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巡營 下
- 穿越明末,獲得名人召喚能力
- 祈禱的野生泰坦
- 2040字
- 2024-04-16 22:09:40
“那請問諸位在場的指揮使和參軍,你們誰敢接替黃指揮使,在三個月里治理好這兩座大營?”
孫捷不相信,這個任務非他黃全勝不可。
只見原來吵鬧的指揮使和參軍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怎么?現在都不吱聲了!”看到這副場景,孫捷陷入失望。
“你們不是想要義軍副將軍的位置嗎?今日,如果誰敢接過這個任務,在三個月后我們一同驗收無誤。
我就當眾授予他大將軍鎧,義軍之中除了我們三人之外,唯他可以施號發令。”
孫捷知道眾人早已惦記這副將軍的職位,也是因此內部爭斗了很久,他就是一直想不到適合的人選,做不出決定,才讓這個位置成了虛位。
如今看來,現在正是選出這個人選的時候,能管理好自己的兩個大營,然后再兼顧這個艱巨的任務。
能出色完成這個任務的人,就算不是經世致用之大能,也是呂端大事不糊涂的穩將。
果然,聽到了這個優厚的條件之后,原本陷入沉默,低頭不語的人群都突然抬起了頭,想象著自己當上義軍副將軍的風光時刻。
孫捷和李衛琴也是期待著有自告奮勇的人選。
當人群再次陷入寂靜時,卻沒有按照孫捷所想會有不少指揮使主動站出,而是所有人都沒有任何一步多余的動作。
“難道這個任務就如此艱巨嗎?我知道,這兩個軍營都是新修的,山高水遠,位置不好,沒人愿意長期擔任此職位。
但這不是他黃全勝練不好兵的借口!”
孫捷不相信,現在義軍上萬人的隊伍里,居然除了他黃全勝以外沒有一人敢接過這個任務。
“孫將軍,我有一言。”之前那個壓制劉權失敗的宋良忠參軍終于是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你說!”孫捷不管他想說的是什么話,但現在只要有人敢說,就無所謂了。
“黃指揮使所在的這兩個大營,不僅容易酷暑當頭,那里的土地還大多貧瘠。不僅種出來的糧食數量少,連人煙都稀少。
到了夏日,為了避免脫水中暑,士兵們大多回去趕往那里僅有的一條河流。
可是那里距離軍營甚遠,而且避暑的時刻,疫病瘴氣通通不可避免,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
就算不是剛招募的新兵,換作是那些其它營中的老兵們也是很快就會軍紀渙散吧。
所以黃全勝指揮使采取分權之計也是無可奈何。這等任務,除了他也是無人敢接了。
所以非但不該罰,還該獎賞黃指揮使能夠留住這些新兵把守軍營,看管邊境不毛之地。”
說完,宋參軍向黃指揮使拱手行了一禮。
孫捷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嗎?他是自然明白黃指揮使苦楚的。
但是,眼下已經到了準備再次出征的關頭,正是鼓起士氣的時候,也是給劉權展現義軍實力的時候,居然出現了這種狀況。
而自己本來也是打算既往不咎的,可是沒想到現在義軍的將領居然連站出來的勇氣都沒有了,這是他無法忍受的。
所有指揮使和參軍都在等待著孫捷的反應,時間一分一秒的僵持下去。
是賞還是罰呢?他感覺自己被架在做飯燒火的火爐里面,內心煎熬不已。
他的妻子李衛琴用力捏住了他的手臂,是在提醒他應該做出決斷了。
宋參軍突然再次發話,“若是孫將軍如此苦惱,在下還有一計。”
眾人的目光再次匯聚在他的身上。
“此事歸根到底,即是因為劉權先生而起,那就應當讓劉宜良先生解決。
在下現在鄭重向諸孫將軍,李將軍,各位指揮使和參軍舉薦劉權先生去臨時出任接替黃指揮使的職務,讓黃全勝將軍暫時休整一番。”
他的算盤可以說是打得很好,一來既可以再次把整件事情的矛盾從現在孫將軍的身上引到劉權這個大家還不接受的外人身上。
二來,在義軍心中又可以維持個老好人的形象,不讓義軍首領難堪,又給諸位指揮使守足了面子。
放出了一個信號,告訴大家放心,有困難的時候他一定會站出來幫助大家,做這個說客。
“怎么樣,宜良先生,你敢接嗎?宋參軍在說宜良兩個字的時候,特意變換了腔調,仿佛在問你劉權服不服我的這個心計。
很顯然,他是依舊咽不下與劉權爭斗文采輸了的那口氣。
而這一次表面上是讓劉權去做指揮使,給了個嘗試的機會,實際上這個任務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完成。
更何況是劉權這個剛被孫捷拉入義軍隊伍就取得義軍首領地位,引起眾多不平的新人呢。
這幾乎就是一個陽謀,讓劉權用三個月的時間,把名譽和眾人的期待一掃而盡,然后徹底失去所有威信。
就算孫捷和李衛琴再以知己相待,那到時眾人心中難免也是存在偏見,少不了陽奉陰違。
想到這里,劉權感到有些棘手,沒想到人心之間的爭斗會如此復雜。
孫捷眼見劉權陷入思考,上去輕拍他的肩膀,“宜良先生,若是有困難,拒絕便是了。
這只是他個人假意代替眾人的舉薦罷了,怎能真得做數呢?”
劉權轉頭看到宋良忠那偷偷奸笑的面孔,平靜的內心居然升起了一股無形的怒火。
“雕蟲小技而已,我劉權姑且接下這個任務。”劉權決定陪宋良忠繼續這次較量。
“好,眾人皆在場,眼見為實,非我信口開河,宜良先生乃是自愿接下此次重任。
敢問宜良先生,你敢立軍令狀嘛?”宋參軍再次走到劉權面前,二人再次陷入了面對面的對峙。
劉權冷哼一聲,“有何不敢?”
宋參軍抓住這個機會,趕緊叫人取來筆墨紙硯。
孫捷與李衛琴二人原本還想出口阻攔,但劉權與他們對視了一眼,輕微搖頭,他們便大致猜到了對方的意思,最后他們二人也是選擇了相信劉權。
看到劉權立完軍令狀后,宋良忠喜笑顏開,“在下提前祝賀宜良先生立下蓋世之功啊。
期盼三月后能親眼看到先生的治軍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