鐵佛崔道成,植入身份為,徐州某地僧人,見色起意,強殺一民婦后,輾轉逃脫至益州,聽聞順軍勢大,故來投奔,現為軍中步軍軍侯。”
“叮,檢測崔道成攜帶人物出世:飛天夜叉丘小乙:武力值:82,統帥值:57,謀略值:60,內政值:52.植入身份為崔道成臭味相投的惡道士,現為軍中步軍軍侯。”
“開始第七次召喚,下面系統將提供五名候選人名單,請宿主去除兩人,系統將會在余下三人中進行隨機召喚。”
“第一位,水泊梁山第一百零二位好漢,地刑星,菜園子張青:武力值:70,統帥值:56,謀略值:63,內政值:52.”
“第二位,水泊梁山第九十六位好漢,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武力值:71,統帥值:57,謀略值:61,內政值:51.”
“第三位,水泊梁山第五十位好漢,地強星,錦毛虎燕順:武力值:73,統帥值:58,謀略值:60,內政值:52.”
“第四位,水泊梁山第八十位好漢,地鎮星,小遮攔穆春:武力值:65,統帥值:53,謀略值:60,內政值:51.”
“第五位,大官人西門慶:武力值:77,統帥值:56,謀略值:64,內政值:59.”
“請宿主去除兩名候選人,系統會在剩余的三人中為宿主進行召喚。”
這TM哪有一個好人。
“去掉穆春和張青。”
“叮,已去掉穆春和張青兩位候選人,現在開始召喚,召喚完畢,恭喜宿主獲得人物大官人西門慶,植入身份為軍中軍侯。”
艸,他有沒有把潘金蓮攜帶出來啊?
“叮,鑒于宿主召喚人物已達到四十四位,達到系統召喚人物達到四十時,進行系統升級,這是個吉利的數字,系統開始升級,升級中~升級完畢。”
馬相:神他么極力的數字。
“叮,系統升級完畢,現公布以下升級功能:系統頒布戰略目標:最終目標一統天下,期間宿主每攻占一郡,即刻獲得系統獎勵召喚機會一次,每攻占一郡治所,獲得召喚機會一次。”
“叮,除此之外,系統將不定時發布特殊任務,如宿主還未完成的擊殺劉焉的任務。”
“叮,系統升級后,將不再提供五名候選人,而改版為直接提供隨機召喚人物。”
“叮,召喚人物的攜帶人物數量增加,由初級版的兩人,改版為最高五人。”
“叮,召喚武將攜帶神兵寶馬的幾率增加。”
“叮,系統升級后將會有幾率出現神秘武將文臣。”
“叮,系統升級后,如果宿主召喚出遼國等異族勢力人物,人物有可能會發生在野情況,其余勢力人物不會出現此情況,注:如果召喚出異族人物在野,系統將會做出彌補,即為宿主重新召喚一位人物出世。”
馬相待系統的提示音退去后,用了好大一會才將信心量龐大的升級功能消化掉。
“呼~神秘武將文臣會有誰呢?”馬相回想著系統所說的有幾率出現的神秘人物。
…………………………
翌日。
“小民紀安邦,參見陛下!”
“朕聞泠卿言要舉薦一位文武全才,言此人武藝世間少有,且精通兵法,更懂治國安邦之道,某一開始還不信,眼下看見真人,便已信七分啊!”馬相面帶笑容看著眼前紀安邦。
“陛下所言正是,末將在紀兄手下連十個回合都堅持不住,且紀兄于兵法一道更盛末將多矣。”泠苞在一旁說道。
紀安邦聞言自是一副謙虛狀,馬相與二人寒暄一番后,就見紀安邦拱手言道:
“小民紀安邦對于陛下起兵反漢之事,心中佩服不已,當今漢庭皇帝昏庸,百官無能,朝堂之上除了外戚與宦官爭權奪利,便是世家與外戚勾心斗角,所作所為全無利國利民之舉,文官不言天下弊,只與皇帝言天下四海晏然,萬民安康,卻不知天下已是何等光景。”
“值此亂世兇年唯有陛下挺身而出殺郤儉,還益州百姓之公道,殺污吏,廢苛捐,解黎民倒懸之危,還川中黎民一個太平治世,小民不才,苦學文武藝,今不愿賣與腐朽之漢庭,只愿報效大順天子,以綿薄之力,助陛下覆滅漢庭,一統九州。”
“朕得紀卿相幫,不亞于周文王得姜子牙啊。”馬相喜道。
紀安邦自是忙道吾如何能與姜太公比肩云云。
最后馬相一道“圣旨”封了紀安邦北軍中侯,并于全軍選拔精銳五千,仿效漢庭組建北軍五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