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兒伴在李顯身邊,當激情歸于平淡,李顯卻更加離不開她。婉兒以皇妃的身份參與到批復奏表、草擬政令中,并進言李顯設立修文館,征召天下詩文才子。
這一年的正月三十,李顯攜群臣去昆明池賞玩,為了應景,也為了逢迎圣心,眾臣唱和詩歌百余首,興致高漲之際,李顯命人在帳殿前扎了彩樓,有人提議讓婉兒登上彩樓評判詩歌。
李顯很是得意,當然即刻應允。
婉兒便在眾人的注視和仰望中一步一步登上了彩樓之巔,臣子們聚集在下,急切地等待著婉兒的評語。
看似隨意,實則用心。婉兒的手腕翻動著,目光流轉生輝,凡是稍有不入眼的,便毫不留情扔下彩樓,也不去看那署名。只見精美的彩樓上一張張的紙片徐徐飄落了下來,像柳絮、像雪花,眾臣顧不得儀態(tài),紛紛彎腰在地面上尋找是否有自己的詩作。
找到紙片的垂頭喪氣,繼而相互調侃,雖也有人不服氣,但并不敢公然質疑。
大約半個時辰,婉兒手中只剩下兩張紙條,也就意味著只有兩人的詩作備選。
此時無論是朝臣,還是天子都對這場選拔充滿了期待。
而決定大權只在一人手里,那便是婉兒,她才是這里真正的王者。
“婉兒,都剩下些什么人?”李顯迫不及待地詢問,他還是耐不住性子。
婉兒回聲:“陛下,這兩人不分伯仲,妾身一時間難以做出抉擇。”
李顯笑道:“噢?這般棘手,看來都是頂好的文章,想必也是絕好的人才。”
婉兒這才將指縫稍稍敞開些,只見這兩首詩的落款處分別是宋之問和崔湜。
她的眉頭輕輕皺了一下。
“這兩首詩本身確實不錯,第一首請諸位洗耳恭聽。”婉兒的口吻是公事公辦的。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
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艷粉回。
今年春色早,應為剪刀催?!?
話音剛落,人群中便傳出一陣喝彩聲,“好詩!真是好詩!意蘊極美!”
“另一首呢?”有人急急而問。
婉兒不慌不忙道:“諸位暫時別急,這一首或許更讓人驚喜?!?
“春還上林苑,花滿洛陽城。
鴛衾夜凝思,龍鏡曉含情。
憶夢殘燈落,離魂暗馬驚。
可憐朝與暮,樓上獨盈盈?!?
人群里沒有驚嘩之聲,有的只是靜謐。
“敢問昭容娘娘,這兩首詩作分別出自何人?”終于有人打破平寂。
婉兒迎著形形色色的目光,嘴角微微翹起:“鴻臚丞宋之問和兵部侍郎崔湜。”
“原來是他二人,實至名歸?!弊h論之聲不絕于耳,但大都表明的是同一個意思,這兩位才子的確早已聲名遠播。
“婉兒,你說說看他二人?!崩铒@發(fā)話了。
婉兒朝向他行了一禮,面對眾人開口:“鴻臚丞宋之問的詩作高遠迤邐、細膩精巧,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氣勢,而兵部侍郎崔湜則是筆氣舒爽、寓情于景,情志尤為動人?!?
崔湜這個名字帶給婉兒一種如夢初醒的奇妙感,她并沒有忘記這個當年在武三思府上有過一面之緣的男子,那時的他私放白鶻,似乎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但依舊談吐大方,散發(fā)出無窮風采。
“那么到底誰更勝一籌?”只有天子能這樣追問并顯出無奈,“金爵只有一尊,只能賞賜于一人?!?
“毫無懸念,自然是崔湜?!蓖駜夯卮鸬煤芨纱?,這讓眾人都吃了一驚。
“為何?朕也承認崔湜的詩作得不錯,當然也更相信昭容的判斷,可是總歸需要一個原因?!崩铒@好奇,最單純的好奇而已。
“留個懸念難道不好嗎?”婉兒笑著說,“崔侍郎是當之無愧的榜首,至于我為何如此篤定,那是因為我突生靈感,也作了一首詩,我相信聽了這首詩,個中緣由便無需說破?!?
李顯一聽如此玄乎,更加好奇了:“婉兒,快快說出你的詩來,朕也想參悟一番。”
“詩不是禪,用不著參,也不需要那樣深的慧根,妾身這詩極其淺陋,陛下和諸位一聽便知,若是有不妥當的地方,還請見諒?!?
