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鳴山一中
- 重生1980:發家致富
- 其路悠然
- 2711字
- 2024-05-05 12:00:00
第二天,林正陽恢復了擺攤的日子。
早早起床開始為擺攤做準備,吃完早飯后,蹬著三輪車前往縣城。
他還是先在醫院門口擺攤,然后再去水泥廠。
等林正陽來到水泥廠門口,來買東西的工人們對他的回歸進行了熱情的問候。
大多數老顧客都問起來這幾天去哪兒了?
林正陽都微笑的著回答他們,說村里有事,去解決了。
一些工人還很貼心的問他,事兒有沒有解決。
他很真摯的回答工人們的問候,解釋事情已經完成,多謝大家的關心。
這個時候的工廠的工人們,還沒有為因為發展不好,而發不起工資,可能的裁員下崗等情況所擔憂,還處于鐵飯碗階段。
所以工人們都很有斗志,淳樸,熱忱,關心及富有同情心。
對于這個每天中午都來擺攤的小伙子也有了點感情,見缺了幾天,當然是多有關心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回歸的緣故,今天賣的很快,一點半就收攤了。
擺攤結束后,林正陽沒有立刻回村,而是騎著三輪自行車朝著鳴山一中而去。
他是去給小妹若瑩送東西。
前天小妹上學走得急,一些衣服和書本都沒有帶去學校,所以阿媽就讓他順道帶去給小妹。
而林正陽也正好把他在省城買的鋼筆送出去。
鳴山一中對林正陽來說并不陌生,因為他之前也是在一中讀書。
帶著滿滿的回憶,林正陽到了學校門口。
這次他沒有被學校的門衛攔住,因為學校的門衛大叔是他娘家上饒村的,認識他。
林正陽跟門衛大叔在門口說了會兒話,聊著家長里短的事,然后請他幫忙看自己的三輪自行車。
他記得小妹的班級,在問了學生后,找到了小妹所在的教室。
此時的時間才兩點鐘,還沒有到上課時間,學生們在陸續從宿舍離開,前往教室。
他在教室門口等了一會兒,看到了來教室上課的小妹。
“哥,你怎么來了?你什么時候從省城回來的?”小妹很驚訝,他三哥會到學校來。
“當然是來給你送東西,這丟三拉四的毛病怎么就不能改改,課本都忘在家,衣服光帶薄的,后面如果天冷了呢?到時候你穿什么?”
林正陽像父親一樣說教著。
林若瑩抓著哥哥胳膊,撒嬌似輕聲的說道:“三哥,你別說了,我同學都看著呢!”
林正陽四下看去,發現小妹班上的同學在注視著他們,于是就不再說什么了。
他把裝有衣服和課本的包包遞給小妹,然后從口袋里拿出了給小妹買的鋼筆,說道:“給,這是三哥在省城給你買的。”
林若瑩看著哥哥遞過來的鋼筆,樂開了花,直接拿出鋼筆端詳起來。
她越看越喜歡,拿著鋼筆蹦蹦跳跳,表達著自己的喜歡。
“哈哈,就知道三哥疼我!”
林正陽見時間差不多了,就跟小妹說道:“好了,快到上課時間,我回了,你要好好學習,別辜負阿爸和阿媽辛苦送你來上學!”
林若瑩點點,表示知道了。
然后林正陽往小妹手里塞了兩塊零花錢,并囑咐她,別一下子用完了。
說完后,林正陽就開始離開。
……
林正陽剛走出教學樓,迎面就碰上了一個熟人。
此人是一位樣子看起來有五十來歲,身形消瘦,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中年男性。
林正陽最先認出這位熟人,他的高中班主任,教數學的。
于是他喊了一句:“周揚清老師?”
被林正陽叫為周揚清老師的中年人,停住腳步,小眼睛一瞇,看著林正陽的臉想了幾秒后才記起人來。
“林正陽?對吧!”
被認出來的林正陽微笑著說道:“沒錯,是我林正陽,周老師,好久不見了!”
“哦,真的好久不見,差不多五六年了吧,從你畢業到現在了!”周揚清感嘆道。
“你這長高了不少,我都快認不出了!”
