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害怕吵架:教孩子在沖突中學會正向溝通
- (意)丹尼爾·諾瓦拉
- 13字
- 2024-04-24 18:06:52
第一部分
什么是好好吵架法?
第1章
吵架其實挺好的
娜塔莎和亞當吵架了。娜塔莎:“我希望你死掉。”
尤塔:“天啊!娜塔莎!”
娜塔莎:“我真希望他從沒有來過這個世界!”
尤塔:“娜塔莎!亞當是你的弟弟,沒有他,你會想念他的。”
娜塔莎:“我情愿想念他!”[1]
——羅納德·大衛·萊恩,《與我的孩子們的對話》
—◆ ◆ ◆—
與其懲罰孩子,不如教他們好好吵架
長期以來,孩子們總是因為吵架而受到家長的嚴厲懲罰。
現代教育學依然延續這樣的思想,認為孩童時期的爭吵是令人不愉快的,強調孩子們之間應當通過合作、協調矛盾,從而達到和諧相處。
大人在面對孩子們的沖突和爭端時,主要扮演尋找過錯方的角色,并努力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恰恰是這種看似“公平”的方式——懲罰犯錯的孩子、保護被欺負的孩子,嚴重阻礙了新的、更有效的、更尊重孩子需求的教育方法的形成。
是時候打破這些陳舊的規則了。
二十年來,我一直致力于通過不同的實踐來研究如何改善這一現狀。如果家長們能采用本書所介紹的方法,孩子們就能獨立自主地解決他們之間的沖突和爭端,而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央求家長幫助他們處理問題。我和卡特莉娜·迪·齊奧一起進行了一項實驗,參加實驗的家長們反饋:我們用來解決孩子們沖突的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并不是空想或假設[2]。
一旦運用了這種新方法,家長們會發現,爭吵對于孩子們來說其實是有益的。他們可以學會自信、獨立自主地處理人際關系,并認識到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特別是了解到生活中并不是只有自己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在和小伙伴相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找到大家共同的興趣點。
青少年發展心理學研究結果指出,孩子們完全有能力處理好和伙伴之間的沖突和爭端。但至今為止,研究成果并沒有付諸實踐。本書中,我介紹給大家的這種基于蘇格拉底助產術教育原則的新方法,將會填補這一空白。我將這一方法稱為“好好吵架法”。
如果家長們能夠認真地按照步驟實施這一方法,就不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調解或者化解孩子們之間看似無窮無盡的沖突和爭端,特別是對于那些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來說,將大大減輕家長們的擔憂。家長干預孩子們之間的沖突,只會導致孩子的過度依賴。每當遇到沖突,孩子們就期待著爸爸或媽媽來幫助他們,而不是獨立自主地去處理爭端、解決問題。
為了更好地幫助和指導家長,我將通過具體的實例來闡明我的觀點。
米萊娜 / 克里斯蒂娜(7歲)和路易吉(3歲)的媽媽
傍晚時分,我把孩子們分別從保姆那里和托管學校接回家。
我和克里斯蒂娜說好了,讓她先洗澡,我去做晚餐,等我把肉燉上,再給弟弟路易吉洗澡。路易吉在桌上看到了一本兒童畫冊(其實是一本更適合克里斯蒂娜年齡的畫冊),就開始專心致志地翻看起來。畫冊中有一頁有很多汽車圖案,正是路易吉最喜歡的東西。脫得光溜溜的克里斯蒂娜本來正準備去洗澡,看到這一幕,也湊過來想要看一眼畫冊,但是弟弟強烈反對,堅決不給姐姐看。克里斯蒂娜提議一起看,路易吉還是不同意。這時,姐姐開始變得焦躁,并動手去搶畫冊。不到一分鐘,兩個人就叫喊著廝打起來。我趕緊過來,想要說服弟弟,但是弟弟非常堅決,就是不同意讓姐姐看。我又安慰克里斯蒂娜,批評弟弟自私,然后勸她先去洗澡,等弟弟洗澡的時候,她就可以安心看畫冊了。克里斯蒂娜也不接受我的勸說,反而哭鬧起來。我只好把畫冊沒收,誰都不許看。
直到這一刻,路易吉才冷靜下來。克里斯蒂娜躺在沙發上,拒絕去洗澡。最后,我只能帶著他們兩個一起去洗澡。姐姐流著眼淚,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顯然,米萊娜的干預是完全無效的。然而,很多家長都會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們常常采用這類“自創式”方法,希望孩子們能夠在爭吵之后盡快恢復平靜,卻總是事與愿違,發現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充耳不聞。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米萊娜的哪些步驟是無效的:

家長們絞盡腦汁想要盡量減少孩子們之間的爭吵,并希望孩子們能互相愛護,學會分享。好好吵架法正是為了幫助家長擺脫這樣的困境,并教會孩子自信、勇敢地處理和伙伴們的沖突和爭端。
具體的步驟,我們會在本書第6章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解釋。現在我們回到米萊娜的問題,看看這一方法如何幫助她解決孩子們的沖突。
好好吵架法
◇ 退后兩步 ◇
1.不要試圖尋找過錯方。
媽媽不要卷入孩子們的沖突:不要指出誰錯了,更不要說誰是對的或誰有道理。
2.不要給孩子們提供解決沖突的方案。
媽媽要避免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要在孩子們爭吵的時候給建議。
◇ 前進兩步 ◇
1.讓孩子們自己說說為什么吵架。
媽媽可以讓孩子們暫時先不洗澡,然后專心地對待引發爭吵的問題。讓孩子們在一個安靜的環境里,輪流說說事情發生的經過。
姐姐克里斯蒂娜可能會對弟弟說:“我只是想要看一眼畫冊,再說了你都根本看不懂。”
弟弟會說:“你把畫冊搶走,我不高興……”
姐姐接著說:“我很喜歡那本畫冊,你不讓我看是不對的。再說我又沒對你做什么。”
弟弟反駁:“就因為你比我大,你就什么都想要!”
