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士紳
- 人在大明,從挽救馬皇后開始
- 愛染香
- 2114字
- 2024-05-14 00:14:18
入夜,今天的于城破天荒的沒有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間。
書房之中,他在思考一個問題。
大明現階段的土地兼并和賦稅問題。
論及后世明朝滅亡的原因,小冰河時期,農民起義,土地兼并等等一直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
但說到底,這些問題其實都圍繞在一個源頭之上。
那便是糧食!
大明國運三百余年,而這三百余年卻都處在那小冰河時期的中間位置,極寒天氣都會對農作物帶來毀滅行打擊,更不用說寒災之后一般都會伴隨的旱災。
這種極端天氣之下糧食的收成自然不會太好,有時極低的收成尚不能飽腹,又何談賦稅?
這也就是于城為何在剛出獄就急著去將土豆種到地里的原因,在這個時代,糧食實在是太重要了!
緩過神來,于城看著自己面前已經理好的奏折,這將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之后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上書勸諫,而目的,也正是現階段大明的弊政。
畢竟,拿出土豆只是解決了糧食產量問題,但想要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可還是任重而道遠...
時間來到隔天早朝之后。
御書房中,看著面前一臉正色的于城,朱元璋和朱標兩人神色古怪的對視了一眼。
誰又惹到這小子了?
但于城此刻可沒有別的心思,糧食問題畢竟是關乎大明百姓生機的大問題,他可不想自己為大明百姓帶來的福報,最后全都落到那些士紳手里。
“干爹,兒臣這次沒開玩笑!”
“兒臣拿出的土豆,只能增加糧食的產量,至于這增加出來的產量最后是造福百姓,還是流進那些士紳的口袋里...”
“則全看干爹最后的選擇!”
朱元璋眉頭微皺,這小子今天這么嚴肅?
還有他最后說的流進士紳的口袋中是什么意思?
滿腔的疑惑自然需要一個個的解答,朱元璋看著和以往不太一樣的于城,心中的重視又增加了幾分,這小子在這些事上可從都沒有和咱開過玩笑。
“城弟是不是有些過于緊張了,要知道我大明雖存在士紳,但遠遠沒達到這種地步啊?”
與朱元璋不同,在于誠開口提出問題的一瞬間,朱標就已經開始思考對方的話。
而得出的結論則是,危言聳聽!
要知道,自家老爹現在只是免除了士紳們的雜役,除此之外,各種稅收依舊不會少收,這種情況之下,又怎會發展成為于城口中所說的威脅到大明糧產的龐大集團,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也幸虧站在朱標面前的是于城,否則,但凡換一個其他官員,早就被踢出御書房了!
“大哥可是忘記了,現在可是大明開國之初。”
朱標的質疑沒有讓于城亂了方寸,甚至可以說,于城早有預料兩人會提出質疑。
畢竟現階段又有多少人能想到,那個在大明初期的小透明,竟會逐漸成長為導致國家滅亡的主要毒瘤之一。
“如今朝中正直缺乏人才之際,干爹又恰好在今年重開了科考,也就是說用不了幾年時間,大明的朝堂之中便會走進一批新的官員。”
“咱在聽你講士紳的危害,你突然提科舉是幾個意思?”
朱元璋有些納悶,咱自然知道科舉重開之后會有一大批新晉官員,但這又和士紳有何關系?
這小子說話總是前言不搭后語。
“干爹別急,我所說的士紳的發展時機,便在這新上任的官員身上!”
“干爹重開科舉,是對大明無數寒門子弟的福政,但干爹好像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寒門之中,讀書人中不乏仗義之輩,他們自然能看到家族長輩供其讀書所付出的一切,好不容易做了官,自然會去回報家族。”
說到這,于城轉頭看向朱標,開口問道:
“大哥,若是你十年寒窗金榜題名,會反手拋棄之前供你讀書的家人嗎?”
“當然不會!”
朱標沒有絲毫猶豫開口回答,這位集老朱所有期待于一身的太子自然不會是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
聽到朱標肯定的回答,于城微微一笑:
“那些剛當上大明官員的讀書人也是這么想的!”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族那怕拼盡家財萬貫也要供出來一個讀書人?其主要原因就是一旦手中有了權力,便會有人爭搶著給你送錢!”
“背靠朝中官員,手中又得了足夠的銀錢,只要稍作運轉,那族中子弟皆可‘吃上皇糧’”!
聽于城說到這,朱元璋的臉已經黑成鍋底了,那句‘吃上皇糧’更是讓其沒忍住直接開口打斷了于城的話。
“你是說他們敢賣官?”
“干爹誤會我的意思了。”
于城搖了搖頭,繼續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在大明這等嚴厲的糾察之下,賣官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干爹好像忘了,除了大明官員,那些不用參加科舉考試的小吏也是能吃上皇糧的!”
“朝中有背景,手中有銀兩,就連地方官府中都有小吏的幫襯,如此這般,這么一個不算太小的士紳家族不就形成了嗎?”
于城的話語還在繼續,但老朱父子兩個的臉色已經成了黑炭。
雖然這番話大多都是于城對未來的猜測,但身為皇帝(太子)又怎會看不清這種現象會有多大的概率實現,但容不得兩人細想,因為于城的話還在繼續。
“隨著時間的向后推移,也會有新的士紳家族不斷形成,新舊交織,便會形成一張足夠將大明包裹起來的大網...”
“當他們的勢力到達這種地步之時,野心自然也會不斷膨脹...”
“他們敢!”
聽到這,朱元璋已經氣上心頭,暴怒的聲音在御書房響起,
“他就不怕咱一次性給他們全都殺掉?”
“士紳和官員相輔相成,只要有新官上任,必然會有新的士紳家族在形成,無窮無盡,干爹如何殺得過來?”
“再者說,就說干爹能殺盡天下士紳,那你之后的皇帝,還會有這個決心嗎?”
朱元璋:“...”
朱元璋不是個傻子,能從一只碗開局到打下整個天下,都能說明對方不俗的政治智商。
從于城目前所說的話中,他已經能想出后面會發生什么:
勢力逐漸龐大的士紳階層一旦形成,對于大明的危害無疑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