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人力量訓練指南(第2版·修訂版)
- (美)托馬斯·R.貝希勒等
- 2030字
- 2024-04-23 17:54:46
心血管疾病
所有類型的運動都可以增強心血管系統(tǒng)輸送氧氣的能力,提高心率和收縮壓。心率和收縮壓二者的增長成正比。人們習慣性地誤認為,力量訓練不論在訓練過程中還是訓練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都會造成血壓大幅升高。盡管在等長收縮運動中,肌肉會長時間靜態(tài)收縮,并使血壓值處于較高的水平,但是如果在正確的指導下進行力量訓練,是不會發(fā)生這種情況的。
血壓
如果在功率自行車上以正常騎行速度(最大心率的75%)運動,收縮壓會比靜息時的收縮壓升高約35%(Westcott,1986)。也就是說,如果靜息時收縮壓是120毫米汞柱,那么在功率自行車上以正常騎行速度運動時收縮壓平均約為162毫米汞柱。通過以下兩種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重復10次啞鈴彎舉動作后,肌肉出現(xiàn)暫時性脫力,此時的收縮壓比靜息時的收縮壓升高了35%(Westcott and Howes, 1983);重復10次腿部推蹬動作后,肌肉出現(xiàn)暫時性脫力,此時的收縮壓比靜息時的收縮壓升高了50%(Westcott,2004b)。抗阻訓練中收縮壓(和心率)是呈線性、進階性及持續(xù)性增長的,并且這種增長會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如果靜息時的收縮壓是120毫米汞柱,那么高強度的腿部推蹬訓練會使收縮壓升高50%,即達到180毫米汞柱,但這遠遠低于美國運動醫(yī)學會針對運動相關(guān)的收縮壓所給出的最高水平——250毫米汞柱(2010)。即使是正參加心臟康復訓練的中老年人進行中等強度(1RM的40%~60%)的力量訓練時的血壓值,在臨床上也是可以被接受的(Haslam et al.,1988)。德格魯特等人(1998)的研究表明,在85%的最大攝氧量下,進行同等強度(1RM)的力量訓練時的血壓反應(yīng)要低于在跑步機上運動時的血壓反應(yīng)。而且,在關(guān)于腿部推蹬訓練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訓練結(jié)束后,舒張壓(低于靜息時的舒張壓)立刻下降了10毫米汞柱,原因是擴張的血管網(wǎng)絡(luò)減小了血管對血流的阻力(Westcott,2004b)。
盡管在訓練期間,抗阻訓練會使血壓短暫升高,但遵循合理原則制訂的力量訓練計劃,是不會導致靜息血壓值升高的(Hurley,1994)。哈里斯和霍利(1987)及赫爾利等人(1988)關(guān)于循環(huán)力量訓練的研究分別歷時9周和16周。事實上,這兩項研究表明,訓練后舒張壓有大幅度下降。雖然有氧運動有利于改善血壓水平,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已經(jīng)有不止一項研究表明,力量訓練和耐力訓練對降低靜息血壓同樣有效(Smutok et al.,1993)。
因此,與大眾的誤解相反的是,有效的力量訓練不僅不會對血壓造成不良影響,而且大量研究表明,力量訓練有降低靜息血壓的作用,特別是循環(huán)力量訓練,其降壓效果更顯著(Katz and Wilson,1992;Kelley,1997)。
血脂
血脂譜分析十分重要,可用于推測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不幸的是,很多中老年人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有害)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均超過正常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有益)的含量低于最佳水平。盡管基因是血脂水平主要的影響因素,但是研究表明,飲食和運動對血脂水平也有影響。
關(guān)于血脂的一項著名研究出現(xiàn)在30多年前(Hurley et al.,1988)。在該研究中,研究對象(40~50歲男性)參加了為期16周的循環(huán)力量訓練,訓練后,他們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顯下降,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顯增加,但是之后的研究(Kokkinos et al.,1988,1991;Smutok et al.,1993)卻未能得出相似的結(jié)果。對發(fā)表于1990—2006年的84項(Tambalis et al.,2008)關(guān)于有氧訓練、抗阻訓練及組合訓練的研究進行回顧可發(fā)現(xiàn),這些研究都表明抗阻訓練可以降低LDL值,但是組合訓練可以在降低LDL值的同時,升高HDL值。凱利等人(2009)采用薈萃分析發(fā)現(xiàn),力量訓練降低了LDL值、總膽固醇值,以及總膽固醇與HDL的比值。
關(guān)于力量訓練改善血脂水平的有效性的研究還未有定論,很多猜想還需要證明。但是我們應(yīng)保持信心,至少力量訓練不會對血脂水平產(chǎn)生不利影響,而且可能會促使LDL和HDL產(chǎn)生積極變化(Johnson et al.,1982;Stone et al.,1982;Blessing et al.,1987;Ulrich et al.,1987;Boyden et al.,1993;Goldberg et al.,1984;Tucker and Sylvester,1996 )。
心臟病
冠心病是醫(yī)學界一大難題,在中老年群體中尤其普遍。幸運的是,冠心病的治療水平已經(jīng)發(fā)展到可以使心臟病發(fā)作幸存者和心臟搭橋術(shù)后患者能相對正常地生活。盡管我們經(jīng)常鼓勵心血管病患者參加有氧運動,但是通常都不建議他們進行抗阻訓練,而不進行抗阻訓練對他們來說不是個好的建議,因為在康復期間,患者若不活動,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肌肉萎縮現(xiàn)象 。與健康的人一樣,患者也需要依靠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支撐體力活動并完成日常活動。如果沒有健康的肌肉,患者每天的生活將會很費勁。
有些研究表明,力量訓練對很多心臟病患者來說是安全、有效的(Butler et al.,1987;Stewart et al.,1988;Faigenbaum et al.,1990;Ghilarducci et al.,1989;Haennel et al.,1991;Vander et al.,1986)。哈里斯和霍利(1987)發(fā)現(xiàn),如果心臟病患者的高血壓可以得到控制,那么力量訓練是很安全的。皮爾遜等人(2001)發(fā)現(xiàn),6個月的抗阻訓練或有氧訓練可以提高極限運動水平時耗氧量的峰值。而且,如果心臟病患者進行抗阻運動及有氧運動的組合訓練,他們的肌肉力量將得到大幅度增強,且身體成分將得到改善。
強健的肌肉骨骼系統(tǒng)有助于減少心血管系統(tǒng)的壓力,從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雖然心臟病患者可從訓練中獲益,但是有特殊情況或需求的病人,或其他群體,必須時刻謹慎小心。美國運動醫(yī)學會(2010)建議無癥狀冠心病患者發(fā)病后7~8周從基礎(chǔ)抗阻訓練開始練習。美國心肺康復協(xié)會(1995)為心臟病患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力量訓練指南。當然,事先獲得醫(yī)生同意是心臟病患者參加力量訓練的首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