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密之死
- 隋夢:我為大隋續大業
- 煦霄客
- 2425字
- 2024-04-26 11:23:35
張紹出使洛陽,給楊倓帶來了好消息。
聽聞秦瓊、羅士信等都已被說動,楊倓心里十分開心,這下這些在后世威名赫赫的總算要到自己這邊了。
然而張紹帶回的另一個消息卻讓楊倓擔憂了起來。
“陛下,此外臣還聽聞李密西歸李唐,受到了厚待,此番李淵又想要讓他回到黎陽一帶招攬舊部呢!”
楊倓眼神一冷,道:“事情有些麻煩了,他長期以來與朝廷作對,雖然落魄,但號召力仍在。”
“秦瓊二人本就是我大隋降將,不用太擔心。但像程咬金、單雄信等瓦崗元老說不準還會又投李密!”
徐世勣聞言,微笑著讓楊倓不要太擔心。
“陛下,以臣對李密的了解,他世代尊貴,而今也不會甘愿屈居人下!”
“他敗亡之時,與我們離心離德,貪婪自大,只會聽信讒言。此番有了人馬,他一定不會老實地為李淵做事!”
楊倓露出一抹喜色,道:“徐卿可有良策?”
“其實只要李密一行事,洛陽和大興都不會容他。”
“哎,到了如今,昔日的瓦崗也就要散了。”徐世勣有些傷感。
楊倓安慰道:“徐卿不必過于傷懷,天下大事,總需要王者來定鼎。李密早在大業九年就開始謀劃造反,這么多年,也沒成什么大氣候。”
“獻策楊玄感,多為紙上談兵。謀殺翟讓,還要假裝高義。目光短淺,只知圍困洛陽,此等庸主,你對他已是仁至義盡了!”
徐世勣摸了摸肩膀,道:“陛下說的不錯,計殺翟讓時,我挨了他一刀,還忠心輔佐他多時,早就不欠他了。”
“而今他氣數已盡,我也不會再留情,陛下,就由我來處理吧!”
楊倓當即任命徐世勣,讓他領軍,執行計劃。
幾個月前,李密倉皇逃往大興,李淵面子上的功夫做得很足。
太極殿里,李淵當著朝臣的面大聲宣布道:“魏公李密前來投靠,是我大唐之福氣啊!”
“我們都是李姓,祖輩又都關系非常,朕就以弟相稱了。”
李密連忙稱謝:“敗軍之將,多謝陛下收留。”
李淵一副欣賞的模樣,道:“朕封李密為封邢國公,拜光祿卿。”
“朕看法主正值壯年,我有一表妹,溫婉賢淑,不如就許配給你吧。”
李密急忙叩頭:“謝陛下隆恩,臣李密自此當竭力效忠大唐。”
在大興待了一段日子,李密十分不適應,總是回想著自己當魏王時的風光歲月。
“伯當啊,你說我們整天待在府里,哪里也去不了,真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李密幽怨道。
王伯當有些吃驚,趕忙勸說:“主公啊,而今除了大唐,天下再無我們容身之地了!”
“哼,這也太憋屈了,整日被人監視,還有那個獨孤氏,別以為我不知道,不就是李淵拿來監視我的嘛。”
“我看,有機會的話,我們不能屈居于此了,還是做回我的魏公。”李密有些生氣。
王伯當連忙勸解,可惜李密難以聽進去。
轉眼來到了第二年,李密等到了他的機會,李淵派李密招降舊部,要為李唐效力。
李密當即高高興興地領了旨,向黎陽一帶趕去。
招降部隊過了潼關,行了不久就進入了弘農郡,李密一行暫時歇息在了稠桑驛站。
李密剛歇下不久,夜里就有部下稟告,有人前來,言稱要投奔他。
來人一襲黑袍,進來拜見李密,李密見了,十分驚訝。
“懋功,怎么是你啊,你怎么跑這里來了?”
