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國公之死!(下)
- 人在大明,從挽救馬皇后開始
- 愛染香
- 2029字
- 2024-05-13 12:00:00
事實到底是怎樣?
于城也不知道,李善長究竟有沒有反心,這個問題,那怕在后世也存在許多爭議。
不少人認(rèn)為,李善長的‘謀反’,不過是朱元璋想要殺他而找的借口罷了,畢竟李善長身死之時,已經(jīng)有七十多歲的高齡,也已經(jīng)遠(yuǎn)離了朝堂,遠(yuǎn)離了政治的中心。
即便心中有想法,但身體和人脈也已經(jīng)不支持他在這樣‘胡鬧’。
‘司馬懿在三國時期造出的子彈,在那一刻正中李善長的眉心。’
畢竟同樣的位高權(quán)重,同樣的命長;自然會讓當(dāng)時身體已經(jīng)不是很好的朱元璋起了疑心...
但這對于城來說,并不重要。
從這場戲一開始,于城的目的就只有一個,讓歷史提前到來,徹底按死李善長!
于城當(dāng)然不會指望三年之后,那個甚至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姓名的,對李存義的舉報者,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突然多出來的自己會不會改變事情發(fā)展的進(jìn)程。
在這種情況下,于城決定出手。
自己雖然不確定李善長是否真的參與過謀反,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弟弟李存義參與過啊!
于是乎,毛驤便從于城那玩笑般的話語中得到了提示......
今天晚上的皇城很是熱鬧,錦衣衛(wèi)抓人鬧出的動靜自然不會太小。
人群之中從來都不缺乏膽大的和充滿好奇心的。
他們遠(yuǎn)遠(yuǎn)的跟著錦衣衛(wèi)的腳步,想要看看這又是哪個貪官即將要接受審判,值不值得自己心中歡喜一陣,亦或者能不能達(dá)到能和朋友吹噓的要求。
但結(jié)果,卻是讓他們大吃一驚。
韓國公府竟然被抄了!!
得到這一消息的自然不只是這些個平頭百姓,混在觀看人群當(dāng)中的,亦有那些勛貴和官員的眼睛,但無一例外,當(dāng)他們背后之人聽到被抄家之人是李善長時,心中的震驚是久久不能平復(fù)的。
老天爺啊!皇帝當(dāng)真是瘋了不成。
那可是李善長啊!開國六功臣之首的李善長啊!是哪個獨得朱元璋恩寵的韓國公啊!
如果連他都死在了朱元璋手里,那大明的官員還有幾個能活?
諸多得到消息的官員無不為之膽寒,但也有不少動起了心思,想要成為那壓到駱駝的最后一更稻草...
此刻的御書房內(nèi),朱元璋手中拿著的正是毛驤送來的最新供詞。
別誤會,這可不是從李存義嘴里掏出來的,畢竟以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毛驤兩鞭子下去,命都沒了。
可若不是李存義,還能是誰能在這種時候提供供詞呢?
家奴!
沒錯,正是李善長手下的眾多家奴。
眼見自己跟著的‘老板’倒臺,不少家奴一尋思,自己跟了李善長這么久,怎么說也知道點對方的罪證,現(xiàn)在他都要死了,自己何不拿著這些罪證去謀個賞賜?
畢竟,時機(jī)已到,落水狗不打白不打!
于是乎,這一由李善長家奴提供的奇葩供詞便落到了皇帝手中。
“百室啊,百室,你可曾想過自己會落到如此下場?”
“呵,連這些狗都想出來嘗一嘗你的肉了。”
看著手中的供詞,朱元璋嘴角泛起一絲憐憫的笑容,似乎是在可憐這個昔日的老友。
“陛下,那些家奴...”
見朱元璋半天沒有反應(yīng),毛驤開口想要征求一下意見。
“哼!”
聽到毛驤說到一半的話語,朱元璋冷哼一聲,瞥了一眼對方,隨后開口回答道:
“養(yǎng)不熟的狗還是不要在放出去咬人了,都?xì)⒘税桑 ?
說話間,目光一直停留在毛驤身上,似乎有別的意味。
“微臣明白了!”
毛驤被盯得心中發(fā)毛,趕忙在請示之后,退出了御書房。
就是那些可憐又可恨的家奴,本以為討得皇帝歡心,就算不賞賜個一官半職,也得有個碎銀幾兩,卻不曾想,這封供詞恰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丟了自己的小命。
時間來到隔天早朝。
看著御座之上的皇帝,又看了看已經(jīng)空起來的李善長的位置,不少官員都躍躍欲試,想要在這種‘好時機(jī)’在皇帝面前留下一個‘不畏強(qiáng)權(quán)’的忠臣形象。
“陛下,臣有事要奏!”
終于,在時間已經(jīng)過半的早朝之上,站出了第一個官員。
朱元璋饒有興致的抬起了頭,想要聽聽對方接下來的話是不是如同自己預(yù)料的一般。
“臣要彈劾韓國公李善長...”
只聽開頭,朱元璋便瞬間沒了興趣,和自己想的并無太大出入。
和朱元璋不同的是,于城此刻正樂呵的看著那個朝堂正中間還在喋喋不休的官員,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這官員可不正是那天在田埂之上幫著李善長說話的官員中其中一個。
嘖!真不愧是‘忠肝義膽’的大明官員。
有了第一個人站出來,接下來的早朝便熱鬧了許多,不管是有仇的,沒仇的,相干的,不相干的都紛紛上書彈劾李善長。
從禮節(jié)到貪污,大大小小的罪名直接將李善長包裹了個嚴(yán)實,仿佛對方真成了十惡不赦的壞蛋一般。
于城自然能看懂這些人什么意思。
大明的官員,除了極少數(shù)和李善長有仇的,其余的或多或少都和對方有些關(guān)聯(lián),若是此時不出來站隊,等皇帝抽出手來,說不定就晚了。
在今天,于城可算是徹底認(rèn)識了墻倒眾人推這一句話的含義。
朱元璋則是冷漠的看著下方還在不斷更替的彈劾官員,一場早朝,幾乎所有官員都在皇帝面前混了個眼緣,李善長的死似乎已然成為了板上釘釘?shù)氖?.....
伴隨著最后一道彈劾的聲音落下,朝堂之上陷入一片死寂。
沉默的氛圍持續(xù)了很久,朱元璋終于開口說話:
“咱算是看出來了,今天你們是想要咱的韓國公去死啊!”
“那今天咱就如了你們的愿!”
說完,大袖一揮,從御座之上站了起來,洪亮的聲音再次響起:
“罪臣李善長!身為大明國公,得知胡黨謀反一事,卻又知情不報,按大明律法,當(dāng)與謀反同罪!”
“死罪!夷其三族!”
洪武十五年,李氏一族七十多口人皆因此事被押往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