2.幫助他們找到一個解決沖突的方法。
媽媽要讓孩子們認識到可以自己找到解決沖突的方法:“我給你們五分鐘的商量時間,然后告訴我,你們決定怎么辦。”說完這些話,米萊娜就返回廚房。等她再回來的時候,孩子們告訴她,已經找到了解決的方法。
媽媽問:“你們怎么決定的?”
姐姐說:“等看到有汽車圖案的地方,我就讓路易吉看一會兒,然后他再還給我,而且不能再問我要了。”媽媽滿意地返回廚房。孩子們在晚餐前順利完成洗澡的任務。
—◆ ◆ ◆—
好好吵架有利于孩子們的成長
此時此刻正在閱讀此書的家長們應該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因為我們正在尋找一條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成長的道路。
如果我們學會了如何面對并處理孩子們之間的沖突,他們會逐漸形成以下意識:
◆ 沖突雖然難以避免,卻可以面對;
◆ 在爭吵中,了解對方的觀點很重要,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看問題;
◆ 我們可以通過力量獲得尊重,卻不能使用暴力來傷害他人;
◆ 學會通過對話解決沖突,要比不惜一切代價取得勝利更加重要;
◆ 所有問題總有解決方法;
◆ 朋友之間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相反,真正的朋友要坦誠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
◆ 妥協并不代表失敗,很多時候這是達成雙方一致的必經之路;
◆ 在和同齡人的爭吵中,孩子要比大人更善于解決問題。
—◆ ◆ ◆—
好好吵架可以讓家長更輕松
好好吵架法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從中受益,對于家長也是好處多多:
◆ 孩子一旦掌握了自主處理沖突的能力,就不會再頻繁地請求家長的幫助;
◆ 孩子一旦學會了正確處理沖突和爭端,家庭氛圍會更加輕松;
◆ 家長不再需要想方設法去使孩子保持冷靜,而是可以清楚明了地引導他們解決問題;
◆ 當孩子發現家長的改變和家長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后,會重新認識并更加尊重他們。
現在開始我們的旅程吧。要想到達目的地,首先需要了解問題的起源,將我們從那些過時的、傳統的教育方法中解脫出來。特別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認識到吵架和暴力是有本質區別的,爭吵是兒童關系中基本的需求和賴以生存的方式。
實戰練習
觀察孩子們的爭吵
孩子們經常吵架。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現,一個小時之內,孩子們爭吵的次數多達數十次。現在我們要先學會觀察,而不是急于干預。這樣有利于我們了解孩子們之間的相處規律,尊重孩子們發生爭吵的自然屬性,并學會區分這些爭吵的類型。
本練習旨在幫助家長們通過了解孩子們爭吵的具體次數,獲得了解孩子們交際規律的途徑。
你觀察到了多少次發生在你的孩子們之間的或者是你的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之間的爭吵?爭吵的內容是什么?
一小時之內:﹏﹏﹏﹏﹏﹏﹏﹏﹏﹏
爭吵內容:﹏﹏﹏﹏﹏﹏﹏﹏﹏﹏﹏
兩小時之內:﹏﹏﹏﹏﹏﹏﹏﹏﹏﹏
爭吵內容:﹏﹏﹏﹏﹏﹏﹏﹏﹏﹏﹏
一個下午之內:﹏﹏﹏﹏﹏﹏﹏﹏﹏
爭吵內容:﹏﹏﹏﹏﹏﹏﹏﹏﹏﹏﹏
實戰練習
一天之內:﹏﹏﹏﹏﹏﹏﹏﹏﹏﹏﹏
爭吵內容:﹏﹏﹏﹏﹏﹏﹏﹏﹏﹏﹏
日期:﹏﹏﹏﹏﹏﹏
在采用我們的新方法后,過一個月再來一次這樣的觀察,看一看孩子們爭吵的次數是不是減少了。
一個月后:﹏﹏﹏﹏﹏﹏﹏﹏﹏﹏﹏
[1] Ronald David Laing, Conversando con i miei bambini, Einaudi, Torino 2000, pp. 6667.
[2] Daniele Novara, Caterina Di Chio, Litigare con metodo. Gestire i litigi dei bambini a scuola, Erickson, Trento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