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一個時辰之后,這場奢靡的宴會,才漸漸停歇下來,歌舞姬散罷,臉上已是有些酡紅的楊廣,開懷說道:“今日下午,朕已過目了大隋兒郎們的戰(zhàn)功。”
“看到兒郎們卓著的戰(zhàn)功,朕心寬慰。”
“此次擊殺突厥奴,朕的大隋兒郎們,個個善戰(zhàn),個個驍勇,不負(fù)大隋雄威。”
“很好,朕的大隋將士們很好啊!”
宴會中的一眾大臣,很知機的出聲附和,紛紛進言奉承,讓得楊廣更是龍顏大悅。
楊廣移目看向了宇文述的方向,“宇文智及。”
“奴在。”
宇文智及聽著楊廣召自己,滿心激動,慌忙起身離開坐席,來到大殿中跪伏在地。
楊廣又看向了楊倓,“仁安。”
楊倓隨之站起了身,“臣在。”
楊廣說道:“仁安,智及之前與你突圍的過程,朕已是有過了解了,智及也是向朕主動請過罪,朕也了解到,他與你的意見不合,其實也是有著良苦用心。”
良苦用心?
楊倓淡然的看了一眼跪在殿中的宇文智及,不解的向楊廣道:“臣愚鈍,還請陛下賜示。”
楊廣點了點頭,“智及率領(lǐng)兵馬率先突圍,留你在后,其實也是為你們的突圍謀取出路。”
“他已知道突厥有伏兵埋伏在你們前方,但當(dāng)時你們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沒有退路。”
“但若你們?nèi)勘R一起突圍,必會被突厥伏兵殲滅。”
“因此,他不得不選擇僭越,率先帶領(lǐng)一支兵馬突圍。”
說到這里,楊廣的聲色中頗為感嘆,仿佛被宇文智及的良苦用心所感動,“他這般率兵先行去突圍,則是為了吸引突厥伏兵。”
“如此一來,伏兵便只注意了他們,后面的你們便有了機會沖殺出去。”
楊倓心中嘆了一聲。
以宇文智及的行為,罪當(dāng)處死。
可楊廣的這番話,卻讓理當(dāng)受死罪的宇文智及,一下子成為了一個功臣。
楊廣是真昏聵了嗎?
這樣荒謬的解釋也會深信不疑。
“仁安,你萬勿為此事誤解了智及。”楊廣語重心長道。
這般由楊廣說出這件事,這已經(jīng)給宇文智及定下了功臣。
已經(jīng)代表了圣意。
楊倓還能反駁嗎?
不能。
“臣明白了。”楊倓不得不裝作悉心受教又恍然大悟的模樣。
他雖是有心想殺宇文智及,可惜,現(xiàn)在的他羽翼未豐,動不了宇文智及。
而楊廣這般親自來解釋這件事,也顯現(xiàn)著楊廣對宇文家的寵信,在羽翼未之前,他也只能忍著,“乖巧”的聽楊廣的。
楊廣見楊倓如此受教的模樣,大為高興,如同盡在自己掌控。
他看向了跪在殿中的宇文智及,“宇文智及,昔年你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朕將你貶為了奴,實不該再赦免你。”
“但你突圍時舍己為燕王爭取到了生機,促成了燕王安然突圍出去。”
“這也就促成了燕王帶領(lǐng)著大軍回到雁門勤王,由此你立下了大功。”
“朕赦免你,解除奴籍,恢復(fù)爵位,濮陽郡公。”
“謝陛下圣恩!”宇文智及激動若狂,跪伏在地回應(yīng)的聲音都在發(fā)顫。
“你且退下吧。”
“臣遵旨。”
待得宇文智及起身退下之后,楊廣又叫出了另一個名字,“宇文化及。”
“奴在。”
宇文化及聽著楊廣召自己,心中雖是激動萬分,但是他隱藏的很好,他的神情中并沒有流露內(nèi)心的激動,反而呈現(xiàn)出誠惶誠恐的模樣。
宇文化及誠惶誠恐的來到大殿中,跪伏在地,又謹(jǐn)小慎微的以頭觸地。
楊廣道:“將頭抬起來。”
“奴,遵旨。”宇文化及這才小心翼翼的將頭抬了起來。
楊廣對待宇文化及,明顯的又不同了,神態(tài)更加的親和。
他親和說道:“宇文化及,朕將你貶為奴的這幾年時間,你不僅已知悔改,還知恥而后勇,對朕的忠心更勝從前。”
