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書的秘密:語文統(tǒng)編教材精解(五年級下冊)
- 竇昕主編
- 3489字
- 2024-04-12 15:54:42
第一單元 樂享童年

單元導(dǎo)入
樂享童年
本單元的課文都與童年有關(guān),記述了童年時期發(fā)生的種種趣事,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追憶與懷念。
留住童年
童年是人一生中美好而珍貴的時期,正因如此,人們總想將童年留存下來。比如我們往往會祝福別人保有“赤子之心”,“赤子”就是指剛剛出生的嬰兒,“赤子之心”形容人心地善良純潔。再比如形容有些長壽老人“鶴發(fā)童顏”,是說有仙鶴羽毛一樣的白發(fā),有兒童一樣紅潤的面龐,說明老人的氣色很好,身體健康。
除了在成語中留存,古時人們往往會將兒童嬉戲的場景畫下來,這樣的畫就叫“嬰戲圖”。在中國古代繪畫中,畫山水花鳥的畫比較多,畫人物的相對少,而就在這些人物畫中,表現(xiàn)兒童游玩嬉戲主題的嬰戲圖卻占有相當(dāng)大的比例。
現(xiàn)存的嬰戲圖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的瓷器上,這個時候擅長畫嬰戲圖的畫家并不多。到了北宋,嬰戲圖才大量出現(xiàn),也出現(xiàn)了許多有名的畫家。
現(xiàn)在不少人家里還有年畫,里面總有大胖娃娃抱著鯉魚,看起來乖巧喜人,這與古代嬰戲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古代的童年
在現(xiàn)代社會,孩子們有數(shù)不清的玩具,比如積木、賽車、滑梯等,那古代的孩子都玩什么呢?
實際上,古代孩子的玩具可多了,而且這些玩具都帶著一些吉祥的寓意。比如古代孩子在立春時可以“鞭春牛”,就是用土做成牛的形狀,在“大牛”肚子里放上許多“小春牛”,孩子們把“大牛”打碎后,就會去搶散落出來的“小春牛”,希望一年順順利利,五谷豐登。
再比如古代孩子還會玩竹蜻蜓。把竹片削成螺旋槳的形狀,中間插一根竹竿,用力一搓竹竿,葉片就會飛起來,像一只蜻蜓一樣。18世紀,竹蜻蜓傳到了歐洲,據(jù)說,飛機的發(fā)明者萊特兄弟小時候就玩過竹蜻蜓,說不定還從竹蜻蜓里得到了一些啟示呢。

再比如,清代時,北京地區(qū)的孩子有一種玩具叫兔兒爺,用泥巴捏成兔頭人身的樣子,穿紅掛綠,有的還騎著鹿、獅子、老虎等,非常威風(fēng)。還有的兔兒爺肘關(guān)節(jié)和下頜能活動,特別討人喜歡。
除了各種玩具,古代孩子還有不少好玩的游戲。比如竹馬戲,將一根短竹竿放在胯下,一手握竿的前端,讓竿子拖在地上,就像騎著一匹馬一樣,所以叫“竹馬戲”。唐太宗曾說:“土城竹馬,童兒樂也。”唐太宗將“土城竹馬”游戲當(dāng)作兒童最大的樂事之一,可見竹馬戲非常普遍。唐朝大詩人李白有詩說:“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這首詩描寫了兩個天真爛漫的兒童在自家門前騎竹馬嬉戲的情景,成語“青梅竹馬”就是來源于此。由于騎竹馬是兒童玩的一種游戲,所以古人常以“竹馬之年”或者“竹馬之群”來形容兒童,“竹馬之交”則是指從小就要好的朋友。
名人的童年
童年是一個人最天真爛漫的時期,人們在童年時往往會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那些歷史上有名的大人物也不例外。
比如大名鼎鼎的愛迪生,有一次,他看見母雞在孵蛋,就好奇地問媽媽母雞在做什么,媽媽告訴了他。愛迪生感到新鮮極了,很想知道小雞到底是怎么被孵出來的。于是,他找了幾顆雞蛋,放在草垛里,自己小心翼翼地蹲在雞蛋上面,想孵出小雞來。吃晚飯時,爸爸媽媽見愛迪生還沒有回家,到處去找,最終才在草垛里找到他。此時的愛迪生腿都已經(jīng)蹲麻了,狼狽不堪,還非要孵小雞呢。
本單元的課文中,《四時田園雜興》展現(xiàn)了農(nóng)家夏忙時的勞動場面,表現(xiàn)出鄉(xiāng)村兒童的天真可愛。《稚子弄冰》描寫了嚴寒天氣里兒童弄冰玩耍、自得其樂的場景。《村晚》展示了一幅牧童騎牛晚歸圖,表現(xiàn)出牧童的頑皮天真和悠閑自在。《祖父的園子》回憶了“我”在園子里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月是故鄉(xiāng)明》描寫了季羨林童年時期在故鄉(xiāng)生活時的快樂往事,抒發(fā)了對童年和故鄉(xiāng)的懷念之情。《梅花魂》回憶了作者童年時代的經(jīng)歷,講述了作者外祖父思念祖國的故事。
重點作家作品分析
東北作家的代表蕭紅
本單元課文《祖父的園子》的作者是近現(xiàn)代著名作家蕭紅。
蕭紅(1911—1942),乳名榮華,本名張秀環(huán),后改名為張廼(nǎi)瑩。生于黑龍江省呼蘭縣(現(xiàn)哈爾濱市呼蘭區(qū)),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xué)洛神”。
悲苦的童年
蕭紅身世坎坷,八歲時,她的生母姜玉蘭因為生病去世了,父親又續(xù)娶了一名女子,也就是蕭紅的繼母。蕭紅在家里生活得并不好,一點兒都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幸好,蕭紅的祖父是一位健康而樂觀的老人,非常疼愛蕭紅,給了她很多快樂和愛。也是在祖父的關(guān)懷下,她喜歡上了文學(xué),十六歲時就在校刊上發(fā)表了抒情詩,筆名悄吟。
但不幸的命運并沒有放過蕭紅,在她十八歲時,疼愛他的祖父也去世了。從此蕭紅對于家庭再也沒有了留戀。
不幸的婚姻
蕭紅的父親將她許配給了一個小學(xué)老師汪恩甲,蕭紅對此很不滿,但幾經(jīng)周折后還是和汪恩甲生活在了一起,兩人住在一個小旅館里。因為沒有收入,兩人欠了旅館一大筆錢,而此時蕭紅也懷孕了。汪恩甲欺騙蕭紅說要回家去取錢,卻一去不回,絕望的蕭紅沒有辦法,只好請求朋友的幫助。

