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楊廣一直在好奇,楊倓會獻給自己什么,當見到只是一面旗時,他大失所望。
然而
當見到這面旗是突厥狼旗時,他為之一怔,而后一股難言的激動,涌上心頭。
楊廣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一巴掌拍在了身前的幾上,幾上的酒樽被震得倒下,濺了他一身酒水,他也渾然不顧。
楊廣情緒激動的陡然站起,內心的激動讓他的臉頰發紅,整個人處于亢奮中。
“都給朕好好的瞧瞧,朕的皇孫何其勇猛。”
“突厥狼旗,乃突厥的象征,突厥的精神支柱,突厥的信仰,突厥的權威。”
“而如今,它卻是被朕的皇孫給奪了回來。”
“哈哈哈……”
楊廣激動的大笑,這幾年東征高句麗的連續挫敗,讓他備受打擊,這次的雁門之圍,更讓他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他整個人的意志與心氣都已經沒了,如今這面狼旗的出現,就仿如在他腐朽的身體之內,突然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仁安,你率領三千孤軍擊潰突厥十萬大軍,又勇悍無匹的奪下突厥狼旗,一揚大隋天威。”
“好好好……你當為大隋最強猛士。”
“天下男兒,有何人能及朕的皇孫?”
“哈哈哈……”
暢快的大笑聲,響徹整個大殿,他已很久沒這么高興過了,哪怕有失帝王威嚴,他也毫不在意,他真的太高興了。
“仁安聽封。”楊廣忽然向著楊倓道。
楊倓慌忙恭敬聽封,他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能夠掌握實權,然后謀取自己的勢力,現在,終于要達到第一步了。
“你擊潰突厥奴,奪狼旗,立下不世大功,朕封你為左武衛大將軍,轄制左武衛府事務,同時兼領兵部侍郎……”
對于楊廣激情澎湃說出的后續一系列賞賜,楊倓毫不在意。
他只在意前面的這兩個重要職務。
在隋廷的禁軍系統中,可分為內府與外府禁軍,內府禁軍可稱為內軍,主要的職能便是,負責皇宮與皇帝的安全。
外府禁軍稱為外軍,主要負責宮廷外禁衛,屬于外圍禁軍。
左武衛大將軍便是主要負責外軍。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楊倓雖是立下了大功,但楊廣的心中依然有很強的防意,并沒打算讓楊倓掌管內府禁軍。
這也正常,自當初楊諒起兵造反后,楊廣就對宗室防范了。
再經過三佂高句麗的失敗,楊廣的心態崩了,生性就變得更加多疑。
若非楊倓剛才表現出足夠的忠孝,恐怕楊廣也不會這般“爽快”的放權給楊倓。
楊廣已經放了很大的權力給楊倓。
不僅讓楊倓勝任左武衛大將軍,還讓楊倓兼領了兵部侍郎。
兵部的主要職能有武官的考核任免選拔,兵馬調遣等軍事行政事務。
相當于后世的國、防部。
對于楊倓來說太重要了。
雖然兵部的主官是兵部尚書,侍郎是次官,但權力也極大。
這正是楊倓現在需要的。
楊廣這樣封他,不僅是因他立下的功勞太大了,不得不封。
恐怕楊廣也有意識的開始意識到了,如今的大隋今非昔比,需要宗室忠孝的親王,掌握一定力量,對抗外部力量。
“謝陛下,臣必不會辜負陛下的圣恩。”聽著楊廣將所有封賞說完了之后,楊倓也裝作受寵若驚的模樣慌忙謝恩。
見著楊倓開始掌權,宇文述父子三人,心中更加凝重起來。
他們心中很清楚,與楊倓的嫌隙已經不可挽回,楊倓越是被楊廣重用,掌握實權,對他們來說越不是一好件事情。
楊義臣與張須陀,見著楊倓被重用,比之他們自己受到封賞還要高興。
他們是堅貞忠于隋廷的。
這些天與楊倓的相處,楊倓的為人品質與才能,皆已徹底折服了他們。
他們在楊倓身上,看到了大隋中興之望!
