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余鹽變私鹽
- 崇禎:自朕始明月萬年
- 你又對了
- 2165字
- 2024-05-09 11:41:34
“臣天津右衛千戶丁休頓首再拜!”
木作坊內,王承恩端著丁休的密折朗讀起來。
朱由檢依舊坐在桌子前畫著圖紙。
“自臣到天津右衛伊始,不敢有分毫懈怠……今軍營已開工,建造速度極快。”
“天津三衛鹽政混亂,正鹽以次充好,余鹽皆變為私鹽?!?
朱由檢停下手中的炭筆,看了一眼王承恩。
“私鹽成風也就算了,灶戶得不到一點好處,反而變得更加困難了?!?
“皇爺!鹽稅乃是大明根基,現如今不僅僅無法支應財政的開支,反而害了灶戶?!?
丁休把在高家村的所見所聞上報給了朱由檢。
正鹽就是灶戶按照官府要求支了工本收取的鹽,根據官府公布的生產計劃生產出來的。
有對應的鹽引,剩下的部分就是余鹽。
一般來說這些余鹽價格會高于正鹽,雖然也是拿東西換。
余鹽的質量也會超過正鹽。
怪不得私鹽好賣,質量好又便宜,老百姓自然用腳投票了。
現在灶戶手中的余鹽官府已經不再用錢物和灶戶兌換了。
每個地方指使鹽丁挨家挨戶搜刮余鹽。
鹽丁敢這么干,自然是有人在背后撐腰。
“長蘆的都轉運鹽使司看來也是爛透了?!?
朱由檢敲了敲桌子,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不僅僅是這些,丁休在折子還提到了州府和衛所的人也參與了?!?
“呵呵……行吧,王大伴你繼續,朕繼續聽著,你繼續給朕念?!?
朱由檢拿起炭筆又繼續開始畫圖紙。
“天津右衛軍在編滿員5600戶,實際軍戶數量僅有一千五?!?
聽到這個數據,朱由檢自己都感覺有點牙酸。
一個天津右衛,一年要吃掉國庫五萬四千兩的白銀。
整個大明號稱百萬大軍,按照這個比例推算,實際可用之兵到底要打多少折扣,朱由檢想都不敢想。
王承恩停下來偷偷看了一眼朱由檢。
“嗯,情況確實堪憂啊?!?
“皇爺,這缺口確實大了點,這樣下去情況會很糟糕,幸好皇爺圣明?!?
王承恩豎起大拇指,打心眼里佩服朱由檢的安排。
“圣明不圣明另外一說,朕也是想大明江山永固,百姓能吃的飽吃的暖。”
在其位謀其政,朱由檢從來就沒打算放任不管,目前的局勢只能暗中布局,明面上大刀闊斧的阻力巨大。
那群認錢不認人的文官,可是會為了利益搞罷工的。
眼下大明的這些武職一個個極度不自信,脊梁被打斷了,只能亂為那群蛀蟲的走狗。
能用的人那就剩下那些了。
丁休的上的折子很仔細,方方面面都提到了。
朱由檢還是很滿意的,特別的是工程進度。
“丁休做的還是不錯的,料想用不了多久,天津右衛的局勢就會發生逆轉,到時候會為大明添一大助力?!?
“皇爺說的是,津門的布置將來肯定會帶來不小的驚喜?!?
朱由檢托著下巴想了一下,按照丁休的匯報,目前的狀態只要順利推進就行了。
兩年時間天津三衛有雄兵十萬,每年給自己的內帑增加個五百萬兩的銀錢,壓力會小很多。
到時候就有足夠的能力來解決鬧餉的問題了。
現在的戶部尚書別的不會只會哭窮,一天到晚的就說沒錢。
就喜歡把沒錢的戶部尚書不好當掛在嘴邊。
“驚喜嗎?這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嗎。朕比任何人都想賺錢你知道嗎,朕才是雖然富有天下,卻沒有勛貴老爺們有錢。”
王承恩聽完整個人也沉默了。
“皇爺也難當啊。”
“朕不是盛世之君,只能靠自己的雙手來開創盛世,大明積貧積弱太嚴重了?!?
王承恩跪倒在地,眼里滿是敬佩。
“奴知道皇爺的雄心壯志,恨不能赴湯蹈火為皇爺效命。”
朱由檢起身拍拍王承恩的肩膀。
“王大伴起來吧,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總要留下點什么的。”
“皇爺想留下點什么呢?”
朱由檢抬頭望天,沉默了一陣并沒有回答。
王承恩也知趣的沒有繼續追問。
而是從一旁拿出奏折。
“皇爺,這是魏公公來的折子?!?
魏忠賢和丁休同一天離開的京城。
料想也差不多走要到宣大那一帶了。
“臣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頓首再拜?!?
朱由檢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皺了皺眉頭。
自進宮以來,自己喝的茶入口都是苦澀濃厚的。
憑借的多年的喝茶經驗,這玩意差不多就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自己花了最貴的錢,買了中等偏下的茶葉。
想想心里就不平衡,果真拿自己當大冤種了。
一次兩次自己能忍,時間長了真就有點過分了。
“東廠提督!”
“奴在!”
王承恩把手中的奏折放下。
“這茶一般,讓錦衣衛請光祿寺卿喝上一杯吧?!?
敢動自己的蛋糕真的有點過分了。
“皇爺!這是?”
“讓錦衣衛把這茶給光祿寺送去就行,他們自己會知道問題的?!?
“奴遵旨!”
王承恩端著茶,還帶走了一部分茶葉走出去了木作坊,很快就回來了。
“皇爺,已經安排下去了?!?
“嗯,繼續念老魏真朕的折子吧?!?
王承恩從托盤里拿出念了一半的奏折。
“老奴感念皇爺恩情,夙興夜寐不敢懈怠。”
“這老太監什么時候也開始用成語了,當真奇了?!?
“皇爺可是有旨意給魏公公的,當日回了魏府之后,魏公公可是做了一番布置的,錦衣衛番子來報,魏公公現在可是手不釋卷。”
朱由檢點點頭,聽人勸吃飽飯,魏忠賢還真這么做了。
“前遼東巡撫、兵部右侍郎袁崇煥剛正毅勇可堪大任?!?
聽到袁崇煥這三個字的時候,朱由檢眼皮跳了跳。
按道理來說,袁崇煥和魏忠賢應該是不對付的,天啟七年的時候寧遠大捷,袁崇煥還是有很大功勞的,魏忠賢在中間搞了小動作。
彈劾袁崇煥沒有馳援錦州,論功行賞的時候袁崇煥就得到了一個官加一級的獎賞。
這袁崇煥也硬氣,最后自己收拾鋪蓋不干了。
“這兩人什么時候聯系上的?”
朱由檢對袁崇煥其實不太感冒,主要是這家伙吹牛的功夫太厲害了,也不是說他沒點真本事。
“奴也不知道,折子里面有袁督師的平遼計策。”
“呵呵……平遼計策嗎?”
該吹的牛逼一點沒少。
“取來朕看看吧。袁崇煥還在京城?”
“回皇爺的話,袁督師還在京城。”
朱由檢打開奏章時候看了一眼。
“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