徐世勣褪下罩袍,拜道:“魏公一向可好,時間緊迫,世勣此行是來勸告您的。”
李密大感疑惑,道:“你這是什么意思啊?”
“不瞞魏公,我已投了明主,做了大隋的臣子。”徐世勣答道。
“什么!你投靠了楊倓?”
“不錯,世勣此番是為了魏公您來的,想請您加入大隋。陛下新登大寶,英武明斷,心胸寬廣,十分渴望您這樣的人物。”
“哼!我已入大唐,豈能再做貳臣,況且我早反隋廷,萬萬不能自投羅網。”李密不屑地答道。
徐世勣聞言,語氣誠懇地又勸了好久。
“你不必再說了,我意已決,趁現在我還念往日的情分,你請走吧!不然,別怪我無情。”李密神色不悅,警告道。
徐世勣見李密固執,只好做最后的拜別:“魏公,我瓦崗強盛一時,到了如今,唉,您好自為之,我走了。”
李密一肚子的心思,琢磨了一個晚上,到了黎明時分才睡了過去。
一大清早,有驛使駕著快馬趕來,到了稠桑,他急忙找到了李密一行。
王伯當慌慌張張地跑到了李密房間,大聲道:“魏公,不好了,陛下詔勅,要我們返回長安呢!”
李密睡夢中聞言,立馬跳了起來,一把拉開房門,奪過詔書。
“李淵!他果然老謀深算,還是不放心我啊!”李密恨恨地盯著詔書。
王伯當勸解:“我們是不是回長安啊,畢竟李淵對您不薄。”
“哼!你懂什么,那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他此番出爾反爾,一定是下了決心,一旦回去,我命休矣。”李密一陣冷笑。
“這,那您的意思是?”
“趁著手中還有人馬,我要號召舊部,東山再起!”李密眼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下了樓,李密直接一劍斬殺傳詔使者,隨后登高一呼,帶著眾人逃離了稠桑。
“魏公,我們要往何處啊?”
“先到前面縣城搶些糧草、馬匹,然后我們就近投奔張善相!”
一眾人馬換上百姓服裝,藏起刀兵,進了桃林縣。
一進縣城,兇相顯露,大肆掠奪了一番,占據了縣城。
“你即刻派人通知張善相,讓他帶兵接應。”李密吩咐。
然而盡管有意低調,但很快不遠的熊州史萬寶所知道了。
唐軍率人打到了桃林縣,李密見唐軍勢眾,只好帶著幾千人直接轉頭進了南邊的熊耳山。
熊耳山雙峰競秀,山路崎嶇,李密一眾行走多日,打算翻過山脈,直接到襄城投奔舊將張善相。
這一天上午,李密終于趕到了陸渾縣境內。
不知怎的,李密只覺得心慌意亂,眼皮不住地狂跳,他只好問王伯當:“伯當啊,走了多日,可快到了?”
王伯當手搭涼棚,看了看道:“主公,應該快了吧,只要過了前面那道峴。”
山谷幽靜,李密正邊走邊看四周的風景,解解疲乏,突然只見林中群鳥乍起,兩邊人聲高喊。
李密慌忙阻止抵抗,但埋伏的唐軍早已等候多時,不一會兒,幾千叛軍或死或降,就徹底覆滅了。
熊州副將盛彥師大步走出,怒罵道:“李密小兒,既已投降大唐,還敢反叛,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不等李密反應,長槍直刺而來,王伯當還想反抗,直接被挑殺在了李密面前。
李密呆愣在原地,只覺得脖頸一道寒意襲來,就沒了知覺。
盛彥師哈哈大笑,急忙砍下李密、王伯當二人首級回長安請功。
李淵得知李密反叛后,氣得不輕,一連讓人傳首各處多日,以此警告。
首級傳到中原一帶時,徐世勣出現,借著楊倓的名義,從李淵手里要回了李密的尸身,將他安葬在了瓦崗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