楊倓能受到重用,正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在場的其余一眾重臣,神情各不相同,看向楊倓的目光,再次變化了。
他們皆是隱隱捕捉到了楊廣的心思,楊廣有意識的在扶持宗室親王了,對于這位燕王,他們以后恐怕要審時度勢。
“陛下……”見著楊廣封賞完畢,蕭瑀此刻站起了身進言。
“愛卿有何事?”楊廣現在非常高興,即使之前蕭瑀多次指責他的作風,已經令他很不滿了,現在也沒有不高興。
“陛下,經此一事,臣發現陛下身邊的守衛,嚴重不足。”
蕭瑀說道:“若陛下身邊有一支強悍的守衛,在雁門之圍的初始,便是能護衛陛下,安然無恙的即時離開雁門。”
“愛卿提及此事,是已經有很好的提議么?”楊廣點頭道。
蕭瑀說的是事實,若當時有一支強悍的禁衛,直接便能護衛他即時離開,也不至于在這雁門,受到這么大的恥辱。
“在雁門的這一戰中,有五千兵馬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蕭瑀道:“他們的悍勇,他們的戰斗意志,可謂是所向披靡,令得始畢可汗的十萬大軍,在其面前也聞風喪膽。”
“臣了解過,這五千兵馬來自左光祿大夫與張通守部下,以及部分驍果騎兵。”
“這一戰,不僅證明了他們的勇悍,也證明了他們忠于大隋,更是忠于陛下。”
聽完這些話,楊廣為之動容。
他親眼見到過這五千兵馬的勇猛。
而蕭瑀也完全沒有說錯,雁門的兩次危機能夠即時解除,與最后逼退突厥十萬大軍,也正是這五千兵馬發揮奇效。
“所以臣提議,將如此強悍的兵馬,招進陛下的禁衛中。”
蕭瑀見著楊廣被自己說得心動,當即順理成章的說出自己的提議,“有這樣的兵馬護衛陛下,天下賊子何人敢造次?”
“尤其是這兩員猛將……”
蕭瑀看向殿中的秦叔寶與羅士信,“他們的勇猛,在大隋將士之中也是少有。”
“他們對大隋的忠誠,對陛下的忠心,毋庸置疑,若有他們護衛陛下左右,莫說突厥奴了,就是神鬼也不敢近陛下。”
楊廣更是大為意動了。
他看著秦叔寶與羅士信。
早年張須陀與來護兒的奏疏中,他就已經知道了這二人,這次雁門之圍,他更是親眼見到二人的勇猛,還當眾夸贊過。
若有這二人護衛自己的安全,那真正的就是神鬼也莫近了。
宇文述剛聽到蕭瑀提起五千兵馬時,他就感覺到有些不對。
在聽到蕭瑀極力稱贊這五千兵馬時,他越來越感覺到不對勁,最后聽到蕭瑀說出提議時,他終于意識到那里不對勁了。
這五千兵馬,包括秦叔寶與羅士信在內,皆是受楊倓統領。
能夠這般悍勇無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楊倓發揮主要作用。
可蕭瑀的進言中,沒有絲毫提楊倓,將所有功勞歸于五千兵馬的悍勇本身,這完全就是在避開楊倓與這支兵馬的聯系。
領會到這一點后,宇文述心中大驚。
他無法確定楊倓與這五千兵馬的關系有多深,但這般用楊倓統領過的兵馬成為楊廣的禁衛,對他們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宇文述正要起身進言時,卻已經晚了。
楊廣接受了蕭瑀的提議,“愛卿的提議極好,這五千兵馬招進禁衛。”
“而秦叔寶與羅士信……”
楊廣看著殿中的秦叔寶與羅士信,“你二人立下如此大功,秦叔寶擢升為勇武郎將,羅士信擢升為果毅校尉,歸于驍衛府。”
“謝陛下圣恩!”秦叔寶與羅士信當即謝恩。
楊倓看著這一幕,不得不佩服蕭瑀的精明了。
整個提議中,蕭瑀都沒有提及到他,只表示這支兵馬與秦叔寶及羅士信,只忠于隋廷與楊廣,不忠于其余任何人。
這便讓楊廣潛意識放下心來,順理成章的將秦叔寶與羅士信及五千兵馬,招進了禁衛,這對他的將來太有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