皇妃的話自是謙遜,李顯的首肯也不過是形式。
只聽得婉兒朱唇輕啟,她的聲音并不高,音調也十分平和:
“斗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
皎皎齊紈素,赤染珠頂紅。
煙霞若問訊,明月應相知。
山室何為貴,唯馀蘭桂熏。”
詩的字面意思并不晦澀,可聽者莫不震驚變色。
李顯愣了愣,回過神來便沉默不語,他雖然有些氣惱婉兒的行為,可是更多的是心虛,畢竟王同皎的冤死他并非一無所知。
這下朝臣也誰都不敢作聲了,上官昭容借著詩詞影射宋之問的官位是用王同皎的鮮血換來的,諷刺的是宋之問的人品,難怪她會說崔湜的勝出當之無愧。
這場君臣之間的詩詞盛宴就在略微尷尬的氛圍中結束了,要說誰最難堪,必是宋之問,他羞臊不已,但仍勉強維持著表面功夫,而崔湜則是受寵若驚,成為眾人焦點的他十分明白,他已一戰(zhàn)成名,從此之后,京城的茶肆酒樓里也將會有關于他的傳奇。宋之問不是高尚的人,可崔湜呢,他不敢深究,壓住了那份莫名的惶恐,用復雜的眼神望著那個高高在上的昭容娘娘,他亦記得他們之間的初遇,此刻看她,一顰一笑都是世間最美。
婉兒同樣注意到了人群里那獨特的眼神,這幾年雖無太多往來,可崔湜她始終記憶深刻,她也時常在奏折上看到這個名字的出現,他的每一次升遷都有意無意去關注過。憑借她的經驗,她明白崔湜除了才干以外,也定然有所依附,否則人才濟濟的大唐,他這樣的青年是無法脫穎而出的,論文采,他遠不如當年的王勃和駱賓王,可那兩個人時運不濟,并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他背后的人會是誰呢?似乎并不難猜,便是死于景龍之變中的梁王武三思。
這天夜里,婉兒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她的腦海里始終浮現著一張面孔和一雙眼,細細品味,竟然是有些相似的,同樣的儒雅清高,同樣的遺世獨立。
在他身側的李顯也沒睡著,他從不責怪婉兒,即便有委屈,也甘愿獨自承受,白日里她對宋之問的反感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一種失望?他從來都知道,婉兒心里并沒有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那個位置即便有了空檔,也與他無關。
“婉兒,你醒了?”他這樣問。
婉兒支吾了一聲,含混而對。
“評判詩詞的事情是我任性了?!彼鲃犹岢?。
“無妨。”李顯輕描淡寫道,“宋之問其人其事,我也有所耳聞,只不過惜才而已。”
婉兒轉過身,面朝著他:“人無完人,是我苛責了,總以自己那套標準去衡量?!?
李顯攬過她的肩頭,柔聲道:“你當然得用你自己的標準,你曾說起過,你的母親孕育著你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夢,夢里你便是那個稱量天下的人。”
婉兒笑笑:“這些怎么可以當真?陛下以后莫要再說了,實在讓人慚愧得很。”
話雖這樣說,婉兒心底卻是舒爽的,她終不負先祖。
李顯忽然沒來由發(fā)出嘆息聲,這把婉兒拽回實境里,她離他這樣近,卻才留意到這個男人,這個可能是世界上最愛她的男人,竟然已經這般滄桑了。
明明是皇家貴胄,卻是飽經風霜、命運多舛。
她感覺愧疚,因為就在前一刻,她還在想著別的男人,還是情不自禁的那種想念。
她的指尖在他額上掃過,雖然明知這并不能撫平眉間的皺紋和心底的傷痕。
李顯攥緊她的手,放在心口上:“婉兒,我很難受?!?
婉兒無力地搖頭,她沒辦法安慰他,一切都徒勞無功。
“我很想重潤,那是我曾經的希望,我對他寄予厚望,他那樣富有朝氣,就像初生的太陽?!崩铒@痛苦地閉上雙眼。
婉兒也被觸痛了:“天妒英才,懿德太子可惜了。他本是大唐最好的繼承者?!闭f這話時,她一念閃過,其實還有個人也很合適,只是李顯不會同意,韋后母女更不會同意。
“我雖追封了重潤,讓他陪葬乾陵,可時時感傷他獨自一人在另一個世界,必然孤單無比,那個世界應該很冷?!崩铒@感性的一面展露無遺。
婉兒本也有個主意,但一直沒提,此時李顯主動提及,她想了想便說:“我倒是有個想法,說來您就隨意一聽,若不妥帖就當我胡言亂語。”
李顯拍拍她的手背:“但說?!?
“不如為懿德太子與國子監(jiān)裴炎亡女裴錦舉行冥婚?!蓖駜簤旱吐曇粽f。
李顯有些顧慮:“這樣會讓人說閑話吧?”
早在李重潤去世后不久,當時亦是永泰公主李仙惠的陪讀裴炎之女裴錦自縊身亡,原因不得而知。時流言四起,有些不那么中聽。若是真辦了這樣的冥婚,怕是對逝者不敬。
“婉兒,你說裴家小娘子和重潤真的有過什么嗎?”李顯很困惑,若是這對年輕男女已有終身之約,那這做父親的罪責就真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