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誰是棋子
書名: 西游:我才是西天佛祖!作者名: 大道無諍本章字數: 2114字更新時間: 2024-05-11 20:05:00
寶殿之上又安靜下來,只陳衣又問:“那這神通與算卦六爻之術又有何區別?若是神通可知三世因果,那卜算的高人也能推出明日之事。難道不也算是一種神通?”
“法、術,二字可破。切記莫執著神通,不過是修行路上無關緊要之物。”老和尚說得簡短,說完便讓眾人自己去參,他則拉起陳衣去方丈室下圍棋。
這一下,就下到了子時。
法明老和尚落了一子道:“今日為何問卜術?這不像你。”
陳衣本無心下棋,只是很久都見不著老和尚,想多陪陪他,想來老和尚也是如此,找個下棋的借口多說說話。
陳衣落子落得隨意:“在長安城遇到個精通此術之人,他那鋪子每天人山人海,排隊找他算卦的人都排到大街上了。好奇跟母親去看了看,他竟能算出我母自盡的事兒。”
“有甚稀奇?我下棋時,還能算到你后面要走哪幾步。米下鍋,看看火候就曉得好久該揭蓋。”老和尚不以為然。
“可他說我母苦盡甘來,是因為我是佛門中人,借了佛威才改的命。”
法明老和尚笑著指著棋盤道:“你看看這棋,你不專心,被我牽著鼻子走都不知道。”
陳衣瞅了眼棋盤,自己已無路可走。
他嘆了口氣:“師父棋藝精湛,徒兒認輸。”
老和尚捻起一顆棋,在陳衣眼前晃了晃:“強如鬼谷子當年,以天下為棋局,諸侯為棋子,不過也是術而已。”
看來老和尚是在提點他,陳衣一下來了精神道:“那法呢?”
老和尚把手中那顆棋塞到陳衣手中:“沒有棋子,如何下棋?沒有棋手,如何對招?沒有棋盤,如何落子?這就是法。“
陳衣思考半響也沒悟出來:“師父,你再多說一些,讓我參悟參悟。”
師父抬起手敲了下他腦門:“飯都舀上桌了,我還要喂到你嘴邊不成?收拾好棋桌,睡去吧,明早你還要回長安城呢。參不透以后別說我是你師父。”
“是,師父。”
陳衣不明白,師父這番話看似簡單,實則比白日大雄寶殿上開示的佛法更高深,可為何卻說飯已上桌這樣的話?
反正一時半會兒也想不通,陳衣回到寮房,干脆入定,試了試天眼通的新用法,看看自己的未來。
定中虛空一片,忽地空中幻化出一處景象:
陳衣身披閃亮亮袈裟,頭戴毗盧帽,手中還拿著一九環錫杖,身上樣樣皆是寶物。他站在一寺院山門處,門里兩邊各一碩壯松樹,那松枝全向東移,似在迎客。一群僧人齊齊站在松下,朝陳衣磕頭。有一年輕和尚前來,正欲說些什么,陳衣還未聽清,便被迫出了定。
原來這新用法,頗耗費神識,只那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已讓陳衣累得喘了氣,他也就只有作罷。不知此景是何用意。
看來神通雖好,但自己修行不夠,也不好使。這一看,起碼要打坐一整宿才能恢復,逼不得已,還是少用。
第二日清晨,老和尚山門前相送,贈了陳衣一串念珠。
此念珠有108顆金剛菩提珠,其間墜了一顆小型的檀木降魔杵,陳衣看著眼熟,就像之前師父借他的那個銅杵,只不過是迷你版,他也沒多想,師父所贈,戴上便是。
告別師父,他馬不停蹄的趕回了長安城。當他踏進洪福寺山門的時候,他便知道了,前些日子,天眼通所見的那個寺廟,便是洪福寺,而此時山門口的松樹枝椏卻還是向四面舒展,成一傘狀。
此后的日子,陳衣專心在洪福寺中修行,雖然正式受具足戒的日子很短,但因從小就熟諳經文,通達三藏,具法師十德,因此不到一年,便已開壇講經,弘法利生。
一時間,“玄奘”二字成了長安城里炙手可熱的年輕英俊大法師名號。
光陰似水,轉眼已是秋收之時。正是,西風起時秋魚肥,城外的八河上也盡是些捕魚人。
陳衣此刻剛用過午齋,正在寮房外行禪,天空一個驚雷,讓陳衣瞬間出定。
他喃喃道:“昨日下了場暴雨,今日又要下么?也幸得長安有八河環繞,若換做其他地方,地兒早就被淹了。”
陳衣仰望天空,天上并沒有烏云密布,也沒有碧空萬里,卻是紅彤彤如血一般。
異象?
正猜測著,那血色中心,墜下一縷青紅的煙,看那掉落的方向,似乎靠近皇城。
青煙墜落后,天色又恢復了正常,哪里有半點雨滴。
這一切來得快也去得快,若非陳衣本身目力就不錯,又及時的朝天上望了一眼,恐怕也見不著這奇異的景象。
然幾日已過,這等異象也無人談及,陳衣也便不再留意。
十日風平浪靜,十日后長安城卻突然熱鬧起來,皆因唐王頒旨昭告天下,他前日神魂游地府,并將其中所見所聞宣揚出來,讓人敬畏鬼神。
而后又赦免了天下罪人,又出恤孤榜文,又讓公眾老幼彩女出旨配軍。內外俱善。
唐王還出了招賢榜,招人以魂魄之身獻南瓜到陰司。
長安城中無人知曉為什么閻王喜歡東南西北瓜,陳衣卻知道,南瓜南瓜,南贍部洲因果之瓜,不過是閻王提醒這神唐王朝,要尊因果而已。
那獻瓜的賢人叫劉全,聽說本來頭頂南瓜服毒而死,而后卻又還魂,與唐王的御妹李玉英成了親。李玉英卻自稱是劉全剛死的妻子李翠蓮,實在是不可思議。
又有河南開封府的賣水翁良相,因平時積德行善,齋僧布施,在陰曹中積了不少銀錢,唐王在地府時借用了他一庫金銀,所以唐王遣了尉遲公欲還良相人間金銀一庫。奈何那良相夫婦不肯接受,唐王便將金銀給他倆做了生祠,名“大相國寺”。
這一時之間,長安城的百姓吃了無數的瓜,陳衣也吃了不少,得好好消化消化。
原來那日天上落下的青煙,便是涇河龍王被斬下的龍頭,起因還是因為與袁守誠拿天帝敕旨打賭降雨一事輸了。
這龍王千不該萬不該,遵旨下雨就好,非要克扣了那點兒雨水,又擅自改了時辰,屁大點兒事直接變成了違抗玉帝法旨。
若要再追溯,還是袁守誠教人捕魚惹的事,而教人下網的報酬是每次一條金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