“雁門城的守衛(wèi)一戰(zhàn),你以命護衛(wèi)朕,對朕的堅貞忠臣,由此可鑒。”
“你沒有辜負(fù)朕對你的厚望,朕沒有看錯你。”
“陛下,奴之性命由陛下所賜,護衛(wèi)陛下是奴一生的使命,奴豈敢忘?”宇文化及聲淚俱下,仿如這真是他的使命。
“好好好……”
楊廣高興的連連說了三個好字。
“你護衛(wèi)朕有大功,從即日起,解除你的奴籍,恢復(fù)你的官位,太仆少卿。”
“謝陛下圣恩!”宇文化及聲淚俱下,連連的向著楊廣磕頭,以示感激圣恩。
楊倓靜默的看著這一切。
宇文智及與宇文化及,皆已經(jīng)解除了奴籍,恢復(fù)了原來的官爵。
楊廣這般當(dāng)眾宣布這兩件事,且親自將宇文化及與宇文智及的功勞說出來,是在向眾大臣顯示,宇文家的地位不可動搖。
更像是在向大家詔告,宇文家乃是大隋的支柱。
楊廣對宇文家的信任,深信不疑。
楊倓看了一眼仿如所有事都在掌控中的楊廣,心中低嘆了一聲。
若楊廣將來知道,他深信不疑的這兩人,卻是最險惡的反賊,不知會有什么感想。
宴會大殿中,還有一人對楊廣當(dāng)眾宣布這兩件事而感到很驚訝。
此人便是沒有人注意的李世民。
李世民對宇文化及與宇文智及有過了解,在他的了解中,這兩人的為人皆是兇殘陰險,貪婪又驕橫,更不循法度。
被貶的原因,更是違反隋廷禁令,肆無忌憚的與突厥交市,這無疑就是在助突厥變強。
這樣的禍害,早就應(yīng)該砍了。
然而,讓李世民沒想到的是,楊廣不僅沒有砍了這二人,現(xiàn)在居然還要繼續(xù)重用寵信。
“楊廣已經(jīng)如此昏聵了么?”李世民對楊廣失望透頂,心中喃喃自語。
楊廣渾然不覺自己宣布的這兩件事,在楊倓與李世民的心中,產(chǎn)生了不可挽回的情緒。
楊廣此刻看向了楊倓,“仁安,左光祿大夫與張通守,已經(jīng)向朕呈過奏疏了,朕看到奏疏內(nèi)容時,大為動容。”
“朕沒有料到,你的武略,竟是如此卓越。”
“整個作戰(zhàn)策略,竟是皆由你提出。”
“以一萬五千兵馬,虛張聲勢制造出數(shù)萬大軍的浩大聲勢,迫使俟利弗設(shè)不敢輕舉妄動,一步步受制于你的計策,到最后更是因你的計策,被迫退兵。”
“但最為讓朕動容的是……”
楊廣說到這里時,他的神情中罕見的泛起了激動之情,“你以五千兵馬北上,擊潰突厥駐防兵后,當(dāng)機立斷,一鼓作氣來到雁門,威懾住了突厥大軍。”
“之后你再巧施妙計,以三千兵馬,化為奇兵,火燒突厥連營,一舉讓突厥十萬大軍大退兵。”
“這等卓越的武略,何人能及?”
聽完這些話,大殿中的所有人,無一不是看向了楊倓。
每個人心中的震驚,皆是泛起在了神情中。
裴仁基與裴行儼這對父子,雖是之前已經(jīng)從張須陀口中得知了,始畢可汗的退兵,是因為楊倓的計策。
但他們現(xiàn)在才知道,逼退崞縣突厥大軍的計策,竟也是出自楊倓之手。
父子倆皆是震驚的看著楊倓,這位少年燕王,不能與以前一樣看待了。
涿郡留守薛世雄,甚至有些難以置信,之前他聽楊義臣說起始畢可汗的退兵是因楊倓之計時,他還質(zhì)疑,并沒有相信。
如今聽到楊廣親口說出來,那等震驚,難以言喻。
“少年燕王,武略已到如此精深不可測了么?”薛世雄心中震動至極。
蕭瑀震驚的同時,內(nèi)心為之激動,更加堅定以后要輔佐這位少年燕王。
蘇威、裴世矩等一眾重臣,個個心思轉(zhuǎn)動,看向楊倓的目光有所變化。
連宇文述父子三人,在聽完楊廣說的這些話后,都難以再保持內(nèi)心的鎮(zhèn)定,驚異的看著楊倓,神情在瞬息間千變?nèi)f化。
李世民心中的震動強過在場的任何人。
他驚異的看著大殿之中,挺拔站立著的那位少年,少年身形昂藏,氣宇不凡,在所有人的注視中,在大隋天子的夸贊中,卻依然平靜,沒有一絲驕傲的模樣,這樣的少年,是可以戰(zhàn)勝的么……