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宣王府趙家
- 我在仙俠世界狂肝技能點
- 周言七日
- 2073字
- 2024-05-26 11:56:45
“野種!”
王城趙家同時也是宣王趙永真的豪門大府庭院中,傳來了一道略顯稚嫩的同音謾罵聲。
被罵的是一名身著華服的青年,長發用玉簪隨意地束起,俊朗的五官仿佛是繪畫一般俊美無暇,要是不知道他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估計會以為這是個姑娘。
只是可惜,這么一位俊美的青年,卻早早地坐上了輪椅,下地不得。
輪椅上的青年默默忍受著身邊幾位年紀稍小于自己的三位孩童的謾罵。
或者說他根本就沒在忍受,因為他此時此刻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池邊的荷花上。
三位孩童見俊美青年沒有理會他們,頓時頑心大起。
各自在地上隨手拾起一塊不大不小的石塊,直接朝著俊美青年丟了過去,口中還不忘補上一句:“趙文雙你這個野種,我們在跟你說話!”
石塊徑直朝著俊美青年趙文雙飛去。
三個小頑童都有練氣的底子,這一下有用了力。
反觀趙文雙,柔弱無比,病懨懨,渾身上下沒有半點修行者的樣子。
這三塊石塊要是落實,他準會被打得皮開肉綻。
然而看他的表情,似乎完全不慌。
“反了你們了!”一道厲喝自不遠處傳來,轉瞬之間,一道人影已經出現在了他們中間。
接著那人用極快的速度攔截下三塊碎石。
定睛一看,此人五大三粗,虎背熊腰,有那軍中將領之風范。
只是歲數尚小,缺乏了一絲久經風霜后沉淀的氣質。
而此人,正是十二年前,元陽58年冬日的“老二”。
“小兔崽子,野種也是你們能叫的!?”說著,老二揚起手中截下的石子,就要對著三小只一人賞一顆。
“小乙。”俊美青年趙文雙輕吐老二的名,兩個字就像是有魔力一般制止住了“老二”趙乙的動作。
那三個頑童趁機迅速溜走,還不忘回頭扮幾張鬼臉。
趙乙看看逃竄而去的頑童,正要追去,又想起什么,回頭看了一眼坐在輪椅上的趙文雙。
又看了看已經跑遠的頑童,趙乙只能憋著一股子氣,猛地把石子丟進池塘,炸起幾丈高的水花。
隨后趙乙連忙扶著趙文雙輪椅后面的把手,替趙文雙推行輪椅:“大哥我不是說了嗎?我在府中,你要出門支會我一聲,我立馬趕到。”
趙文雙手指輕輕拈著面前的荷花花瓣:“這不是聽下人說,院里的荷花開了,我忍不住就一個人過來看看了。”
趙乙瞥了一眼粉色的荷花,隨即移開目光,他是在不明白大哥這樣的文人怎么一天到晚就鐘愛這些事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趙文雙不由嘖嘖稱奇,“這首四百年前就開始傳送天下的,果真是千古佳句啊,只可惜當年流傳下來的只有這兩句,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否見到本文的全貌。”
趙乙哼了一聲,他知道大哥剛才所說的是幾百年前傳下來的一個故事。
這事連他這么一介武夫都清楚,可見實在聽得耳朵生繭了。
那故事大概是說,數百年前,有一位大人物醉后在池塘邊念出了以上兩句千古佳句。
然后后面有人詢問他還有無后續,酒醒之后,那大人物就說目前沒了,有機會的話,等日后會有人來替他潤色的。
誰知道這一個日后,就過去了百年,當初的那位大人物都已經離世了,他要等的那人還是沒能等到。
而且,據說那位大人物像是這樣的半段句子、半闕詩句數目還不少。
留下了這么多年,也有心高氣傲的讀書人想要做做那傳說中的大人物的知音
然而最后的結果都是那群自詡清高的讀書人沒有一個人能補全哪怕一篇殘詩。
在他們自己看來,自己的“補充潤色”,要么意境不夠意味不夠、要么對仗不齊、要么什么都不行。
強行塞進那位大人物的殘篇中,就像是蛇尾做了虎身,依托答辯。
因此很多讀書人怒撕自己曾經做出的詩文,并且從此發誓不再寫文作詩。
這件事,也成了數百年間,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心病。
要他趙乙來說,這群讀書人就是腦筋死,不懂得變通。
寫出來的東西只要自己滿意不就行了,為什么非要犟一口氣費盡心思去替別人潤色。
不過他畢竟不是讀書種子,也懶得去跟一群只會逞口舌之力的柔弱書生論辯。
隨后趙乙就看到,哪怕自己走神了這么久,大哥的目光依舊死死盯著池中的荷花。
他怕這樣下去大哥會沒完沒了,坐在池邊看上一整天。
憑他的性格,還真能做得出此事。
想到這,趙乙連忙出聲,給兩人間找個話題順帶轉移原本的話題:“大哥,你不能因為他們是小輩就放過他們啊,這都是第幾次了。”
“你越是這么饒過他們,他們下次越是敢得寸進尺。”
“也就是幾個沒有經歷當年戰事的毛頭小子什么都不懂,要是是我們那一代的人,你估計早就出手教訓了吧。”
趙文雙笑了笑:“我何必跟幾個孩子置氣呢?小乙你要記住,他們再怎樣,也是爹的骨肉,除了出生年月晚了我們一些,其他沒有任何差別。”
“再者,我就是一介書生,下半輩子還要靠著輪椅過活,哪有什么手段對付你們這群修行者啊?”
提到這茬,趙乙腦中不由閃過當年的一些事情。
某的人是手無縛雞之力,但是同樣是這有的人,光是坐在屋子里小施巧計,就能把魔域之人擊潰千里。
再說更久遠的,他們也還是孩童的時候,府里一共就他們四個孩子,也有過欺負趙文雙的時候。
可是接著,事情就詭異起來了。
他們三兄弟,今日上街被狗咬,明日出門就掉池塘里,連著數日,倒霉事不斷。
最后還是不得以跑到母親那里去哭訴最后這些倒霉事才得以停息。
那時他們還以為單純只是他們個人倒霉。
后來才知道是是趙文雙的計謀,他們都不知道趙文雙做了什么,其謀劃直接讓他們三兄弟被耍的團團轉。
要知道那時候,他們之中年紀最大的趙文雙也才不到十歲啊。
從此三人再也不敢招惹趙文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