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束之后,楊廣將楊倓留了下來,帶著楊倓來到明堂之中,隨后楊廣揮退侍者,殿中僅余下楊廣與楊倓兩人。
“仁安,賑濟之策是你擬定的,負責去賑濟的人,你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楊倓有些詫異。
楊廣這般讓自己選人,是真的信任自己,還是想看看有哪些大臣投靠了他?
“全由陛下決斷?!睏顐勔渤圆粶蕳顝V的用意,只得讓楊廣自己任命人員。
“你對朕有如此大的戒心么?”
“臣不敢?!?
“朕讓你選,你盡管選就是。”
楊廣有些不高興,“你是朕的長孫,又對朕忠孝,連你都要對朕有戒心,朝中的大臣,朕又還能放心的信任誰?”
說完這句話,楊廣的聲色又放柔和了下來。
“當初你在雁門之時,選擇裴世矩去見咄吉世,裴世矩便果然穩住了咄吉世,為雁門爭取到了更多的布防時間?!?
“你有識人之才,朕想要聽聽你的意見。”
楊倓這才確定,楊廣的確是要讓自己選人。
那么該選怎樣的班底去執行賑濟雁門的事?
此事事關重大,不能交給對隋有反心的人。
而且還需要剛正不阿,己身也要清廉潔明。
否則,還沒有開始賑濟,自己都撈了大半。
隋廷中有這樣的人嗎?
蕭瑀倒是合適。
但第一個名字就說出蕭瑀,楊廣恐怕就會猜到蕭瑀與他關系密切,不管楊廣是否真信任他,至少現在保密點為好。
那么第一個人該選誰?
忽然,楊倓的腦中想到了楊廣身邊的一人。
“陛下,起居舍人虞世南,可擔當此任?!?
虞世南是虞世基的親弟弟,同朝為官,兩人不僅同時在南陳為官過,南陳滅亡后,兄弟兩又被楊廣招攬到了麾下。
但是兄弟兩的性格與為人,卻是截然相反。
虞世基很懂取悅楊廣,如今已是位高權重。
史上楊義臣被收了兵權,從冀州召回到東都,不久之后就悲憤抑郁而逝,就是虞世基為了取悅楊廣,而進的讒言。
江都之變時。
已經有一些大臣收到了宇文化及將謀反的密報,去向虞世基商議時,虞世基為了避免引起楊廣的不高興,從而將密報壓了下來,最終錯失了平叛的良機。
而虞世南正好與虞世基相反。
虞世南生性便沉靜寡欲,意志堅定,清貧節儉,性情剛烈。
這起居舍人一職,還是大業元年升遷,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年,還在原地踏步,可見,虞世南的品性不是常人能比。
并非是虞世南無才,而是沒有遇到良主。
直到將來入仕李唐時,才被李世民重用。
被李世民授為了“十八學士”之一。
后來更是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楊倓道:“內史舍人虞世南,入隋為官十余年,雖未為對陛下立下過大功,但也無大過,且一直都恪守清貧節儉,由他擔當賑濟一事再合適不過?!?
“伯施?”這是虞世南的字。
楊廣本來以為楊倓第一個會提蕭瑀,沒想到居然提議的是虞世南,“伯施能夠擔當此任?”
虞世南雖然很有才,但不會取悅誰,因此也就得不到楊廣的重用。
而楊廣也只知虞世南的書法當世一流,才情也是極佳,因此也就一直留在身邊,至于其他能力,他完全一無所知。
楊倓反問道:“陛下可見到朝堂中,有誰能如虞世南一般,一直恪守著清貧節儉?”
楊廣被楊倓說動了,也覺得虞世南的確合適,點頭道:“那便依你提議,調任伯施為雁門郡守,主持賑濟一事。”
接著他又說道:“這次賑濟一事,雖然主要是雁門郡,但也涉及馬邑與定襄兩郡?!?
“賑濟一事重大,事關將來謀劃游牧民族,不容有失,但三郡內皆有豪族,朝廷的政令,恐怕難以到達平民中?!?
