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比安卡的改革
- 捷克崛起,從造槍到軍工巨頭
- 今天也要不做人
- 2174字
- 2024-05-19 23:58:27
“行啊,閨女,什么時候這么有文采了?這小話一套一套的。還會法語了?”海因里希被比安卡說的一愣一愣的。
他沒有發現,站在一旁的瓦茨拉夫、麗塔和約瑟夫三人早已目瞪口呆。
“這、這還是我比安卡嗎?”瓦茨拉夫撓了撓腦袋,疑惑地問道。
比安卡眼中閃爍著野心的火焰,宛如一只蓄勢待發的母豹。她優雅地伸出手指,點著桌上的歐洲地圖,仿佛是在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瀟灑,展現出一種超然的氣質。
“小姐……“麗塔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比安卡,你的判斷來自于什么?”海因里希收斂神色,認真地對上比安卡的眼睛。
“鑒于對時勢的審慎判斷,以及沿途所觀所聞,無論是卡斯蒂利亞還是德意志。”比安卡毫不畏懼地注視著海因里希,她那雙深藍色的美眸平靜如鏡,仿佛是一片深不見底的大西洋。
海因里希有些頭暈目眩,女兒陌生的眼神,讓他感覺自己已經老了。
“我老了,就按你想的做吧,爸爸永遠支持你。”
海因里希嘆口氣,頹然地癱倒在椅子上。
“爸!你坐端正點!廠子的發展和運行少不了你!”比安卡拿起筆,瀟灑地圈下沃爾夫岡兵工廠旁邊的一大塊空地,“擴建廠區,步子邁大,把新生產線和廠區鋪到這里。”
比安卡在空地上連畫幾個長方形作為車間,“至少加三條生產線,原先的武器實驗場也要擴建。工人再擴招3倍。”
原先海因里希的擴建方案里,為了在工廠不擴建的前提下塞入更多的生產線,不同車間被擠到一起,彼此間空隙全部消失,物料、人員通道也無比狹窄。
“這這這……”海因里希倒吸一口冷氣,被閨女規劃的大手筆所震撼,“廠里哪有這個錢?而且你招那么多人,工廠里哪能站的下?咱們擴建也要循序漸進啊。”
“錢的事簡單,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加上家里零零碎碎的一些資產,貸款100萬沒有問題,之后加一下杠桿,300萬不成問題。”
什么是加杠桿?簡單舉個例子,炒房客拿100萬買套房,將房子以90%價格抵押給銀行,再拿90萬又買一套稍小的房子,再用房子抵押81萬,再去買一套……理論上以90%折價,100萬本金能撬動1000萬的銀行資金。
好不容易把“加杠桿”的操作和海因里希解釋清楚,比安卡一臉鄙夷的看著一臉土鱉樣的傻老爹。
“不行!這樣子風險太大了!稍有差錯我們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爸,你怕啥呢?我們本來就欠著萬惡的肥皂資本1000萬!不拼一把,怎么有機會還上債?”
一趟西班牙之行,讓比安卡見識了無數普通人在國家前途、歷史洪流前的渺小和無力。無數西班牙平民掙扎在生活的泥潭中,對國家即將到來的內戰毫不知情,哪怕有有識之士能看到內戰的命運,也無力阻止。
兵工廠和家人,是比安卡在戰火亂世中安身立命的籌碼,她不想失去父親,也不想失去麗塔、特蕾西婭和沃爾夫岡兵工廠。在卡斯蒂利亞的兩次殺人,讓她的內心變得更加堅硬,最初她只想還清債務活下去,可是事到如今,她更想憑借沃爾夫岡兵工廠為籌碼,在時代的賭桌上贏下一片天!
“爸,你看,如果我們不冒險,按原計劃擴張的產能,哪怕之后幾個月全力生產,也不可能賺到400萬,徹底填上債務的窟窿,搞不好依舊要抵押房屋和其它資產;如果我們冒險加杠桿,按我操作的,能擴大6倍產能,剩下5個月不到的時間,搞不好真能賺取超過400萬的利潤,這樣我們其它財產就不會受到影響。”
“那萬一失敗了這么辦?”、
“大不了蹲橘子唄!欠國營銀行的錢,我們最多蹲橘子;欠肥皂資本的錢,爸,你比我更清楚,那幫子吃人不吐骨頭的畜生,有哪些手段。女兒落到它們手中,還不如蹲橘子呢。”
雖然嘴上那么說,但是比安卡心里非常清楚,甚至不用戰爭開打,只要時局稍稍緊張,和軍工有關的所有東西價格都會竄上天,不管是軍工原材料還是各類機床設備。
實在不行,大不了老娘潤到北邊找希兒,肥皂勢力難不成還能在三德子境內囂張?
“說到底還是我的錯,如果不是我當年中了計,也不至于拖累女兒你。”
“別怨天尤人了,老登!”看到海因里希又變得低落,比安卡輕輕給他來了一錘。
“6倍擴招會對廠里的培訓、管理帶來巨大挑戰,為了更好的提升產量,我們從現在開始制定最合理的人事方案。”
見比安卡搬來一張凳子,坐在自己桌子上書寫方案書,海因里希好奇的起身查看。
“輪班制?計件制?八級工制度?閨女你寫的都是些啥?”
“輪班制就是人多了以后提高機器使用效率辦法,現在我們的工人一天工作12個小時,中途吃飯休息1小時,也就是說機器每天有12小時是停著的,這樣太浪費了。”
“你不會想讓工人一天工作12小時甚至更久吧?不行,這樣做不人道!工人們會罷工的!”嚯,聽自家閨女這么一說,海因里希急了。
“想啥呢?當然是第一批人干完10小時,然后讓第二批人來接班。人要睡覺,機床又不用。”
“大晚上怎么上班?”
“爸!你這思想也太落后了!我們已經步入電氣化時代了,晚上多開幾盞燈,把工廠照的和白天一樣亮很難嗎?只要有夜班補貼,說服工人排夜班也不難。”
如果不是考慮到循序漸進,比安卡甚至想直接上馬“三班倒”制度。
“單個工人每日工作時長減少了2小時,如果減少工資,會引發工人不滿抗議;如果工資不變,那么我們成本會上升。這個問題你打算怎么解決?然后就是管理問題,工廠管理人員有限,有經驗的中層管理又不像工人,能大量招聘。夜班時間的工廠管理又由誰來做呢?”
作為廠長,海因里希很快看出了輪班制不足之處。
“馬圣說過,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工資也應該這樣計算,通過統計工人一天的工作量,日薪除以工件產量,就能算出每做一個工件得到的報酬,讓工人們多做多拿,少做少拿。這樣還能避免摸魚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