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出發省城
- 重生1980:發家致富
- 其路悠然
- 2431字
- 2024-04-30 19:30:00
第二天一大早,林正陽就起來了。
李素華迷迷糊糊中,聽到動靜,睜開眼睛,發現丈夫起來了。
“幾點了?”李素華問道。
“五點半,你再睡會兒,我去準備今天擺攤的東西。”林正陽溫柔的說道。
李素華應了一聲后,又開始睡去。
林正陽會先和大哥一起去縣城,陪大哥出攤,然后再搭中午十二點的那一班客車去省城。
二姐林若華到時候會在客車站與他匯合。
說是去省城,其實是去市里,他們鳴山縣屬寧州市管轄范圍,而寧州市是他們省的省會城市。
距離不算太遠,一百來公里,直接在縣城的客車站搭車,五個小時就能到省城,也就是寧州市。
林正陽和大哥準備好擺攤的東西后,阿媽為他們做的早飯已經端上桌。
簡單的稀飯配咸菜,不過卻多了幾個煮雞蛋。
煮雞蛋是陸淑英為林正陽準備的,她將煮雞蛋塞進二兒子手里,說道:“這幾個雞蛋你帶在路上吃,雖然阿媽不知道你為什么要去省城,但是出門在外,小心一些!”
昨天晚飯時,林正陽說了他要去省城的事,家人們都吃了一驚,覺得好端端的為什么要去省城。
林正陽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就把阿爸拉出來當擋箭牌,說阿爸同意了。
家人們見阿爸都同意了,就沒有再說什么。
對于母親的叮囑,林正陽點點頭,“嗯,知道了,放心吧,不會有事的!”
吃完早飯后,林正陽揮手和媳婦道別,然后提著一個帆布行李包就和大哥一起出發了。
……
陪著大哥先在縣醫院門口擺了一個小時后。
在十一點鐘,林正陽就來到了客車站門口,等待他二姐到來。
等了十來分鐘后,阿爸騎著自行車,后座上載著二姐到了客車站。
林若華坐在自行車后座,手上拿了兩個行李包。
見到阿爸和二姐終于來了,林正陽迎上去,幫著二姐拿行李。
“老二,回學校后要好好學習,學好本事,知道了沒?”林國進看著女兒說道。
林若華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林國進叮囑完女兒,目光轉向二兒子,說道:“問完事后就趕緊回來,別在省城晃悠。”
“知道了!”
交代完事情,林國進停留在客車站門口,目送著姐弟倆人走進客車站。
他就站在外面等到十二點,注視著姐弟倆乘坐的客車緩緩離開,直到客車開出去很遠,消失不見后才騎自行車往回走。
而另一邊,姐弟倆進入客車站后就買票上車了。
客車開出去后,姐弟倆坐在看不到客車門口的另一邊位置,所以也就看不到站在門口的阿爸。
如果真讓姐弟倆看到阿爸是注視著他們離開,林正陽或許還能忍住不哭,但林若華就不一定了。
以她柔弱的性格看到那一幕一定會感動得哭出來。
當年林若華上大學,也是一家人去客車站送她,還沒有走出去幾步,就已經哭的稀里嘩啦的。
溫情歸溫情,但是當時的場面,在外人面前還以為是要生離死別呢!
離開鳴山縣,老舊的客車在嘩啦啦的異響駛向了一百多公里外的寧州市。
這個年代出遠門既不方便,還受罪,明明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卻足足耗費了4個半小時。
這點路程放在后世,如果走高速,同樣是開車,也就一個多小時而已。
而且這一路的路況不怎么好,坑洼的道路讓客車不停的顛簸,車內小小的空間里因為乘客大都攜帶很多行李而顯得異常擁擠。
客車那無處不在的異響,也是讓人頭疼的存在,種種的一切差點給林正陽整吐了。
其實也別怪條件這么差,能有有汽車坐就不錯了,真要比較,有些地方還要靠兩條腿走路呢!
姐弟倆是在客車上解決的午飯,吃的是自家做的米糕和阿媽煮的雞蛋。
吃飽喝足后,姐弟倆就相互依靠著睡去。
林正陽睡得迷迷糊糊的,時不時的醒來,朝窗外看一眼,看看是不是到寧州市了。
四個半小時后,客車終于駛入了寧州市客車站。
只是相比于后世的那個繁華大城市而言,眼下的寧州市實在是有點破敗陳舊!
前世林正陽有在這個城市工作過,所以對這里還是比較熟悉。
當姐弟倆拿著行李走出客車站后,林若華就發現自己弟弟似乎對周圍很熟悉的樣子。
林若華有些疑惑,她印象里老三是第一次來省城,可是為什么表現得像是來過很多次的樣子。
“老三,你來過省城?”
林正陽不知道二姐心中的疑惑,順口就回答了:“來過。”
“啥時候來的,我怎么不知道?”
林若華還真沒有想到老三竟然真的來過,自己不知道,也沒有聽家人說過。
這時林正陽反應過來自己說漏嘴了,趕緊補救說道:“去年年初來的,來買高考資料,當天來當天回,所以你當然不知道了。”
說話的過程里,林正陽表現得很淡然,沒有一絲慌亂。
林若華聽見老三是來買高考資料,也就放心了,自己這個弟弟她還是很信任的。
可惜她還是錯付了,自己的弟弟還真是說謊了。
林正陽見二姐沒有繼續追問下去,心里暗暗慶幸自己反應快,二姐沒有懷疑,否則后面可能會為了圓謊說一堆謊話。
姐弟倆的小插曲結束后,他們搭乘公交車向著林若華的學校而去。
林若華的大學是寧西師范大學,是本省當前排名前二的大學,第一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寧西大學。
能考上寧西師范大學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
1978年的高考,全國有610萬人報名參加,錄取人數只有40.2萬人,錄取率是6.6%。
這錄取人數已經比1977年多了十幾萬,后面的兩年79年和80年,每年都只錄取了20萬人。
可想而知當時的高考,真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上輩子的林正陽,一個荒廢學業多年,沒有老師教,獨自復習的農村小伙子考不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姐弟倆在寧西師范大學門口的公交車站下的車。
因為正處于返校時間,師范大學門口,學生們進進出出的,好不熱鬧。
門口的警衛可忙碌了,追著人查看證件,不允許非本校學生在無人員帶領下擅自進入校園。
林正陽幫二姐拎著行李,在出示了證明和證件后,終于進入了師范大學校園。
前世他也來過師范大學校園,他來的時候已經沒有那么嚴格的檢查了,是可以自由進出的。
一眼望去,那些教學樓,宿舍樓,辦公樓等建筑,都和他記憶里的場景重合了,大多數是一模一樣的,只是有些建筑外表就多了空調外機而已。
女生宿舍樓林正陽上不去,只能到樓下。
姐弟倆說好了要一起吃晚飯,所以林正陽就在女生樓下等候。
林正陽等了大概五分鐘,此刻時間是下午的五點十五分,二姐從樓上下來了。
不單單是她一個人,林若華還把舍友帶來了,正好都是去學校的食堂吃飯,所以就叫一起了。
在恢復高考后的幾年里,上大學是不交學費的,國家每個月給大學生19.5元的飯菜票,如果真的困難,還有補助呢!
如果在學校里省著點用,還能給家里每月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