“若平民不知道免除了他們的徭役與賦稅,得利的最終還是這些豪族,于朝廷不利?!?
楊倓非常贊同。
若平民百姓不知道免除了徭役與賦稅,反而將會助長了豪族做大。
反知,若是平民百姓知道了這件事,便會不再那么依賴豪族,從而削減了豪族的勢力。
這無疑是重中之重。
“因此,需要派一個有力的人去鎮守這三郡,你認為該派誰去?”楊廣向著楊倓問道。
“陛下心中有何人選?”楊倓沒有立即回答。
“唐國公李淵。”
楊倓聽到這個人選,心中一震。
史上的楊廣,就是任命李淵到馬邑與定襄一帶,去北擊再次進犯疆土的突厥人,從而讓李淵快速做大,最后在太原起兵。
“不可任命唐國公。”
“為何?”
“一是唐國公目前在山西河東黜陟討捕,一時間無法離開,二是,唐國公也是出自世家,對待從中作梗的豪族時,恐怕多少也會網開一面。”
他還有一句話沒有說,恐怕李淵也有可能會趁機拉攏一些豪族。
楊廣聽著楊倓這么一說,也覺有理,問道:“你可有人選?”
楊倓沉思了片刻,腦海中蹦出來了一個人,“二叔齊王,適合擔當此任。”
“你說這個逆子……”
楊廣一聽楊倓說出楊暕,頓時怒了,“仁安,你二叔的品性如何,你還不知嗎,若讓他擔當此任,他怕是連造反的膽量都有?!?
“不可,絕不可讓這逆子擔當此任?!?
楊倓平靜的看著楊廣發火。
自楊暕當初干出那些愚蠢的事,讓楊廣憤怒又失望至極后,這父子二人之間的嫌隙就越來越深,彼此都在猜忌對方。
史上的江都之變時,楊廣就以為是不是楊暕造反來殺他了。
而楊暕被叛軍闖進屋時,也在驚恐是不是楊廣下旨殺他了。
可想而知這父子二人對彼此的猜忌有多深。
而這次楊暕守住崞縣那么大的功勞,楊廣都沒有絲毫封賞,還將其閑置起來,離開雁門南下時,還立刻收了楊暕的兵權。
可見,這個時間段,楊廣對楊暕的猜忌也是已經很深了。
“說說你的理由吧?!睏顝V平靜下來后,還是嘆了一聲。
他雖然已經對自己的嫡次子楊暕很猜忌了,但如今楊倓的種種表現,讓他很信任,楊倓能提議楊暕,恐怕有楊倓的道理。
楊倓這才道:“陛下,二叔這次面對突厥數萬大軍的圍城,卻依然能將崞縣很好的守住,已經證明二叔的能力很出眾。”
“而擔當此任的重要作用,就是與邊防三郡的豪族作對?!?
“也只有身為大隋親王的齊王,有這個膽量,與威懾力。”
說到這里,楊倓不由笑了笑,“畢竟二叔兇殘的名聲已在外,而以二叔的脾性,這些從中作梗的豪族,他也是真敢殺?!?
“這正是大隋所需的,更是陛下所需的?!?
“朕就怕他依舊會如以前一樣不知悔改,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楊廣遲疑道。
“為何不信任一下二叔呢?”
楊倓開解道:“陛下這次對二叔沒有任何封賞,且奪了他的兵權,二叔雖然抑郁不歡,卻依舊沒有對陛下有怨言?!?
“這也能看出二叔對陛下忠孝,若陛下這次信任二叔,再親自囑咐二叔一番,二叔也將受到激勵,反過來報陛下之恩?!?
說到此,楊倓順口說道:“同時,陛下再以蕭瑀、秦叔寶、裴行儼為輔,陛下便無須再擔憂了?!?
聽完這些話,楊廣最終被說動了,“那便讓這逆子擔當此任?!?
楊倓松了一口氣。
如今北境受到了楊廣的重視,他又將楊暕弄到了北境坐鎮,將來便不再需要李淵去北境了,這無疑也是能阻斷李淵的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