說著周揚清做了個身高比較的手勢。
“對,是長高了一些,不過周老師相貌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我是一眼就認出來了。”
“怎么可能和以前一樣,老師也老了,頭發都白了不少。”周揚清說著用手捋了捋頭發。
然后他想到林正陽怎么會來學校,就問起來:“正陽,怎么回學校了,是想要回學校復習參加高考?”
“我可以幫你插進高三班級,跟他們一起上課復習,我真的看好你能考上!”
林正陽見周老師誤會了,趕忙說道:“不是的,周老師,我不是要高考,只是來給我小妹送東西而已,再說我結婚了,參加不了高考。”
聽到林正陽不是想要回學校,周揚清有一點失落,畢竟他林正陽的姐姐林若華可是考上了大學。
同時他作為林正陽的老師,對他的成績很了解,知道林正陽也是有機會考上大學的,現在因為結婚沒有機會了,覺得有點可惜。
“什么時候結婚的,有孩子沒有?”
林正陽說道:“兩年前結的婚,還沒有孩子,不過有在計劃了。”
提到孩子,林正陽突然記起,后世他參加同學聚會,聽同學說過周老師的女兒出了意外而去世了,時間好像就是今年,當時警察圍捕逃竄到他們鳴山縣的一名持槍殺人犯,然后在追捕過程中意外被罪犯射出的流彈擊中去世。
這件事在當時他們縣很出名,畢竟他們村因為這名持槍殺人犯的逃竄而組織了巡邏隊,還是持槍巡邏。
他回憶起來事情發生是春節的一個月后,現在日期是元月二十號,這么說意外是在十天后。
周老師就是因為這次意外痛失獨生女,白發人送黑發人,之后就因為這件事變得郁郁孤歡,精神出了問題,有一天就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是是死還活!
就這樣,周老師好好的一個家破碎了。
直到后世時間過去幾十年,同學聚會上的有些同學對這次意外感到唏噓,說如果沒有這次意外就好了。
想到這里,林正陽覺得他可以改變這一事件的結局,讓周老師的女兒可以活下來,讓他們的家不會破碎。
等幾十年后的同學聚會,周老師或許會在外孫或外孫女的攙扶下,來和同學舉杯相聚。
于是林正陽問起周揚清:“周老師,我記得你女兒也就跟比我小一些,結婚了嗎?”
周揚清搖搖頭,說道:“沒呢,她也想考大學,在家努力復習著,說什么一定要上大學,特別固執。”
林正陽一聽,想著周老師的女兒是在家復習,在外出時路過事件地點,然后意外被流彈擊中。
事件地點就是在縣城,供銷社附近。
如果能讓周老師的女兒哪一天不出現在供銷社附近就能避免悲劇發生。
眼下林正陽正好想到了個主意,他就對周老師說:“周老師,你怎么不讓你女兒回學校補習,像你說的,跟高三學生們一起復習,肯定比獨自復習好!”
周揚清嘆了一口氣,說道:“跟她說了,她不愿意,就喜歡一個人在家復習。”
林正陽繼續勸說:“周老師,你應該跟你女兒好好說說,說清楚利害關系,有這個條件干嘛不用,像我就是因為在家獨自復習才沒有考上大學,沒有老師指導,有疑惑都不知道找誰解答,真的不如回學校來。”
“周老師,你就把我這個活生生的例子講給她聽,她肯定會明白的。”
周揚清沒有想到林正陽這么幫自己勸女兒,很是感動,真是自己的好學生。
“行,我回去就跟她說,你正陽哥哥都拿自己的感受說事了,你還那么固執己見就不好了,就浪費了他的一番好意。”
“就為你這話,我怎么也要把她拉回學校,有能讓自己考上大學的機會,干嘛不去使用,反而可能考不上浪費時間,虛度年華。”
聽到周老師這般態度,林正陽知道這事應該穩了,心放下來一半了。
這時上課鈴聲響起,周揚清因為要上課,不得不跟林正陽道別了,并希望他常回學校看看。
林正陽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