正在此時,有一個叫蕭軍的作家知道了蕭紅的處境,就前來救濟她。蕭紅對他心生感激,兩人開始共同生活。蕭紅沒有工作,蕭軍工資也很低,兩人生活得很艱難。
可蕭軍也并非良配,他性情暴戾(lì),而且對蕭紅的才華充滿了嫉妒。被逼無奈之下,蕭紅只好選擇逃離,輾轉(zhuǎn)各地,在這個過程中,她結(jié)識了另外一位中國作家端木蕻(hóng)良,并和他結(jié)婚了,這才最終安定下來。
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
雖然生活坎坷,但是蕭紅一直飽含著寫作的熱情。她與蕭軍生活時結(jié)識了魯迅,在魯迅的支持下,她先后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在文壇上聲名鵲起。
當(dāng)時正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占領(lǐng)了東北,許多東北作家只好逃離家鄉(xiāng),南下流浪。他們創(chuàng)作了許多描寫東北景色與生活的文章,抒發(fā)了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和對侵略者的痛恨。這些作家被統(tǒng)稱為“東北作家群”,蕭紅就是其中的佼佼(jiǎo)者。
因為飽受奔波之苦,蕭紅三十一歲時就因肺結(jié)核在香港去世了。臨死前,蕭紅在紙上寫下“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充滿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蕭紅生活在一個戰(zhàn)亂不斷的時代,身世坎坷,因此,她非常珍視童年時期從祖父那里感受到的溫暖,在許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對那段時光的懷念。本單元課文《祖父的園子》就選自她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以兒童的視角描寫園子中的景物,用第一人稱講述了“我”和祖父在園子里的生活,表達了對祖父深沉的熱愛與依戀,以及對童年園子中生活的深深懷念。
基礎(chǔ)知識積累
文字說解

“晝”是會意字。甲骨文的“晝”字,下面是一個“日”,上面是立桿的形象,立桿的旁邊還有一只手,表示有日影,而且還能夠去測量日升高度。所以“晝”的意思,指的就是能夠立桿測影的整個白天的時間。
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意思就是,去年元宵節(jié)的時候,花市被燈光照得如同白天一樣。很多動物習(xí)慣在白天休息,夜間捕獵,我們把這稱為“晝伏夜出”。除此之外,“晝”還可以引申指中午、正午,我們可以組詞晝飯、晝時。
成語解讀

釋義 形容煙霧籠罩的水面廣闊無邊。
課文示例 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煙波浩渺之勢。
——《月是故鄉(xiāng)明》
課外示例 目極煙波浩渺間,曉鳥飛處認鄉(xiāng)關(guān)。
——崔致遠《將歸海東巉(chán)山春望》
常識積累
梅花文化
本單元的課文《梅花魂》以梅花為線索,由故鄉(xiāng)梅花的開放,引出了對摯愛梅花的外祖父的回憶,然后具體敘述了反映外祖父喜愛梅花、思念祖國的幾件事,從中表現(xiàn)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自古以來,梅花就是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意象。中華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包括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歲寒三友——松、竹、梅。在漫天飛雪、百花凋零之時,唯有梅花傲然挺立、勇斗冰雪,所以它能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有氣節(jié)的人展現(xiàn)精神風(fēng)貌的經(jīng)典意象。
在唐詩中,和梅花有關(guān)的詩就已經(jīng)很多了,比如李白的“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高適寫的“借問梅花何處落,風(fēng)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
到了宋代,“賞梅”的熱度持續(xù)升高。南宋詩人范成大寫出了世界第一部梅花專著《梅譜》,這是我國最早的講梅花園藝品種的專題譜錄,也是我國古代記載品種最多的梅譜著作,代表了我國古代梅花園藝尤其是品種搜集和培育的主要成就。隨著梅花培植的流行,人們對梅花的審美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也迎來了高峰,《全宋詩》《全宋詞》中竟然有詠梅詩詞近六千首。
到了近現(xiàn)代,梅花與革命精神產(chǎn)生共鳴。陳毅元帥望梅而詠:“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fēng)雪。”這首詩從正面點出了紅梅的剛正與頑強。偉人毛澤東借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這首詞用梅花精神來比擬中國革命者不畏險阻、無私奉獻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

四格漫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