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命運神通
- 西游:我才是西天佛祖!
- 大道無諍
- 2062字
- 2024-05-11 08:05:00
“命乃天定,從一出生就已經寫好了,人來這世間,不過走個過場,死后該升天升天,該下地府下地府,定了生辰八字,那該是什么結局就是什么結局。夫人這八字本該昨日自盡而亡,今朝還在人間,除非有人改了這命。”
袁守誠說得不急不緩,自信非常。陳衣和殷溫嬌想起昨日之事,四目相對,似有所悟。
殷溫嬌心有余悸:“確實昨日我本欲自盡,但我兒將我攔下了。”
袁守誠點頭道:“這就對了,入了佛道之門,參了天地運數,方有改命之法。你此次借了佛法之威,等于重生,生死簿上,以前的八字自然也就無用了。”
陳衣合十道:“阿彌陀佛,袁先生說得看似頗有道理,但貧僧卻也不敢茍同。你說命乃天定,既是如此,為何人要枉自走這一遭。這天又是哪個天?憑何而定人生死富貴?”
袁守誠驚駭:“你這狂妄和尚,怎敢質疑天命?”
陳衣道:“非我狂妄,我師曾言,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即使是如來佛祖,也是自己修來的三十二相,而非出生即是。天上的玉帝,不也是苦修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才坐上玉帝之位?所謂天地運數,不過就是因果相續。所謂改命不過是守善除惡,固守本心,也沒有什么稀奇的。再說那地府的生死簿,一勾一劃而已,也不是不能改個數。”
陳衣想到那猴子大鬧地府,生死簿看上去就像是個擺設,唬人用的。
本以為袁守誠會懟回去,不料他竟然拍手叫好:“你是真佛子!”
他還轉頭對殷溫嬌道:“有子如此,你也該苦盡甘來。”
殷溫嬌一時有些哽咽,原來若非是她兒玄奘以命相勸,她昨日便該入了那地府了。
今日她本確實是想來算算壽數,看看自己名節是否對家人會有不好的影響,如今看來,她算是徹底打消了自盡保名節的妄念。
————
在長安城逗留了幾日,陳衣便起身回了金山寺。他還未受具足戒,不算是正式的比丘,此番回來,除了和法明老和尚告別,其實還是希望能在師父處受了具足戒,再去洪福寺修行。
法明自然知道他的意思,這次也未挑日子,單獨給他受了具足戒,眾弟子前來觀禮。
陳衣了了大仇,已無還俗之念,從此戒品具足,得成比丘。
【受具足戒:體力+1000,心力+1000】
【階位:比丘】
【大神通:天眼通】
原來每次受戒還都能得到額外的體力和心力,這算是受戒的一種獎勵,而受戒讓稱謂變更,也讓階位有了變更。
他將點沖入功法之中。
【洗筋伐髓:30709/100000】
【初禪:33961/100000】
陳衣開始犯難:二階功法和心法需要的點數已經遠超一階,若按平時讀經和掃地那樣一點點積累,起碼要七八年才能到達圓滿,而后面三階估計又會是一個量的飛躍,這樣太慢了,修到百歲圓寂估計這兩個功法都修不滿五階,還是要想其他辦法,比如多救救人性命……
不過哪兒去找那么剛好的人命來救啊?
他點開天眼通:
【天眼通:可隨修行者階位而得變化,目前修行者處于比丘階位,目力兩千里,三世可窺其一。】
嗯?這目力增加著實正常,但這三世窺其一是什么意思?
經中所講,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窺其一,是指這三世中之一?還是百千萬劫中的一呢?
陳衣覺得可笑,前幾日在長安時,他還與那袁守誠辯了命運一說,如今自己的神通卻告訴自己可以窺其一,也就是未來可見,這讓他有些迷惑了,分不清這之間的差別。
他并沒有立刻用天眼通去測自己的事,而是出了定。
一睜眼,面前法明老和尚和藹如慈父,老和尚伸手與他摩頂,陣陣暖流從他頭頂緩緩流入四肢百骸,陳衣身心怡然。
難得方丈親自受戒,眾僧齊道:“求長老開示!”
法明道:“根器有別,讓我怎做開示?不如散了,各自回去把經書翻來看。”
眾僧面面相覷,他們只知自己肯定學得不夠,確實不知能從哪里問起。
“師父,弟子有疑。”陳衣跪于大雄寶殿前,磕頭問法。
“這就對了嘛,問。”
殿前的眾弟子也湊得近些,來聽法明老和尚開示。
“何為神通?”陳衣問道。
眾比丘中不乏有人不屑此問,經典里講得清清楚楚的東西,這玄奘卻要來問長老。
底下已有僧人竊竊私語了。
佛門神通不外乎六種: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但凡學了佛法的小沙彌都知道,這玄奘為何要問這么基礎的問題?
法明長老卻不是這樣回答,他指著大雄寶殿道:“你在室內,能見什么?”
陳衣答:“中間是三尊如來像,兩邊是十八羅漢,七寶香花、還有眾師父與師兄。”
“那門外呢?”法明老和尚指了指大門。
“憑眼直去,是韋陀菩薩像,左右兩邊是鐘樓、鼓樓,還有些花花草草。”陳衣如實回答,不知法明老和尚為什么會問這么簡單的問題。
“那你過去,把門給關了。”法明老和尚命令道。
陳衣摩挲腦袋,過去將大門關了,又回到原位。
老和尚又問:“你這時再瞧那門外,能看見什么?”
眾人有疑、有笑、有驚、有覺。
“師父,你莫說笑了,這門一關,外面什么情況,我們怎么見得著,又沒有天眼通。”其中一名僧人丈二摸不著頭腦。
眾僧哄堂大笑。
這話看來是說笑,但對陳衣來說,卻是開了一扇大門,他瞬間悟了。
“師父智慧,徒兒知了。”陳衣跪下,朝法明老和尚行了五體投地的大禮。
他起身道:“所謂通者,本有壅塞阻礙,就如這大門開合,開即通,合即阻。”
至于這神通能有多大,就看你是開了個孔,還是拆了堵墻。面板中的階位則可看做墻孔。
陳衣這樣解釋,眾僧嘩然,有人明明白白,有人似懂非懂,還有人昏昏然鼾聲正響。
“汝心如是。還有誰有疑?”法明雙目掃視四周,尋個提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