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辦養殖場
- 重生1980:發家致富
- 其路悠然
- 2575字
- 2024-04-29 20:19:10
林正陽進入大隊部時,發現生產大隊的干部們都在辦公室里,連大隊下面的三個生產隊的正副隊長們都來了。
一見林正陽走進辦公室,陸宗勇非常積極的走到他面前,大聲說道:
“正陽,你現在真是讓我刮目相看了,你這小腦袋瓜子是怎么長的,能想出和寫出這么個計劃來!如果上面的項目都能順利進行,那我們村很快就能富裕起來了!”
“對啊,一開始我還以為計劃書是你姐寫的,還是你阿爸跟我們說是你寫的,這才知道,正陽,干的不錯!”
陸豐田也感嘆著,現在越看正陽越覺得順眼。
林正陽對叔叔伯伯們的稱贊受寵若驚,連忙擺手說道:“停,各位叔叔,別急著夸我,還不知道我寫的發展計劃符不符合我們村,能不能創辦成功,還真不一定呢!”
就在林正陽謙虛的推讓時,林國進開口了:“行了,先讓這小子給我們詳細說一說計劃上面的產業,看看哪些是咱們村能搞的!”
“對,對!”
“正陽,快給我們詳細說一說,你上面寫的有些詞語,我們都看不懂!”
“是啊,時間不多了,馬上開始吧。”
大隊的干部們紛紛張口催促起來。
“好的,我就一項一項的說明講解。”林正陽立刻進入狀態,嚴肅起來。
聽到林正陽開始了,大隊干部們馬上把筆記拿出來,做起筆記。
“開始前,我先說一下我們為什么要創辦產業。”
有些話是必須要說的,只有對自身狀況有了了解才能有緊迫感,才會全心全意的執行。
見大家都同意他講一些題外的東西,于是林正陽開始侃侃而談,首先是對當前社會環境進行了講解。然后說起陸村現有的條件,優缺點及將會面臨的困境。最后才說起為什么要創辦產業。
大家聽著林正陽的話,覺得有點道理的地方就認同的點點頭,暫時不理解的地方就留著,等有空閑時間再進行提問。
“未來我們國家的經濟將會高速發展,如果只會按部就班的穩定發展,只會種田種地,是不會富起來的。”
“因為我們擁有的條件有限,每家每戶分到的田地就這么多,可能現在覺得還好,這些田地已經能養活一大家子人了。”
“可是沒有想到,家里的人口是會增加的,人會越來越多,消耗也越來越多,等到有一天就會入不敷出,掙得錢還沒有花的多!”
在農村里面都還是孩子越多越好的觀念,只要能生,就使勁生,現在已經不擔心會餓死了。
而計劃生育要到幾年后才會實施,這時候人口屬于暴漲階段。
“創辦產業是為了增加收入,降低風險,光種地,萬一遇到天災,地里的作物欠收,村民們一年的辛苦勞作就會打水漂了。”
“如果我們有其他額外的收入,就不怕出現什么突發事件,從而給自身造成影響。”
說到這里,林正陽掃過一眼辦公室,看到干部們都在認真的記著筆記,包括他阿爸。
陸豐田插上一嘴,問道:“正陽,這么說我們創辦這些產業就是給自己上一道保險?”
“差不多,就是多條腿走路,像馬一樣四條腿,能走能跑。”林正陽講得通俗一點。
“不是以前公社辦的養豬場這類產業,它們以前是為公社社員改善條件而辦,都是不出售只分發。”
“而我們創辦的產業則是為收益,以此來滿足老百姓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好了,我接下來開始詳細說說計劃書上面的產業項目,首先是生豬養殖場。”解釋的話點到為止,他開始拉回正題了。
“正陽,我看你這個生豬養殖場除了說要集中管理,科學養殖,還嚴格執行條例外,跟我們平常家養生豬和公社養豬場一比,沒什么大的不同啊?”
開始說到養殖場后,有人提出了問題。
林正陽正色回答:“如果是養本地的黑毛豬,確實讓村里的每家每戶自己去養就可以了,用不著單獨去建養殖場。”
“而集中養殖不是為了養黑毛豬,而是為了養長白豬!”
“什么長白豬?”
“豬還有叫長白的?”
“長白豬?從外國引進的豬,真的能養?”
聽到林正陽說要養長白豬,大家眾說紛紜,有人知道,也有人不知道。
林正陽示意眾人安靜,然后說道:“長白豬確實是外國豬,很早之前被引進到國內了,不過還沒有大規模的普及。”
“大家都知道,我們本地的黑毛豬生長周期比較長,從幼崽到出欄最少要一年五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同時它的生產性不高,繁殖能力低,所以養殖黑毛豬效益不高。”
“而外國的長白豬的優點很多,首先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母豬產仔較多,奶水足,斷奶窩重較高,適合大規模飼料養殖。”
“最重要的是這個長白豬出欄時間為5到8個月,當然也是會因品種、飼養方式、飼料質量等因素影響。”
一聽到長白豬出欄時間是5到8個月,大家眼睛睜的很大,滿臉的震驚。
“這也太快了吧,比黑毛豬縮短了兩到三倍的時間。”陸宗勇驚訝的說道。
“正陽,你是說搞集中養殖場就是為了養外國豬嗎?”有干部一臉擔心的說道。
“對,長白豬是未來的選擇,只要養好都能賺錢!”林正陽自信的說道。
為什么長白豬短短幾十年就能占領國內肉豬市場,就是因為優勢明顯。
它不僅生產性能優秀,還可以用來與其他豬種雜交,是非常優秀的母本豬種。
后世國家實施的“菜籃子工程”,就是為解決市場供應短缺問題,豬肉就是其中一項項目。
于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專家的指導下,廣泛開展豬的雜交育種工作,實現了選育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本土瘦肉型豬種。
在這項工作中,幾乎都是選用長白豬與我國的地方豬種進行多種形式的雜交。
后世我國大多數豬品種里都有長白豬的血統。
是經過市場檢驗的。
“當然,長白豬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它的體質比較弱,抗逆性差,不抗寒,還有容易發生繁殖障礙和蹄裂。”
還有在現在這個年代里認為的缺點,瘦肉率高。
因為在這個年代老百姓們買肉都喜歡買肥一點的,長白豬瘦肉率高這個優點反而成為了缺點。
長白豬的肉質也沒有本地黑毛豬要好吃,但在這個年代能吃上肉不錯了,哪里還管肉質好不好吃。
“集中養殖就是針對它的這些缺點,把它們集中起來方便養殖,像豬欄里的衛生環境打掃起來就方便很多,而且很高效。”
“我們縣好像沒有哪個村養長白豬吧?”陸豐田問道。
“對!”林正陽當即說道,“這長白豬只有省里的農科院才有,用來做科學研究,就是不知道對不對外出售!”
“要到那里問問看才知道。”
“好了,想問什么的可以提問!”
林正陽說完,眾人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等人提問題。
最后還是得林國進開口提問:“我們要搞這個生豬養殖場,是不是要很多錢?”
“如果是從無到有肯定會花很多錢,基礎設施的材料是很大一筆錢的,不過我們村正好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什么地方能利用?”有人問道。
這一點林正陽已經想到了,于是就說道:“當然是我們村的知青點,那八間屋子,現在知青們都回城了,那些屋子就沒有了用處,正好可以改造成豬棚。”
“知青點那邊空間大,后續擴大也方便,還處在下風口,味道什么的不會吹到村子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